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公司工作总结(共7篇)

上传人:1821****697 文档编号:240136454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产公司工作总结(共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水产公司工作总结(共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水产公司工作总结(共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水产公司工作总结(共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水产公司工作总结(共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产公司工作总结(共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公司工作总结(共7篇)(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产公司工作总结共7篇第1篇:水产工作总结 2022年水产股工作总结 2022年我县渔业生产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以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注重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强化渔业生产环节监管,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平安,大力开展科技渔业、生态渔业,顺利推进了我县现代渔业建设又好又快地开展,超额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与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完成水产品产量吨,超额完成省市业务目标考核任务。 2、实现渔业总产值亿元。 3、养殖产量到达吨,捕捞产量200吨。 4、完成省、市、县

2、交给任务。 5、完成农业部池塘抽样工作。 6、完成养鱼与水源地保护建议工作。 7、完成水生动物防疫站申报工作。 8、完成河南省最大休闲渔业开展工作。 二、主要措施 1、加大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着力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水产养殖效益。今年,全县共引河蟹、鲫 鱼等名、特、优、新品种780万尾。池塘养蟹每亩可增加收入600元以上。 2、继续推行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 稳固完善态渔业,积极引导农户投放优质鱼苗进行养殖,提高经济效益。 3、完成全县大河蟹养殖规划,标准养殖程序,确保养殖持续健康开展 4、加强水产品质量平安管理和鱼病测报,确保水产品质量平安和无重大疫病发生。 一是催

3、促制定水产品质量平安监督方案,各养殖场户必须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平安管理规定建立建全养殖生产日志和用药记录。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国庆、“中秋等重大节假日活动期间,对全县农贸市场、超市、餐馆等水产品经营户进行全面检查,全县共出动475人次,标语3幅,宣传资料3700余份,出动执法车辆60多驾次。 二是加强养殖水域管理,严格执行持证养鱼,全县全年共发放滩涂水域养殖证3个。 三是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四是在全县建立12个水产病害测报点,对全县的养鱼水面实行监控,各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每月按时上报,由市汇总后按时上报省渔业局。到目前为止,全县没有发现重 大疫病。 五是加强鱼病

4、知识的宣传和技术培训。在各乡镇举办鱼病防治培训班,宣传鱼病防治知识,对养殖大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治能力。 5、加强水产苗种生产管理,确保水产苗种生产平安。 6、加强水产科技培训,提高广阔农渔民素质 。 做好水产养殖技术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农渔民素质是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扩大此项工作的覆盖面。全县共举办水产技术讲座50余次,受训人员达6752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达万多份。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同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三、存在问题 1、专业技术人员急需知识更新,多数水产从业人员知识已经老化,跟不上现代渔业的开展需要。 2、资金投入缺乏。渔业推广、疫病检疫、养殖

5、培训等工作开展受限制。 四、2022年工作打算 1、实现渔业总产量吨 2、继续多渠道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促进我县水产养殖又好又快开展。一是继续推广阔水面河蟹养殖技术,以及节能型鱼类的养殖;二是开展休闲渔业和观光渔业,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三是继续稳固和完善我县池塘河蟹生态渔业示 范片,幅射和带动大面积养蟹,提高单产。 3、继续做好新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和渔业新技术的培训工作。 4、继续抓好水产品质量平安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养殖户健康养殖管理技术培训和生产环节管理。严格核发苗种生产许可证并按照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平安管理规定建立“两记录一台帐,确保水产品质量平安。二是扩大鱼病测报的面积,更全面准确了

6、解全县疫情。 5、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民权县水利局水产股第2篇:水产工作总结 一、2022年水产工作情况 2022年,我镇水产工作坚持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可持续开展的目标,调整渔业结构,转变渔业开展方式,推进了我镇渔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开展。概括起来,做到了“四个推进。 一是推进了渔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工作。为了调整优化渔业结构,结合我镇养殖水域面积大、无污染、周遍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特点,指导各村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实施,提高渔业附加值,推进我镇渔业产业化进程。同时,重点抓了河蟹等名特优水产品的生态养殖,利用水草丰富的水域生态养殖河蟹。全镇涌

7、现出了以鱼、畜、禽、种植结合、大中水面三网网箱、围网、拦网养鱼、鱼虾蟹结合混养、套养、轮养、稻田生态养殖等为特点的综合渔业模式,推动了生态渔业向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开展,提高了渔业水域的综合效益。 二是推进了渔业生产中科技含量的提高。为了增加渔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转变渔业开展方式,结合我镇水产业开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办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分层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渔民举办河蟹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培训班。共计举办培训班 5次,培训 500人次。同时根据渔民群众的需求,印发渔业实用技术资料 3000份,提高了全镇科学养鱼水平。我们抓了渔业科技推广,大力推广中小水面人工精养、半精养技术、稻田养鱼技

8、术、生态渔业技术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提高了单位产出水平。我们还围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协调有关单位申报了绿色认证的相关材料,全面贯彻国家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各项标准,实施了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使全镇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得到了健康开展。 三是推进了渔业根底建设。结合我镇水产苗种不能自给、水产苗种紧缺的实际情况,根据水产养殖户的要求,派水产技术人员帮助养殖户协调、购进优良水产苗种,确保了全镇大局部养殖水面都能按时投满放足苗种。11月份,按照市里的部署和要求,我们组织开展了机动渔船柴油补贴专项清理工作,对全镇49条机动渔船进行了全面清理核查。工作人员分组行动,召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会,进村入

9、户进行核对,逐户过堂复查,按时按质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四是推进了渔业管理工作的强化和标准。首先以切实把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可持续开展作为中心任务,贯彻落实了各种扶持渔业开展的优惠政策,全面实行渔业水面承包、流转制度。其次抓了水产污染源普查工作。组织举办了水产污染源普查员培训班,并组织水产污染源普查员对全镇水产污染源进行了普查。第三树立了全镇大水产的理念,加大力度宣传贯彻渔业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渔业水域渔政监督管理,清理了密眼箔、电鱼、毒鱼、炸鱼等严重破坏资源的渔具和 “三无船舶,加强和控制了捕捞强度,强化渔政管理,营造了和谐的渔业生产环境,提升了渔业资源保护水平。 总结过去

10、一年的水产工作,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镇水产工作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一是镇水产站行政管理职能依旧弱化,由于缺乏水产专业技术人员,对指导全镇水产工作和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带来较大困难;二是个别基层干部依然对水产工作缺乏重视,出现水产业务沟通少、上报数据不准确等方面的问题;三是渔业生产资金缺乏,影响了渔业生产的开展。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2年水产工作打算 一继续抓好渔业产业化和生态渔业建设。指导水产养殖户以养殖水域为载体开展休闲渔业、综合渔业为重点的生态渔业,提高渔业综合效益。 二继续抓好水产健康养殖业的开展。充分发挥我镇天然水面面积

11、大、无污染源优势,选择渔业资源和环境条件优越的水域,建立绿色、有机、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使全镇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突破 1万亩。 三继续抓好渔业标准化管理。继续严格控制捕捞强度,保护渔业资源,抓好渔业管理,保护渔民合法权益。 四继续抓好渔业效劳体系建设。理顺水产行业管理职能,加强水产技术队伍建设,为渔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开展服好务。第3篇:水产工作总结 长街镇水产养殖工作总结 长街镇位于宁波市东南部,宁海县东部,地处北纬29062932,东经1210912149之间,东临岳井洋,南依三门湾,是宁海县的农业大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中心城镇。2022年4月刚被列为浙江省省级中心镇,是浙江东海岸10

12、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也是国家级、宁波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全镇区域面积平方公里,下辖7个办事处,42个行政村,共有万人口。202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880元。 长街镇交通区位显著,沿海南线大动脉贯穿全境,随着甬台温高速复线、象山港大桥、二桥等交通设施的整体开展,长街与宁波市区、北仑港的距离将大大缩短。距离宁海城关29公里,石浦渔港35公里,宁波栎社国际机场95公里。 一、长街镇水产养殖概况 长街镇濒临三门湾,是宁海县海洋经济第一大镇,拥有浅海滩涂面积万亩,其中滩涂面积万亩下洋涂公顷,岳井洋公顷、隔洋塘公顷,浅海面积10万亩。可养殖面积位居浙江省第一。三门

13、湾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工业污染少,具有优越的海水养殖条件。 近几年,我镇大力实施海洋经济开展战略,以科学技术 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水产品加工为突破口,推行渔业养殖股份合作制,使粗放型养殖向集约型养殖开展,并通过内引、外联等方法,初步形成以低坝高网、蓄水养殖、内循环集约化生态养殖等新型养殖基地。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我镇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开展,水产养殖成为长街镇的五大优势产业水产养殖、蔬菜种植、大棚西瓜、水稻种植、柑桔生产之首,在我镇的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我镇群众致富的主要渠道。至2022年10月,长街镇养殖总面积到达.5亩。海水养殖面积.1亩,其中海水围塘养殖面积.1亩

14、,滩涂养殖面积亩;淡水养殖面积.4亩,其中淡水围塘养殖亩,水库亩,河港(山塘)亩。2022年养殖总产量达万吨,渔业总产值达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4。 我镇已初步形成以海水生态养殖为主导、水产品加工等相关配套产业协调开展的多领域、跨行业的综合型产业结构。 二、水产养殖开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十一五期间,水产养殖业仍然是我镇农业经济的根底产业和主导产业,只有通过海洋经济的升级增效,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水产养殖业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的转变,产业开展从资源开发型向开发保护并重型转变,开展能力从生产力提高向注重市场竞争力提高转变,从 而保持我镇水产养殖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开展。因此,以

15、海洋经济升级增效为中心,市场为导向,更新观念,拓展视野,推行耕海牧渔夺丰收,依靠科技增效的开展战略,走规模化、集约化路子,大力开发浅海滩涂,搞好基地建设,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优化结构,增加单产,尽快把潜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全面推动全镇水产养殖经济开展,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开展,迎接21世纪海洋经济时代的到来。 水产养殖开展要“一改、二快、三转、四提高。一改: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开发海洋的思想意识。二快:加快示范园区开发,加快浅海开发。三转: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科技型,由分散经营转向规模经营,由生产型转向产、加、贸一体型。四提高: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单位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资源广度和深度开发的高度统一。以实现全省水产养殖大镇强镇的总目标。逐步实现水产养殖机械化、水产养殖品种优良化、水产养殖管理自动化、水产养殖经营专业化、养殖产品市场社会效劳化,从而实现我镇水产养殖业的现代化,促进新兴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开展。 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