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氨和铵盐一、挑选题1.有关氨的性质的表达正确选项 〔 〕 A .氨能在空气中燃烧B.氨水呈碱性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 NH 3+ H+ +===NH 4 中,氨气失去电子,被氧化2.能用如图装置进行喷泉试验的一组气体是 〔 〕A . HCl 和 CO 2 B .NH 3 和 COC.O2 和 CO 2 D .NO 2 和 NO3.如下列图转化关系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① B .②C.③ D .④4. 〔2021 ·上海高考 〕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缘由是 〔 〕①幕布的着火点上升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取热量, 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 .①② B .③④C.①③ D .②④5.以下方法适合试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 〕 A . N2 和 H 2 催化加热制取氨气B.加热 NH 4HCO 3 制取氨气C.将浓氨水向生石灰固体上滴加D.将 NH 4Cl 稀溶液和 NaOH 稀溶液混合 6.有关氨气的试验较多,下面对这些试验的试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选项 〔 〕 A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说明氨气的喷泉试验B.氨气的仍原性可以说明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试验C.铵盐的水溶性大是试验室中用 NH 4Cl 和 Ca〔OH〕 2 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的缘由 D. NH 3· H2O 的热不稳固性可以说明液氨用作制冷剂7.以下关于铵盐的表达中正确选项 〔 〕①全部铵盐中, 氮元素化合价都是- 3 价 ②全部铵盐都溶于水 ③铵态氮肥不宜与碱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性物质混合使用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A .①③④ B .②③④C.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二、非挑选题8.某种常见的白色晶体 A ,与盐酸反应产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将 B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如在 A 的水溶液中加氢氧化钡溶液,就析出白色沉淀 C 和无色气体 D ; D 可以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固体 A ,可生成水、 B 和 D,而且 B 和 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依据以上事实,可以判定出 A 是 , B 是 , C 是 . 加 热 固 体 A 生 成 水 、 B 和 D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 9.已知 A 、B、C、D 为气体, E、F 为固体, G 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1〕D 的化学式 〔分子式 〕 是 , E 的化学式 〔分子式 〕是 . 〔2〕A 和 B 反应生成 C 的化学方程式是 . 〔3〕E 和 F 反应生成 D、H 和 G 的化学方程式是 . 10.氨气是化学试验室常需制取的气体.试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①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②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1〕下面的制取装置图中, 方法①应选用装置 〔 填 “ A或” “ B,”下同 〕,方法②应选用装置 .〔2〕在制取后,假如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 .A .浓硫酸 B.固体氢氧化钠 C.五氧化二磷〔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 . 11.“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缘由是存在压强差.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1〕 图甲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试验装置.在烧瓶中布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以下组合中不 .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A . HCl 和 H 2O B. O2 和 H2OC.NH 3 和 H2O D. CO2 和 NaOH 溶液〔2〕某同学积极摸索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装置.①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以下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A . Cu 与稀盐酸B.NaHCO 3 与 NaOH 溶液C.CaCO3 与稀硫酸D. NH 4HCO 3 与稀盐酸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 ②在图乙锥形瓶外放一水槽, 瓶中加入酒精, 水槽中加入冰水后, 再加入足量的以下物质,结果也产生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A .浓 H2SO4 B.食盐 C.硝酸钾 D .硫酸铜③比较图甲和图乙两套装置, 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 图甲 上部烧瓶内压强;图乙是 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 〔填“增大”或“减小” 〕.〔3〕 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的原理相像.详解答案1. B 〔 填图甲或图乙 〕装置2.选 A 要利用该装置进行喷泉试验,所选气体必需易溶于 NaOH 溶液或易与 NaOH反应, B 中的 CO ,C 中的 O2,D 中的 NO 都不溶于 NaOH 溶液也不与 NaOH 反应.3.选 A N 2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与 H 2 直接化合生成 NH 3, NH 3 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 NO ,NO 与 O2 直接化合生成 NO 2,②、③ 、④ 都能一步实现, 只有①, N2 在放电条件下与 O2 反应生成的是 NO 而不是 NO 2.4.选 B 氯化铵分解时吸取热量,使四周温度降低,达不到幕布的着火点,且分解产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生的气体可隔绝空气也使幕布不易着火.5. C6.选 A B 项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不是氧化仍原反应; C 项铵盐的水溶性与制氨气无关; D 项液氨用做制冷剂是利用氨的易液化的性质.故 B 、C、D 选项均错误, A 项正确.7.选 B ① 中 NH 4NO 3 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为- 3、+ 5 价; ⑤ 中 NH 4HCO 3 能与酸反应生成 CO2.8. 解析: 依据 B 的性质可判定 B 应当是 CO2 而不是 SO2,又依据 D 的性质可确定 D是 NH 3,依据 A 分解产生的 NH 3 和 CO 2 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 知 A 为 NH 4HCO 3.答案: NH 4HCO 3 CO 2 BaCO3△NH 4HCO 3=====NH 3↑+ CO2↑+ H 2O↑9. 解析: 由图中 C、D 两气体生成 E 固体,就 E 不行能是酸或碱, E 固体和 F 固体反应生成 D 气体和 CaCl2 ,通过复分解反应得到 D,就 D 为酸性或碱性气体,那么 F 为酸或碱,又因 F 是固体,所以 F 为碱. D 为碱性气体氨气. F 中应有钙元素,就 F 为氢氧化钙,E 为氯化铵, C 为氯化氢, A 、B 为氢气和氯气.答案: 〔1〕NH 3 NH 4 Cl点燃〔2〕H 2+ Cl 2=====2HCl△〔3〕2NH 4Cl + Ca〔OH〕 2=====2NH 3↑+ 2H2O+ CaCl 210. 解析: A 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 B 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 〔或液体 〕不加热制气体. NH 3 为碱性气体,只能用碱性干燥剂.检验 NH 3 一般用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答案: 〔1〕A B 〔2〕B〔3〕将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如试纸变蓝,说明 NH 3 已集满 〔或其他合理答案〕11. 解析: 图甲装置形成 “ 喷泉 ” 是由于烧瓶内气体极易溶解于烧杯和滴管中的液体,使烧瓶内的压强快速减小而产生压强差形成 “ 喷泉 ”.图乙装置恰恰相反, 锥形瓶中的物质相互反应产愤怒体, 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产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生压强差,将液体从下瓶中压入到上瓶形成 “ 喷泉 ”.〔1〕B 中氧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不能形成喷泉.〔2〕① D 中 NH 4HCO 3+ HCl===NH 4 Cl+ CO2↑ + H2O,随着 CO 2 气体产生,锥形瓶中压 强增大而产生 “ 喷泉 ”. C 选项中 CaCO3 与 H2SO4〔稀 〕也可生成 CO 2 但反应生成的 CaSO4 微溶,使反应生成的 CO2 气体的量较少,故不能形成 “ 喷泉 ”.②浓 H 2SO4 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上升锥形瓶中的酒精挥发加快,瓶内压强增大,从而形成 “喷泉 ”.答案: 〔1〕B〔2〕① D NH 4HCO 3+ HCl===NH 4Cl + CO 2↑+ H2O,随着 CO 2 气体产生,锥形瓶中压强增大而产生“喷泉” ② A ③减小 增大 〔3〕 图乙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