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239878394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篇一:曼昆宏观经济学 (第 6、7 版)课后习题详解(第 1 章 宏观经济学科学 )】txt 第 1 篇 导 言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一、概念题1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

2、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 1936 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在 20 世

3、纪 30 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20 世纪 60 年代后的 “滞胀 ”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 20 世纪 90 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2实际 gdp (real gdp )答:实际 gdp 指用以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 2010 年

4、的价格作为基期来计算实际 gdp ,意味着在计算实际 gdp 时,用现期的产品产量乘以 2010年的价格,便可得到以 2010 年价格出售的现期产出的价值。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inflation and deflation )答:( 1)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地上涨。它包含三层含义:通货膨胀是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显著上涨,而非某些微小的上升,例如每年上升 0.5% ,不能视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一般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把通

5、货膨胀划分为不同类型。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奔跑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是否被预期,可分为预期型通货膨胀和非预期型通货膨胀。(2)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中一般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持续显著地下降。通货紧缩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或现实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

6、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的特征是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这个物价水平,严格说来应包括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及商品和服务在内的价格指数,但碍于统计上的局限性,一般在国内用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在国外用消费价格指数( cpi )作为度量指标。如果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在零以下且持续时间超过 6 个月,人们通常在理论上就将其界定为典型的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也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它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随,表现为投资机会相对减少和投资的边际收益下降,由此造成银行信用紧缩,货币供应量增长持续下降,信贷增长乏力,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企业普遍开工不足,非自愿失业增加,收入增长速度持续放慢,各

7、个市场普遍低迷。4失业( unemployment )答: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处于无工作的状态。各国一般采取登记的办法统计失业人数。凡进行失业登记而未就业并领取失业救济金的劳动者为失业人员。 失业人员包括:新成长的劳动力达到就业年龄未能就业者;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的人员自行辞职或者被辞退(或者被解雇)以后未及时就业的;企业倒闭、破产引起的失业。此外,还有因开工不足等原因,工人不能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劳动,只领取部分工资的半失业。失业可分为自愿性失业、非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等。5衰退( recession )答:衰退是指实际 gdp 减少,但不严重的时

8、期,一般的衡量标准是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6萧条( depression )答:萧条是指实际 gdp 严重减少的时期。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

9、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7模型( models )答: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是现代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也称为经济数学模型,指用数学形式所表述的经济过程或经济理论结构。其特点是: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中心,从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概括出一些变量,设立某些假设前提,并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把这些变量列成一定的方程式或方程式体系,以表示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反映经济过程的运行情况,模拟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行为,同时据以分析过去和现在并预测未来。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

10、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因而非常复杂,只有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严格的分析。运用经济模型,事先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掉许多次要因素,从而建立起一定的模型,然后通过运用这一模型,可以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作出极其简单的描述。8内生变量( endogenous variables ) 答:内生变量又称之为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不为政策所左右的变量。内生变量是 “一种理论内所要解释的变量 ”。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决定的,同时也对模型系统产生影响。内生变量一般都是经济变量,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变量。9外生变量( exogenous v

11、ariables ) 答: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主要是政策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能够由政策控制,并以之作为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系统(或模型)中都存在许多变量,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统称为内生变量,而作为给定条件存在的变量则称为外生变量,指不受自变量影响而受外部条件支配的变量。外生变量一般是确定性变量,或者是具有临界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参数不是模型系统研究的元素。外生变量影响系统,但本身不受系统的影响。外生变量一般是经济变量、条件变量、政策变量和虚拟变量。 在经济模型中,变量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外生变量是

12、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本身不能由模型解释。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内生变量值的变化。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参数也可以被看成是外生变量。例如,在下面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qd?a?pqs?pqd?qsq 和 p 是模型所要决定其数值的变量,称为内生变量。 ?,?,?,? 的数值是由模型的外部条件所决定的,被称为外生变量,也被称为参数。外生变量 ?,?,?,? 的数值,将决定内生变量 q 和 p 的值。10市场出清( market clearing )答:市场出清指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同时实现供求平衡的市场状态。作为经济学分析的一个

13、重要假说,该假说认为,市场上价格机制的自我调节能够让市场自发的实现供求均衡,即市场出清的状态。在商品市场上,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动而迅速变动,即供大于求时,价格迅速下降,供小于求时,价格迅速上升,通过价格迅速的调节,商品市场可以经常处于供求平衡的出清状态。同样,要素市场上,要素价格随要素供求关系的变动而迅速变动,即供大于求时,要素价格迅速下降,供小于求时,价格迅速上升,通过要素价格迅速的调节,要素市场可以经常处于供求平衡的出清状态。当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都出清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市场出清假说的基本前提是价格与工资具有完全的弹性。凯恩斯主义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家根据这一假说证明了市场调节的完善性

14、以及充分就业的必然性。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否认了市场出清假说,论证了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经济中必然存在失业与生产过剩的危机,并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 20 世纪 70 年代初出现于经济学界的理性预期学派又重新接受了市场出清假说,并把它与理性预期假说作为基本前提来分析宏观经济的运行,证明市场机制的完善性。11弹性价格和黏性价格( flexible and sticky prices )答:弹性价格是指可以对供求变动作出即时调整的价格,反之,调整比较缓慢的价格被称为黏性价格。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是有弹性的,因此市场总能处于出清状态,经济总能实现充分就业。但凯恩斯学派则认为价格不是

15、完全有弹性的,而是存在黏性,因此在短期内经济会偏离充分就业水平。12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二、复习题 1解释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差别。这两个领域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答:(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差别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经济决策单位(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它考察的是单个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和供求是如何变动的,单个消费者的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单个生产者的成本、价格、产量是如何决定的,收入如何在各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等。概括地说,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消费者如何消费才能获得效用最大化,研究厂商如何生产才能获得利润最大化;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它分析的是诸如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等问题。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宏观经济学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微观经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