文档详情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7.93KB
约19页
文档ID:240450776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1页
1/19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第一单元 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单元教学方案一、 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熟识行与列, 初步懂得数对的含义, 能在详细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2、能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看懂简洁的平面图,会描述简洁的路线图;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展空间观念,培育观看、推理与表达的才能;4、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育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爱好;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看简洁的平面图;描述简洁的路线图;用数队表示物体的位置、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用角度表示方向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素材的选取有利于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学校生从小对军营就有一种神奇感和憧憬感,他们希望明白军营里的一些事情,所以选用军营生活为素材来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2、选取大量的生活实例,帮忙同学明白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材选用了大量用数对描述位置的实例,如队列、小区布置、瓷砖的铺设等都应用了数对的学问,这些材料有利于开阔同学的眼界,体会数对的作用;一、单元学与教建议1、留意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第 1 页,共 17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由于数对是一个很难懂得的学问,熟识的情形便于同学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所以在教学信息窗 1 的内容时,除利用教材出现的整齐的队列熟识数对外,要结合班级同学的座次、同学们课间操的队列来学习懂得数对;2、找准同学的起点,留意同学的认知基础;同学已经学习了用方向与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与看简洁路线图; 所以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是,重点应当让同学经受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精确的过程,体会到只有将方向与位置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精确位置;要让同学亲自参与现实活动,在体验中学习学问,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3、留意引导同学将所学学问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应用中巩固、拓展学问;有关确定位置的学问,生活中到处可以找到,同学只有在应用中不断的积存体会,才能得心应手地应用学问解决问题;为此除重视课堂的教学外,要留意引导同学在课外结合实际进行应用; 第 2 页,共 17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教学目标:其次单元 垃圾处理----- 通分备课1、结合详细情形,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懂得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通分;2、渗透环保训练,培育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懂得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通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假期中,同学们通过看报纸、看新闻,你都明白了哪些社会热点问题?(训练、医疗、战争、质量、环境等) ;下面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环境问题之一——关注污染二、提出问题,解答质疑1、出示情形图,引导同学观看情形图,然后让同学说一说从情形图中得到的信息;再引导同学提出数学问题,绽开对新学问的探究;2、同学提出问题:①填埋处理的垃圾和堆放处理的垃圾哪类多?②填埋处理的垃圾和回收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3、重点指出问题①填埋处理的垃圾和堆放处理的垃圾哪类多?进行解决;师:怎样比较2 和 3 的大小呢?5 7让同学独立解决,然后沟通自己的解法;同学汇报,老师板书:解法一:把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在讲解这种解法时,让同学摸索:怎样做才能把2 和 3 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同学解答,老师板书:2 = 25 57 = 147 353 = 37 75 515=5 357 1435<15352 < 35 7解法二:把分子化成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同学解答,老师板书:2 = 2 3 = 63 = 3 2 = 66 < 6 2 < 35 5 3 157 7 2 14 215 14 3 5 7 2 3解法三:把分数化成小数;板书:解法四:画出线段图;= 0.45=0.45 0.4<0.45 <7 5 74、让同学观看,这四种解法,哪种比较简洁?5、请同学用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来比较同学独立解答,然后汇报沟通;3 和 5 的大小;4 6老师板书:方法一:3 = 3 6 = 185 = 5 4 = 2018 < 20 3 < 53 3 39 4 4 6 246 6 4 2424 5 24 4 6方法二: = =5 = 5 2 =109 <10 3 <4 4 3 126 6 2 1212 12 4 6师:想一想,通分时,用哪个数作公分母比较简洁?最终总结: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最简洁;6、请同学用最简洁的方法把 3/10 和 4/15 通分; 第 3 页,共 17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三、巩固练习第 1 题:同学独立解答;老师订正;第 2 题:同学独立解答后,老师重点指导几道题;2 =27 = 143 = 35 = 1552 =527 353 = 67 73 = 35 352 = 6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成?板书: 通分1、14 < 152 < 335 35 5 72、 6 < 62 < 352 5 31537 7 2 142 153 14 5 73、 = 0.45=0.45 0.4<0.45 <7 5 74、画出线段图;教学反思: 第 4 页,共 17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第三单元包装盒--------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识备课教学目标 1、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熟识它们之间的关系;2、培育同学动手操作、观看、抽象概括的才能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进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教学难点 :立体图形的识图;教具预备 :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预备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然后老师说明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老师:观看情形图这些物品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吗?你熟识的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同学: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老师: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的外形都是立体图形;(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的物品)老师:这些物体在原先的位置不动, 我们仍能在它们所占的位置上放别的物体吗? 〔 请一位同学演示; 〕 同学:不能;老师:可见立体图形都占有肯定的空间;老师请同学从教具中挑出长方体后,说明本节课要进一步熟识长方体有什么特点,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熟识 〔 留出写“正方体”的空 〕 ; 第 5 页,共 17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二、学习新课 1.长方体的特点;(1) 请同学取出自己预备的长方体;老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同学:面; 〔 老师板书:面 〕老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同学:有一条边;老师:这条边称为棱; 〔 板书:棱 〕 老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同学:尖;老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 〔 板书:顶; 〕(2) 老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争论提纲来争论长方体的特点; 1、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2、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校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3、长方体有多少个顶?同学争论并归纳后,老师板书:长方体:面: 6 个,长方形 〔 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 12 条,相对的 4 条棱长度相等;顶: 8 个;老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点? 〔 先请同桌两人相互说, 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拿着学具给全班同学说; 〕(3) 老师: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分呢?老师: 〔 拿一个长方体正对同学 〕 请观看,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请几位观看角度不同的同学回答;老师: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终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 介绍的同时用动画图像展现; 〕老师:出示长方体框架请观看,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图; 〔 如图〕 请指出框架上的 12 条棱分几组?并指出哪几条棱是一组的? 第 6 页,共 17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请指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老师:请量一量自己的长方体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看一看长度是否相等?老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2.正方体特点;老师:请同学取出自己预备的正方体, 〔 也叫立方体 〕 观看,对比长方体的特点来争论正方体的特点;把课题补充完整——加上“正方体” ;〕 同学争论、归纳后,老师板书:正方体:面: 6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 12 条棱长度都相等;顶: 8 个;老师:请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学争论后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外形、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