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洲陂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590323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洲陂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衡阳市洲陂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洲陂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洲陂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衡阳市洲陂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B民国时期的报纸报道都客观公允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D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参考答案:B2.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参考答案:

2、D【详解】行省制度下长官会出现“泛滥咨禀”,后来实行“必合咨禀”主要目的是避免应决不决的现象,是为了加大地方权力,体现出行省制度下中央集权和高效行政兼顾的特点,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让地方决策权加大,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A错误;材料不是扩大地方自主权,是决策方式的问题,B错误;材料不是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C错误。3. 19世纪的物理学领域建立了“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殿堂”,但仍存在“乌云”,后来出现了“驱走乌云的其“太阳”指的是:A.牛顿经典力学B.马克思主义学说C.达尔文进化论D.爱因斯坦相对论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乌云”是指经典力学的

3、危机,材料“驱走乌云的其“太阳”指的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故D项正确,A项排除;BC项不属于“物理学领域”,排除。4.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1939年的这一代人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一切失望记得太清楚了。”“诚然,还有这样一种区别:1939年的这场战争是为了一种信念而斗争。这就使人变得坚强刚毅。而1914年的战争则不同,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所以,当年的炮灰们脖子上围着花环,钢盔上绕着橡树叶当桂冠,会像醉汉一般欢呼着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这段话旨在说明A.和平

4、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B.两次世界大战给战争增添了新的方式与内容C.二战因其战争的正当性引领人们勇于献身和牺牲D.一战所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1939年的这一代人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一切失望记得太清楚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一战所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D选项符合题意。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两次世界大战给战争增添了新的方式与内容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战争的破坏性,B选项排除。二战因其战争的正当性引领人们勇于献身和牺牲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C选项排除。5.

5、1875年英国驻九江领事商务报告称:本埠周围产茶地区的发展是很有趣味的,距本埠87英里的建德县是1861年才开始种茶的,今年提供的茶大大增加了。这说明A.英国加紧了对华经济掠夺 B九江地区农业走向衰落C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加速 D民族工业开始出现繁荣参考答案:C材料信息显示,九江地区种植茶叶是在鸦片战争后,而且主要是为了对外贸易,这是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英国对中国经济掠夺加剧,A项错误;种植茶叶同样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说明农业走向衰落,B项错误;种植茶叶与民族工业无关,D项错误。6. 关于“郡县”和“封建”的问题,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就曾说

6、:“集权和分权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A.“郡县”优于“封建”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C.“封建”优于“郡县”D.“郡县”和“封建”矛盾无法调和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与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和材料“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说明,郡县制和分封制都有其合理性,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郡县制?比较名师点睛】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项目分封制郡县制相同都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地域基础官吏产生世袭(世卿世禄制

7、度)由皇帝任免与中央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仅是臣属关系,没有建立中央集权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官吏权力拥有封地、人口、武装、物资;可以对下属进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力只有管理权7. 某宣言称:“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把那强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今后本市唯一的武装部队国民自卫军将及时加以改组。”这一宣言发表于A1688年的伦敦 B1787年的费城 C1871年的巴黎 D1917年的彼得格勒参考答案:C8. 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

8、因为公私合营后的企业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 C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参考答案:A9. 我国的基本政党制度是( )A一党制 B两党制 C多党制 D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考答案:D10. 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

9、化程度不同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参考答案:B考查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中国近代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人民有两大任务: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与繁荣富强。在这两大任务中,中国人民首先要完成的是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实现民主、自由、平等等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在中国,这一规律被列强侵略所打破,中国人当务之急不是实现“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而是挽救民族危亡,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正基于此,所以B正确,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因为巴黎和会外交失败。A错误,是以文艺复兴为基础;C造成差异是因为中国遭受了侵略;D应该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故应选B

10、。11. 读18201939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时 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年28280018501879年721549818801909年15601183819101939年473077396对于表中情况出现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 当地人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资本主义 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农业、手工业的逐渐衰落 A B C D 参考答案:A12. 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他思想中的()A礼B仁C中庸D德

11、治参考答案:A 解析:儒家思想中的礼是在外的社会规范,是西周等级制度。“孔子出门必坐车”反映的是行为与身份等级相符。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孔子“礼”的思想的正确把握。13. 主持制定法经的是 A. 管仲 B. 李悝 C. 吴起 D. 商鞅参考答案:B14. 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A.西汉大部分地区未实行郡县制B.中央政府已经为王国势力所控制C.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D.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参考答案:D由统计图表中“中央辖郡”和“王国辖郡”可以看出都有“郡”,所以意味着A的说

12、法不对;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西汉,实行郡县制还是封国制,是由中央政府或者皇帝来决定的,所以C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图表中中央政府所辖郡的数量和人口数均远远少于王国,而这是西汉初年由政府设立郡国并行制的情况,所以不能说明中央政府已为王国势力控制,中央政府受到王国势力的威胁是在西汉中期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央所辖郡的数量是王国所辖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人口数却是王国所辖的二分之一。根据一般经济与人口发展关系的理论可知,用有限土地资源养活更多人口,说明其经济基础更好。由此可知,中央所辖地区供养了更多的人口,这就需要更好的经济基础。故选D项。点睛:

13、这一题的图表数字给人制造了一种假象,就是王国问题西汉初年就有,看似中央权力一开始就比地方要小。解题关键是要搞清郡国并行制是汉初汉高祖刘邦推行的制度,目的是加强和巩固皇权的,所以不会从一开始就有王国威胁中央的现象,而且在设置这一制度时,一定会首先保证中央控制的地区实力远高于地方王国的实力,搞清这一点,就不会被图表中的数字所迷惑了。15. 宋仁宗时,范仲淹在西北整军,神宗和王安石改革军制,都是希望在军队和统兵官之间建立相对稳固的联系。可是谁也不敢或者不愿触动“兵权宜分”的红线。这说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中央集权的强化C.军权被分化的趋势 D.宰相的权力失控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

14、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防范军人,宋朝采取“兵权宜分”的策略,以加强中央集权。题干中强调的是可是谁也不敢或者不愿触动“兵权宜分”的红线,这说明中央集权的强化的需要。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宋代集权的措施16. 恩格斯说:“所有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能够佐证这个观点的材料是A、“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B、“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贫富之道,莫之夺予”参考答案:B17. 为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美国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A.人民主权原则B.三权分立原则C.两党制原则D.联邦制原则参考答案:D【详解】美国独立之初邦联制,为加强中央政府权力颁布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D正确。A不属于中央集权特点。B属于中央政府运作特点。C属于政党政治问题。故排除ABC。【点睛】邦联制和联邦制邦联制和联邦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