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579368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诗圣与文士性格的塑造 王学泰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

2、,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爱民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国忧民”看做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这些都说明对后世士人影响之深。诗歌创作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古代学子平常接触最多当属杜诗因为杜诗中规矩井然,学有规矩如应酬中大量运用的律体诗,当以杜甫写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举考试中用的试帖诗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杜甫以后,很少再有诗人写出像杜甫这样多的高质量的“五排”了)对杜诗的广泛的模仿从宋代就开

3、始了书商为了满足这个社会需求,还把杜诗分类编排,给模仿者以便利这样,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必然会从阅读的渠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因此,说杜诗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绝不是夸诞之词中国的文学传统,特别是古典诗词对读者思想情感的陶冶力量是很难估量的杜甫诗发扬了儒家思想中富于伦理价值的思想,对古代读书人有很大影响;施之于今日的教育之中,也当有积极的意义。14、关于文章第二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一句承上启下,由“诗圣”名号的含义,引出了下文杜甫“忧国忧民”思想对后世士人的影响B南宋诗人“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的诗句,就是大多数诗人赞同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思想的证明

4、C作者举袁宏道一例是为了否定“提倡个性解放,诗人不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这一观点D本段文字引用南宋诗人的诗句,举袁宏道的例子,对本段观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分析,加强了论证的严密性15、对古代文士积极学习杜诗的根本原因,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就是要学习诗歌创作B杜诗合乎格律诗的要求,平仄押韵,规范合理,质量高,数量足C书商们把杜诗分类编排,便利了古代文士们模仿各类杜诗D通过阅读,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容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16、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袁宏道“新诗日日千余言”中提出的新诗,大多是抒写个性和性情的诗句B明清时代读书人在社交应酬活动

5、中,必须吟咏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以显其风雅C科举考试要求写“排律”形式的试帖诗,这是模仿诗中的“五排”而产生的D文士的性格是由杜甫思想塑造起来的即使在今天,杜甫的思想也有积极意义参考答案:14、C解析:C表意指向错误文章举袁宏道一例是从另一角度论证分析本段观点,即“杜甫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是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15、B解析:B见第三段的论述,强调杜甫诗歌的“规矩”“高质量”16、A解析:B项,文中未有此信息C项,原文中提到“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在于说明杜诗的规范和高质量,并非“由模仿五排而产生的”D项,“杜诗对后世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非“是由杜甫思

6、想所塑造起来的”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性格即命运”,这是舶来品。人的性格如何,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但命运并不全然与性格相关。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但一个人的性格对于人际环境、事业成败确实拥有不可小觑的强大影响力。性格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特色,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所以真正的人生是一种性格人生。世界上没有无性格的人,也没有性格相同的人,只有性格相近的人。就像树上的叶子,看似相同,其实不同。而性格的构成是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能太绝对了,但只有在一

7、个人身上相对稳定的那些东西才被称为性格。这“性”字有本性、习性的含义;而这“格”字既有品格也有定格的含义。因而,性格既反映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又不与人的品质完全一致。比如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温柔,但骨子里却很阴毒苛刻;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暴戾,但心地却非常善良。性格是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坏本身,只是性格而已,并不能以此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因为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外在性的特征,所以对人的影响有时比品质的真实更大。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时首先不是品质问题,而是看着你的感觉舒不舒服。更有许多交际是一次性的、短时期的,而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所以,语言方式、态度、处事方式、个人习惯、喜恶等感情的表露

8、,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即使在长期的人际生活中,性格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性格的人际影响力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性格的魅力。人的性格的人际魅力不在于相同,而在于不同。最有魅力的性格绝不是那种伪装、粉饰、压抑后的“标准”性格。一种真实的不掩饰的只属于你的,而不似他人的性格往往更能获得人际的引力。但这种人虽适合做朋友、当英雄,却很难成为领袖。性格的亲和力。“世俗标准”的性格尽管不具有个人魅力,但对大众具有亲和力。虽然这种人可能没人会成为他的朋友,他也永远不会是英雄,但却适合做领导。因为他会让人们觉得很舒服,至于他心里怎么想,人们倒不过多计较苛求。性格的破坏力。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9、,处处不合时宜地显示自己,或者挖苦、打击、讽刺他人,无论对人际、对群体都有极大的破坏力,这种人只能是“孤家寡人”。这种人既不可做朋友,也不能当领导,也不会成为好下属。好在性格远非本质,性格也是会改变的。但应该改变的只是那令人不舒服的部分,而没有必要连同那份真实也抛掉,那就失去了自我。(摘编自周殿富你是老榆木,我便伐你做门槛)1下列关于“性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性格即命运”是从国外传入的意识,但作者认为性格未必决定人的命运,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B性格在本质上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世界上没有性格相同的人,就像世上本无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C一

10、个人的性格是相对稳定的,因为它的构成是这个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D性格既指人的本性,也指人的品质,作为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坏是不能用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的。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性格对人的影响比品质的真实更大,因为人们在评价他人时,更看重语言方式、态度、处事方式等给人的感觉。B因为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在短期的人际交往中,个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C性格的人际魅力在于与众不同。最有魅力的性格不是伪装、压抑后的“标准”性格,而是真实的有个人特色的性格。D“世俗标准”的性格虽然没有个人魅力,却具有

11、大众亲和力。有这种性格的人更适合做领导,而不是英雄。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初次见而还是在长期交往的人际生活中,性格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也就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B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张扬自我,或者不惜手段伤害他人,这些都是性格的破坏力的表现。C魅力性格、亲和力性格、破坏力性格都给人的生活带来诸多影响,这些同时也决定了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D人不能为他人而失去真实的自我,但改变自己性格中让人不舒服的部分,是可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参考答案: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 -15题。阅读经典的文化价值徐 雁 在五千年的历史

12、长河里,中华民族不但创造出了辉煌的物质文明成果,而且创造出了灿烂的精神文明之花。这文明的载体,就是历经劫难而传承下来的经典文献。它们被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所传抄记诵、编辑印行,并整理研究和阐述发扬,从而在社会个体的心理和情意,以及民族群体的思想和文化等方面,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经”者,本义与“纬”相对,是指古代人工编织物上的纵线,后引申为被读书人历代尊奉的典范性著述;“典”者,标准也,法则也。用文字结撰的著述,只有经历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洗礼,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接力式的认可,才能成为“经典”。经典著述,往往凝聚着前贤先哲思想文化的精华,是后来者读书求知、

13、作文治学的重要依据,因而浩瀚国学以“经学”为源,琳琅四部以“经部”为尊,灿烂辞海中则有“引经据典”之语。 在中华文化史上,最早的经典,特指孔夫子晚年删订传世的五部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故有“五经”之说。自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五经博士”之后,经学成为中华文化的思想学术正统,“五经”也就成为了国家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基本经典。“玩习古义,修明经典。”(三国志魏志)儒家经典的精义,乃是一个读书人入则修身养性,独善其身,出则议事参政,兼济天下的基本人文规范。隋、唐科举制度的推波助澜,使得“经学”的社会地位获得了进一步的强化。南宋时期,在大儒朱熹等人的倡导下,“经学”与时俱进地发展成为了“理学

14、”。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取得了与“五经”相等同的地位,从此“四书”与“五经”并称于世,深刻地影响了元、明、清三代读书人。直至清廷在近代“西学”浪潮冲击下,废止全国的科举考试制度,传统经学的神圣地位才一落千丈。 其实,早在明代万历年间,“西学东渐”的历史帷幕就曾悄然开启。随着欧洲耶稣会传教士到访我国,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一度深入吸引过中国士大夫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经过了数百年间中、西方的政治博弈和宗教风波,到十九世纪中叶,科技水平和新知识体系愈发先进了的西方人士再度进入中国,但运随时迁,在大清帝国的封建体制统治下,中国社会早已积弱积贫,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内忧外

15、患的形势,国破家亡的现实,终于昭示了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有识之士们,认清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政治幼稚病,觉悟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本质是在于社会制度的落后性。 尽管自“五经”而“四书”,自“经学”而“理学”,儒家文化及其经典著述完成了其历史的使命,但它们对于中国哲学、史学、文学、艺术乃至民俗心理的重大影响,并未随时磨灭;而且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它们对于凝结中华民族以思想、道德、文化、学术乃至政治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的卓越贡献,更在与时俱增。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时代坐标上,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我们不难发现,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不仅是保持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共识基础,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地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底蕴,更是可持续性地走向现代化未来的不竭精神源泉。 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比诗味长?”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曾精辟地指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钱穆也曾在国史大纲中告诫我们,一国国民不可“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而当有。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那么就让我们从不断的诵读开始,温故而知新,通过对中华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