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期末复习题整理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239934257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期末复习题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免疫学期末复习题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免疫学期末复习题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免疫学期末复习题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免疫学期末复习题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学期末复习题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期末复习题整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名词说明免疫学复习题1. 免疫 :指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有抗击力,不患病,即抗感染;2. 免疫防备 :指动物机体抗击病原微生物感染和侵袭的才能,又称抗击感染;3. 免疫自身稳固:是指清除体内变性、损耗以及衰老的细胞,爱护内环境稳固的功能;该功能反常可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4. 免疫监视 :由于各种体内外因素影响,正常个体的组织细胞也可不断发生畸变和突变;免疫监视具有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功能;(如该功能失常,可能导致肿瘤发生)5. 免疫器官 :指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

2、织结构的统称;6. 免疫细胞 :是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的统称;7. 抗原( Ag):是指凡是能刺激机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8. 免疫原性 :是指抗原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9. 反应原性 :是指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10. 抗原打算簇 :是指暴露在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别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也称抗原表位;11. 完全抗原 :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抗原性的物质;12. 抗体( Ab):是由抗原致敏的B 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13. 免疫球蛋白(Ig ):

3、是指具有抗体活性及化学结构与抗体相像的球蛋白;14. 可变区( V 区):多肽链的N 端区域的氨基酸排列次序随抗体特异性不同而有所变化,故称为可变区;15. 超变区( CDR):免疫球蛋白V 区氨基酸序列,经统计分析后发觉各有3 个特别区域,在这些区域内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大大超过V 区的其他部分, 这些区域就称为超变区;又称高变区、互补打算区;16. Fab 片段 :即抗原结合片段,每个Fab 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VH 和 CH1功能区构成,可以与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17. Fc 片段 :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 的 CH2和 CH3功能区,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

4、相互作用的部位;18. J 链:又称连接链,是由浆细胞合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一条多肽链;J 链可以连接Ig单体形成二聚体、五聚体或多聚体.19. 绞链区 : Ig 二条重链之间二硫键连接处邻近的重链恒定区,即在CH1 和 CH2之间,有一个可转动的区域,称为铰链区;20. 单克隆抗体(McAb):是由识别一个抗原打算簇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21. 细胞因子( CK):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22. 白细胞介素(IL ) : 是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类主要负责信号传递,联络白细胞群,

5、调剂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作用的细胞因子;23. 淋巴因子 :指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24. 集落刺激因子CSF :挑选性刺激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成某一细胞谱系的细胞因子的统称;25. 干扰素( IFN ):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动物细胞后产生的一类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可溶性糖蛋白;学习资料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26. 肿瘤坏死因子(TNF):主要由脂多糖LPS 激活的单核 - 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无明显种属特异性,依据来源和结构不同,

6、TNF可分为型和型;27. 补体( C):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不稳固的球蛋白,可以补充抗体的作用,故称补体;28.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白细胞 仍包括血小板、 血管内皮细胞等 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的过程中,显现或消逝的一类细胞表面分子;29. 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子CD :国际上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定的同类分析法,将同一抗原的来自不同试验室的单克隆抗体归为一个分化群.30. 黏附分子( AM):是指由细胞产生、存在于细胞表面、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糖蛋白分子;31. 组织相容性 :指器官或组织移植时供者与受者相互接

7、受的程度;32. 组织相容性抗原:诱导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也称为移植抗原;33.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的基因,是由一组高度多态性基因组成的染色体区域;34. 趋化作用 :是指吞噬细胞随所处环境中某种可溶性物质浓度的梯度有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定向运动的现象;35. 趋化因子( CF): 能吸引吞噬细胞发生定向运动的化学物质;36. 特异性免疫 :是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于受抗原异物的刺激后而形成的有针对性的免疫力;37. 免疫应答 :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过程称之为免疫应答38. 细胞免疫 :凡是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

8、清除异物的作用即称为细胞免疫;39. 体液免疫 :是由 B 细胞系产生的抗体参与的免疫应答;40. 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所用抗原称为沉淀原,抗体称为沉淀素;41. 疫苗 :是指用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用于免疫预防;简答题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由Ig 的 V 区空间结构打算的;在体内表现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显现抗原抗体反应;(2)激活补体: IgG、IgM 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 IgA 、IgG4可经旁路途径

9、激活补体;(3 与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 Ig 经 Fc 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 ADCC及超敏反应作用;(4)穿过胎盘:IgG 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5)免疫调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剂作用;2、T 细胞亚群分类及其功能;答:( 1)帮助性T 细胞( Th):帮助 B 细胞识别抗原,产生抗体;( 2)杀伤性T 细胞( Tc):杀伤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 3)抑制性T 细胞 Ts :抑制 B 细胞产生抗体,免疫调剂的作用( 4)迟发型变态反应性T 细胞( TD):释放多种淋巴因子导致炎症反应;3、简述细胞因子共同的基本特点;答:细胞因子

10、产生的多源性;生物学功能的多样性:刺激造血功能, 参与调剂炎症反应,抗感染、抗肿瘤作用,免疫调剂作用;生物学活力的高效性;合成分泌的快速性;生物学作用的双重性;4、细胞因子的功能答:介导和调剂自然免疫:学习资料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识别病毒双链RNA NK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细菌的脂类和真菌细胞的脂类因结构不同而被识别介导和调剂特异性免疫刺激造血细胞生成和分化5、什么叫补体、补体系统?答: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

11、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不稳固的球蛋白,可以补充抗体的作用,故称补体,包括30 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6、补体的生物学功能?答:溶解细胞: 补体系统被激活后,可在靶细胞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参与炎症反应:补体系统激活过程中产生多种具有炎症介质作用的活性片段,对中性粒细胞有剧烈的趋化作用,并可与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产生和促进炎症反应;调理吞噬作用: 含有 C3b 和 C4b 片段的免疫复合体作为调理素可与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杀伤活性;加速清除免疫复合物: 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片段,结

12、合免疫复合物后可通过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免疫复合物的清除调剂免疫应答:补体成分可与多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补体仍参与调剂多种免疫细胞效应功能,加强免疫应答和免疫效应7、简述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答:基本原理是:使小鼠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每一个杂交瘤是用一个B 细胞融合而产生的克隆;这种细胞既保持了骨髓瘤细胞大量无限增殖的特性,又继承了免疫B 细胞合成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才能;将这种融合胜利的杂交瘤细胞株体外扩增或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就可从上清液或腹水中获得单克隆抗体;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具有结构高度均一,特异性强,无交叉反应等特点;8、白细胞分化

13、抗原的主要功能.答:参与识别抗原、捕获抗原、促进免疫细胞与抗原或免疫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介导免疫细胞间、免疫细胞与基质间的黏附作用;在免疫应答的识别、活化及效应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9、黏附分子的功能;答:参与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应答的调剂;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参与炎症反应;参与调剂免疫细胞的凋亡;10、 MHC和 MHC分子的的概念;答: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的基因,是由一组高度多态性基因组成的染色体区域;在对组织移植的排斥反应中起打算作用的只是MHC中有限的基因编码的分子,称之为I 类和 II类的 MHC分子,即一些能提呈抗原的分子;

14、11、 MHC分子的功能是什么.答:对蛋白质抗原的处理与递呈调剂免疫应答:抗原肽 -MHC-TCR三分子复合体启动免疫应答 MHC是协同刺激分子 MHC限制性对免疫应答强弱的影响参与 T 细胞分化过程诱导同种免疫应答学习资料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12、参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包括哪些.在抗感染免疫中各自发挥什么作用.答: 1、吞噬细胞巨噬细胞 : 存在组织器官中, 巨噬细胞可主动吞噬、杀伤和消化病原微生物等抗原性物质,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也起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具有强大的非特异性吞噬杀菌才能,在机体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2 、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 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除可杀伤肿瘤细胞外, 仍可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较大的病原体 如真菌和寄生虫 、自身的某些组织细胞、同种异体移植物组织细胞等,而且在某些情形下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3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胞浆内有很多嗜酸性颗粒,其生命周期短,嗜酸性粒细胞可吞噬抗原- 抗体复合物,同时释放出一些酶类,如组胺酶、芳香硫酸酯酶B和磷脂酶D 等,具有 IgE Fc受体;内含主要碱性蛋白,能直接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