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吴村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580702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吴村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吴村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吴村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吴村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吴村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21分)说“木叶”节选从“木叶”发展到“落叶”,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

2、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全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

3、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

4、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

5、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

6、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7、”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

8、是一字千里。16、文中第一段加点的“后者”指的是什么?“前者”指的是什么?(4分)17、请简要概括“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和第二个艺术特征。(分别在15字以内)(6分)18、文中划线处“木”与“树”相同的地方指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6分)19、理论上讲,“树叶”与“木叶”在意味上(意象上)很有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简答)(5分)参考答案:16、后者指“树叶”,前者指“木叶”。17、第一特征:空阔,单纯,疏朗,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二特征:透着黄色,干燥,具有疏朗的清秋气息。18、相同的地方:作为树的概念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木比树空阔,单纯(疏朗)含有落叶的因素。树饱满(湿润、茂密)而无落

9、叶的形象。19、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有其潜在的力量,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或:不同的字,其联想的意义不同,于是其色彩、质地、气息、性格所带来的意象就不同了。)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五亿三千万年前的一天,一股意外涌来的泥沙把滇中海域浅海区中大量的动物埋在下面。由于迅速地与外界隔绝,致使大量包括软体动物在内的生物没有腐烂,在泥沙中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些原来难以成为化石的动物在泥沙中经过几亿年而最终成为化石。随着地壳的运动,这座难得的古生物宝库被抬升到云南澄江帽天山。澄江化石群异常珍贵。一般情况下,寒武纪的许多无脊椎动物若无特殊的埋

10、葬条件,不会变成化石。而在澄江它们不仅成为化石,而且还保存得非常完好。澄江化石的完整性解开了一些长久令人费解的“化石谜”。例如早在100年前发现的奇虾的“脚”化石一直就被认为是一种节肢动物的尾巴,而奇虾的“嘴巴”化石则被认为是水母,而且荒唐地被单独“立户”取了名称。澄江奇虾化石的发现纠正了把奇虾的肢体当物种的“历史错案”。澄江化石群的发现十分重要。寒武纪比我们较熟悉的恐龙时代的“侏罗纪”早四亿年。1909年在加拿大发现的寒武纪中期的布尔吉斯动物化石群和1949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的前寒武纪末期的埃迪卡拉动物化石群,这两个化石群时间间隔有一亿一千万年,两者物种间发生的突发性变化难以在实物上得到证明。

11、澄江动物化石群正好处在以上两个化石群时间跨度上的中间,是寒武纪生命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生快速飞跃的最重要的环节。6、一些在其他地区“原来难以成为化石的动物”在澄江“最终成为化石”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 )A、这些动物在澄江地区埋藏于泥沙中时间长达五亿三千万年。B、这些动物在被泥沙埋藏的瞬间与外界迅速隔绝。C、这些动物原来生活在海域的浅海区中,容易被泥沙埋藏。D、这些埋藏在地下的没有腐烂的动物由于地壳的运动而被抬升。7、联系澄江奇虾化石的特点,分析造成奇虾化石“历史错案”的根本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A、一百多年前发现奇虾化石时,古生物化石研究技术不够先进,难以认清其实质。B、一百多年前发现的

12、奇虾化石的形态与某些物种形态极其相似,科学家们以貌定论。C、一百多年前发现的奇虾化石都是奇虾的局部而非整体,难以从整体判定。D、长期以来遗留下来的“化石谜”影响了科学家对奇虾化石的准确判定。8、“澄江化石群的发现十分重要”,说其“重要”的一个具体依据是:( )A、澄江动物化石群所处的时期正好在前寒武纪末期与寒武纪中期的时间跨度的中间。B、澄江动物化石证明了由埃迪卡拉动物化石到布尔吉斯动物化石两者物种间发生的突发性变化。C、澄江动物化石是寒武纪生命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生快速飞跃的最重要的环节。D、澄江动物化石所处的寒武纪比“侏罗纪”早四亿年,更有研究价值。参考答案:6.答案: B(原文第一段有“由

13、于迅速地与外界隔绝,致使大量包括软体动物在内的生物没有腐烂,在泥沙中完好的保存下来。这些原来难以成为化石的动物在泥沙中经过几亿年而最终成为化石”的信息点。)7.答案: C(原文第二段有“澄江化石的完整性解开了一些长久令人费解的“化石谜”和“澄江奇虾化石的发现纠正了把奇虾的肢体当物种的历史错案”两个信息点)8.答案: C(AD两项都只是一个事实,不能独立证明澄江化石群的重要性,B项是推论,不是具体依据)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

14、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

15、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

16、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9.下列关于“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