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239641991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单元测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物体的平稳一挑选题:1水平面上叠放着A、B 两个物体, 如下列图 如用大小为F1 的水平力作用于 A,恰好使A、 B 一起做匀速运动;如用大小为F2 的水平力作用于 B,也恰好使A、B 一起做匀速运动,就可得出的结论是:()A F1 肯定大于F2B F 1 肯定小于F 2C F1 肯定等于F2D 由于 A、B 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比较F1 和 F 2 的大小2如下列图,皮带是水平的,当皮带不动时,为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而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1;当皮带向左运动时,为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而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

2、拉力为F2 ,就:()A F1 = F2B F1 F 2C F1 F2D 以上三种情形都有可能 3物块M 位于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 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如下列图,假如将外力F 撤去,就物块:()A 会沿斜面下滑B 摩擦力方向肯定变化C摩擦力的大小变大D 摩擦力的大小变小 4如下列图,物体A 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对下运动时,斜面体B 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 B 与水平地面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1 ;如 A 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对上运动时,B 仍处于静止状态,此时 B 与水平地面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2,就:A f1 可能为零B f1 不行能为零Cf 2 可能为零D f2 不行能为零5如下列图

3、,A 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圆柱体,B 为一匀称板,它的一端搭在A 上,另一端用轻绳悬起,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 TNP,且绳子OP 的张力 TOP = G D 绳子 MP 和 NP 的张力必有TMP TNP ,且绳子OP 的张力 TOP = G7大磅秤上站着一个重500N 的人,同时放着一个重30N 的物体,当此人用20N 的力竖直向上提这个物体时: ()A 磅秤上站着的示数削减20NB磅秤的示数不会转变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10ND人对磅秤的压力是520N 8如下列图,OA 为一遵守胡克定律的弹性轻绳,其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 点,另一端与静止在动摩擦因数恒定的水平地面上的滑块A 相连当绳处于竖直位

4、置时,滑块A 与地面有压力作用; B 为一紧挨绳的光滑水平小钉,它到天花板的距离BO 等于弹性绳的自然长度;现用水平力F 作用于 A,使之向右作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作用A 的摩擦力:()A 逐步增大B逐步减小C保持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9如下列图,光滑的两个球体,直径均为d,置于始终径为D 的圆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桶内,且d D 2d,在桶与球接触的三点A、B、C,受到的作用力大小分别为F1、F2、 F 3 如 果 将 的 直 径 加 大 , 但 仍 小 于

5、2d , 就F1 、 F 2 、 F3 的 大 小 变 化 情 况 是 :()A F1 增大, F 2 不变, F 3 增大B F1 减小, F2 不变, F3 减小CF 1 减小, F 2 减小, F3 增大D F1 增大, F2 减小, F 3 减小10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B,按图示方式叠放在水平面上, 设 A、B 接触的斜面光滑,A 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现在 B上作用一水平推力F,恰好使A、B 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且A、B 保持相对静止就A 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跟斜面倾角的关系为:()1A = tanB =二填空题tanC= 2tanD与无关211物体置于粗糙的斜面上,受到一个平

6、行于斜面对上的力F = 100N,或平行于斜面对下 的力 F = 20N ,物体都能在斜面上沿力F 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不受力F 作用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N 12做验证共点力的合成定就的试验时,其中的三个试验步骤:(1) 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 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在白纸上登记O 点和两测力计的读数F1 和 F2(2) 在纸上依据F1 和 F 2 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就作图求出合力F(3) 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测力计拉时的相同,登记此时测力计的读

7、数F 和细绳的方向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1;2;3;13. 1在验证共点力的合成定就的试验中,实行以下哪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减小试验误差? A 两个分力 F1、F2 间的夹角尽量大些B两个分力 F 1、F2 的大小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D试验中,弹簧秤必需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2)在做验证共点力的合成定就的试验时,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的A 点,用两根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O,如下列图;通过细绳用两个互成角度的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拉力F 1 和 F2 的方向与 OA 夹角分别为1500 和 1350,

8、 F1 = 2N ,就 F 2 = N , OA 线上的拉力是 N 三、运算题14重力为 G 的匀称杆一端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另一端系一条水平轻绳,杆与水平面成角,如下列图;已知水平绳中的张力大小为T,求对对杆的下端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15如下列图,一个重力为 100N 的粗细匀称的圆柱体放在 600 角的 V 形槽上;两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0.25,沿圆柱体轴线方向的拉力为多少时,圆柱体可沿 V 形槽做匀速运动?16长为 l 的绳子,一端拴着

9、一个半径为r,重力为G 的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的 A 点,如下列图,试求绳中的张力大小;17如下列图,始终角斜槽(两槽面夹角为900)对水平面夹角为300,一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物块恰能沿此槽匀速下滑,假定两槽面的材料和表面情形相同,问物块和槽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18用一个质量为1Kg 的砝码和一把刻度尺,能否测出尼龙丝所能承担的最大拉力?19一轻绳跨过两个等高的定滑轮(不计大小和摩擦),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 = 4Kg 和 m2 = 2Kg 的物体, 如下列图; 在滑轮之间的一段绳上悬挂物体m,为使三个物体不行能 保持平稳,求m 的取值范畴; 第 3 页,共 5 页 - - -

10、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20如下列图,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两个人一推一拉物体匀速上斜坡设两用力大小相同, 均为 F 已知物体与斜坡间的摩擦因数为=3 ,推力3F 与斜坡平行,拉力F 与斜坡所成角度为为多少时最省力?附:参考答案一挑选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BDADBDBCBDCAB11 40N121 仍要记录两条细绳套的方向;2 按选定的标度做平行四边形;3 要把结点拉到O点13 1 ABCD ; 2 1.4N , 2.73N14提示:杆受非平行的三力平稳(地面支持力与摩擦力合成为一个力),

11、三力共点解得F =G 2T 2G,与水平地面成arctan T15 F = 50N 16设 OA 与斜面夹角为, OA 拉力为 T,支持力为F N建立与斜面垂直和平行的直角坐标系,就Tcos= G sin,由几何关系有:cos=l 22rlrl,得 T =G rl 2l sin2rl17直角槽对物体的支持力FN1 = FN2,正交分解: F N1cos450+ FN2cos450=mgcos300;FN1 + F N2= mgsin30 0;解得 = tan300 cos450 =6 618 1 装置如下列图2 绳拉力 T = G,在绳中点B 系重物,刚好使绳能够断裂,依据平稳条件得F = 2

12、Gcos=mg,22 1AC 22AB读出 AC 及测出绳长即可测出尼龙丝所能承担的最大拉力19平稳时,O 点受力如下列图 建立方程: T1cos1 + T2 cos2 = T = mg; T1sin1 = T2 sin 2 代入数据得: 4cos1 +2cos2 = m;2sin1 = sin 2所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以 m = 411 sin 2422cos2 进行如下争论:当 2 = 0 时, m 最大 mmax = 6Kg ,当 2 = 900 时, m 最小 mmin = 23 Kg 由于 2 = 0 、2= 90 0 时取不到的,故m 平稳时的取值范畴是23 Kg m 6Kg ,因此,三个物体不行能平稳时m 的取值范畴是m 23 Kg 和 m 6Kg 20依据平稳条件建立方程:F cos+ F = mgsin+f、Fsin+ N = mgcos、f = N联立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