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海淀区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0.79KB
约11页
文档ID:239722138
海淀区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1页
1/11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化 学 2021.11本试卷分为第一卷(挑选题)和第二卷(非挑选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终止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第 I 卷(挑选题,共 42 分)本部分共 14 道小题,每道题 3 分,共 42 分;请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以下常用化学品标志所涉及的物质中,肯定能发生氧化仍原反应的是A B C D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钾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氧化铝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较好的耐火材料C.石英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也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D.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催化转化器,可降低尾气中 CO、NOx 等的排放量3.以下描述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铁粉作袋装食品的抗氧化剂 B.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C.氢氟酸作一般玻璃的刻蚀剂 D.有机溶剂作食用油的萃取剂4.以下水处理剂的工作原理与胶体有关的是A.活性炭 B.氯气 C.明矾 D.次氯酸钠5.常温下,以下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肯定能大量共存的是3A.在pH = 1 的溶液中: SO2、Cl - 、NO 、Na+33B.在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Na+、Cl - 、NO 、K+C.在1 mol ·L-1 的NaAlO溶液中: K+、Ba2+、SO2 、OH-D.在1 mol ·L-1 的AlCl2溶液中: NH4、Ag+、Na+、NO3 4 36.柠檬中含有的柠檬酸(其结构简式如下)对鲜切苹果具有较好的保鲜成效,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防止鲜切苹果表面变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柠檬酸的分子式是 C6H8 O7 B.柠檬酸是易溶于水的有机物C.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 D.柠檬酸只能发生取代反应7.以下说明事实的方程式正确选项 通电A.用氯化钠溶液做导电试验,灯泡发光: NaCl ==== Na+ + Cl -B.氢氧化铁沉淀溶于氢碘酸中: Fe〔OH〕3 + 3H +==== Fe3++ 3H 2O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2+ - - - - - - - - - - - - - - -+C.石灰水表面漂着的“白膜”可用醋酸溶解: CaCO3 + 2H D.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刚好为中性:==== Ca+ H 2O + CO2 ↑42H+ + SO2 -+ Ba2+ + 2OH-==== BaSO4↓ + 2H2O228.已知: 2H O〔l〕 === 2HO〔l〕 + O〔g〕 . H = - 98 kJ · mol- 1;在含少量 I -的溶液中, H O分解反应过2222--2221程为: i .HO〔l〕 + I 〔aq〕 ==== H O〔l〕 + IO 〔aq〕 . H- -ii . H2 O2〔l〕 + IO 〔aq〕 ==== H 2 O〔l〕 + O 2〔g〕 + I 〔aq〕 . H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H1 + .H2 = . H-B.I 是H2O2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C.欲分解 2 mol H 2O2〔l〕 ,至少需要供应 98 kJ 的热量D.如生成 1 mol O 2,就反应 ii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 mol 9. X、Y、Z、M、R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洁阳离子半径: X < R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Z < YC.M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D.X 与 Y 可以形成正四周体结构的分子10. 某同学进行以下试验:装置 操作 现象以下说法合理的是将盛有浓硝酸的烧杯 A 放入盛有淀粉 KI 溶液的烧杯 C中,然后将铜片放入烧杯 A 后,立刻用烧杯B 罩住烧杯 A 液体上方立刻显现大量红棕色气体; 一段时间后,红棕色气体消 失,烧杯 A 和 C中的液体都变成蓝色A.烧杯 A 中发生反应: 3Cu + 8HNO3 === 3Cu〔NO3〕 2 + 2NO↑+ 4H2OB.红棕色气体消逝只与 NO2 和烧杯 C中的 KI 发生反应有关 C.烧杯 C 中溶液变蓝只与 NO2 和 C 中溶液发生反应有关 D.如将铜片换成铁片,就 C 中的液体也可能变蓝11.以下试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试验目的的是A B C D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方案目探究浓度对化学的 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溶解度 〔20 ℃〕 NaHC3O:9.6 gNa2 CO3: 21.8 g制备氨气 室温下比较 NaHC3O和 Na2CO3 的溶解度将 NO2 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探究温度对化学平稳的影响12.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B.反应 II 、III 和Ⅳ的氧化剂相同C.VI 的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被再次利用D.V 中发生反应: NH3 + CO2 + H 2O + NaCl === NaHCO3 ↓ + NH4Cl13.在 100℃时,将 0.40 mol NO 2 气体充入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 H < 0 ;监测反应获得如下数据:时间/s020406080n〔NO2〕/mol0.40n10.26n3n4n〔N2 O4〕/mol0.000.05n20.080.08以下说法正确选项-1. -1A.0~20 s 内, 〔NO2 〕 = 0.005 mol · L s2B.59 s 时, c〔NO〕 肯定大于 0.12 mol ·L-1C.如仅将起始时充入 NO2 的量增至 0.80 mol ,就该反应的平稳常数 K > 25/9 D.如上述反应在 120℃时进行,就反应至 80 s 时, n〔N2O4〕 < 0.08 mol14.已知:2CrO 2HCr OH O ;25℃时,调剂初始浓度为 1.0 mol .L 的22-14 2 7 22Na2CrO4 溶液的 pH,测定平稳时溶液中 c〔 Cr2O7 〕...和 c〔H+〕 ,获得如右图所示的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稳时, pH越小, c〔2Cr2 O7〕 越大42B.A 点 CrO2 的平稳转化率为 50%4C.A 点 CrO2转化为Cr2O7反应的平稳常数 K=10142D.平 衡 时 , 如溶 液 中 c 〔 10-7 mol · L-1Cr2O 7〕= c〔CrO 4〕 , 就 c〔H+〕 > 2.0 ×2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第 II 卷 (非挑选题,共 58 分)15.(12 分)W、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的气态氢化物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W 和 X 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与 Y 的氢氧化物发生反应, W、X、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6;(1)W单质的电子式是 ;(2)请用化学用语说明 W的气态氢化物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缘由: ;( 3)已知 As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3,与 W在同一主族, As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4) 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 Y 的氢氧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X 与 Z 的单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已知 Q与 Z 是位于相邻周期的同主族元素;某温度下,两种元素的气态单质与 H2 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平稳常数分别为 KQ = 5.6 ×107,KZ = 9.7 ×1012;Q 的元素符号是 , 理 由 是 ;16.(12 分)在化学讨论中,往往可以通过观看现象熟悉物质变化的情形;请分析以下一组有现象变化的化学反应;( 1)用离子方程式说明现象 I 中显现胶状沉淀的缘由: ;( 2) II 中加碱时显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 III 中加碱时显现的现象是 ;( 4)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IV 中加碱时显现的现象: ;( 5)滴加试剂次序的变化,会影响溶液中的现象和发生的反应,请连续分析以下试验;试剂及操作试验试管 滴管先滴加 1.5 mL 1.0现象V.加酸时溶液无明1.0 mL0. 1 mol ·L- 1溶液Fe〔NO3〕 2mol·L-1 H 2SO4 溶液;再滴加 1.0 mL 0.5mol·L-1 NaOH溶液显现象; 加碱后溶液依旧没有明显变化① 探究加酸时 Fe〔NO3〕 2 溶液中是否发生了反应:- 1 3+向 1.0 mL 0.1 mol · L Fe〔NO3〕 2 溶液中 ,溶液立刻变红,说明溶液中含 Fe ,证明加 第 4 页,共 8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酸时溶液中发生了反应;3+2+ -② 估计溶液中产生 Fe 的可能缘由有两种:3a.酸性条件下, 0.1 mol · L- 1 Fe〔NO 〕2 溶液中的 Fe 被 NO3 氧化;b.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17.(12 分)利用硫铁矿(主要成分 F。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