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果蝇知识点专题复习

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61.89KB
约12页
文档ID:239695007
果蝇知识点专题复习_第1页
1/12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以果蝇为素材的学问点专题复习果蝇是一种常见且简单饲养的动物,常用作生物遗传学讨论中的试验材料;在高考中经常以果蝇为素材,考查涉及到遗传、变异、进化、生态等有关重要学问点;【高考试题赏析】1.( 2021 山东, 26)100 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讨论中备受重视;请依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⑴黑体残翅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 F1 全为灰体长翅;用 F1 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显现灰 体长翅 200 只、黑体残翅 198 只;假如用横线( )表示相关染色体,用 A、a 和 B、b 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 和_ ;F1 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 _;⑵卷刚毛弯翅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 F1 中全部雄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全部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掌握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X 和 常 染色体上(假如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 X 或 Y),判定前者的理由是 刚毛性状与性别有关且每种刚毛性状雌雄均有(或交叉遗传) ;掌握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 D.d 和 E、e 表示, 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EeXDXd _和_EeXd Y ;F 雌雄1果蝇互交, F2 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得比例是 1/8 ;⑶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依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 X 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 X 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猜测最终试验结果;试验步骤:① _这只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 _;② _F1 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 _;③ _统计 F2 中雄果蝇所占的比例 ;结果猜测:Ⅰ假如 F2 中雄果蝇占 1/3 ,就 X 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假如 F2 中雄果蝇所占比例在 1/3~1/2_ 之间 _,就 X 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Ⅲ假如 F2 中雄果蝇占 1/2 ,就 X 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2.( 20XX 年山东 27, 14 分)几种性染色体反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下列图;⑴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 2 ,在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8 条;⑵白眼雌果蝇( Xr Xr Y)最多产生 Xr 、Xr Xr 、 Xr Y 和 Y 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RXr 、XRXr Y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⑶用黑身白眼雌果蝇( aaXr Xr )与灰身红眼雄果蝇( AAXRY)杂交, F 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 F2 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 3:1 ,从 F2 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显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 1/18 ;R R r⑷用红眼雌果蝇 (X X )与白眼雄果蝇( X Y)为亲本杂交 ,在 F1 群体中发觉一只白眼雄果蝇 (记为“ M”);M果蝇显现的缘由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环境转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其次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期 X 染色体不分别;请设计简便的杂交试验,确定 M 果蝇的显现是由哪一种缘由引起的;试验步骤: 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结果猜测:Ⅰ . 如 子代显现红眼(雌)果蝇 ,就是环境转变;Ⅱ . 如 子代表现型全部为白眼 ,就是基因突变; Ⅲ. 如 无子代产生 ,就是减数分裂时 X 染色体不分别;【典型题例析】例 1. 下图所示为某果蝇染色体图,该果蝇最多能产生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种类数是( )A.3 种 B.4 种 C.6 种 D.8 种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答案: B 解析:由图可知,该果蝇是雄果蝇,其基因型为 EeFfXhY;其中 Ee和 Ff 这两对基因位于 1 对同源染色体上, h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 X)上;故该果蝇最多产生 4 种类型的配子;例 2.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 ( r )雄果蝇交配, F1 代全是红眼,自交所得的 F2 代中红眼雌果蝇 121 头,红眼雄果蝇 60 头,白眼雌果蝇 0 头,白眼雄果蝇 59 头;就 F2 代卵中具有 R 和 r 及精子中具有 R 和 r 的比例是( )A. 卵细胞 R: r=1 :1精子 R: r=3 : 1B.卵细胞 R: r=3 :1精子 R:r=3 :1C. 卵细胞 R: r=1 :1精子 R: r=1 : 1D.卵细胞 R: r=3 :1精子 R:r=1 :1答案: D 解析:主要涉及到伴性遗传、减数分裂等学问点;亲代红眼雌果蝇基因型可能为 XRXr 、XRXR,R R R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 X Y, 因 F1 代全为红眼个体,所以亲代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只能为 X X ;F1 代中红眼雄2果蝇为 XRY,红眼雌果蝇为 XRXr ,两者交配, F 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XRXR: XRXr :XRY:Xr Y=1: 1: 1: 1;其表现型及比例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 =2:1:1;F2 代中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类型:R:r=3 :1;F2 代中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产生含 R、r 两种类型的精子,其比例为 1: 1;例 3. 果蝇的长翅( V)对残翅( v)为显性;但是,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 35℃温度条件下培育(正常培育温度为 25℃),长成的成体果蝇也是残翅的;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现有一只残翅果蝇,要判定它是属于纯合残翅( vv),仍是“表型模拟”,就应选用的配种方案和温度条件分别是( )A. 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 35℃B. 该残翅果蝇与异性长翅果蝇、 35℃C.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 25℃D. 该残翅果蝇与异性长翅果蝇、 25℃答案: C 解析: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配种,在正常培育温度( 25℃)条件下培育,如后代显现长翅果蝇,就是“表型模拟”;如显现纯合残翅 〔vv〕 ,就后代应全部是残翅果蝇;例 4. 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掌握,基因型 BB、Bb 为灰身, bb 为黑身;如人为地组成 一个群体,其中 80%为 BB的个体, 20%为 bb 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 Bb 的比例是( )A.25% B.32% C.50% D.64%答案: B 解析:主要考查生物进化中有关基因频率的运算;由题意知,只有 BB和 bb 个体,它们随机 交配有 3 种组合:① BB× BB,②bb× bb,③BB×bb;其中①②交配后代分别是 BB、bb,只有③后代中有 Bb,其基因型频率是 80%×20%×2=32%;例 5.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 B 表示,隐性基因用 b 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 F 表示,隐性基因用 f 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蝇3/401/40雄蝇3/83/81/81/8请回答: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⑴掌握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掌握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⑵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 ;⑶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 ;⑷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⑸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答案:⑴常染色体 X 染色体⑵灰身直毛 灰身直毛 ⑶ BbXFXf BbX FY ⑷1:5 ⑸BBXf Y bbX F Y 解析:由题意可知:杂交后代中灰身:黑身 =3:1,且雌雄比例相当,故掌握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是显性性状;杂交后代的雄性个体中直毛:分叉毛 =1:1,,而雌性个体全为直毛,故掌握这对性状的基因 在 X 染色体上,直毛为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型为 BbXFXf 和 BbXF Y,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灰身直毛;子F F F F F f F f F F代雌果蝇中灰身直毛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1/8BBX X 、1/4BbX X 、1/8BBX X 、1/4BbX X , 其中 BBXX 为纯合f f F子,其余为杂合子;子代雄果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BBXY 或 BbX Y,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bbX Y;例 6. 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讨论的各个方面,而且它是早于人类基因组方案之前而被测序的一种动物;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1) 对果蝇基因组进行讨论,应测序 条染色体,它们是 ;(2) 请说出果蝇作为遗传学讨论好材料的理由(至少 2 条):;(3) 下面为果蝇Ⅰ、Ⅱ两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与反交的结果组别 正交 反交甲 ♀野生型×♂突变型Ⅰ→野生型 ♀突变型Ⅰ×♂野生型→野生型乙 ♀野生型×♂突变型Ⅱ→野生型 ♀突变型Ⅱ×野生型♂→♀野生型、突变型Ⅱ♂甲组的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就掌握果蝇突变型Ⅰ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为 性遗传;乙组的正交与反交结果不相同 ,分别写出乙组正交与反交两亲本的基因型 〔 基因用 W、w 表 示〕 ;正交: ;反交: ;(4) 果蝇灰身和黑身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B、b 掌握,现将纯种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 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产生 F2 代,将 F2 代中全部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 F3 代,问F3 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5) 果蝇经常生活在腐烂的水果四周;从能量流淌的角度看,果蝇中大部分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