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济微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8890602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济微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微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济微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济微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市济微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恰好为中性:Ba2+ + OH- + H+ + SO42- = BaSO4+ H2O B.NH4HCO3溶液与过量KOH浓溶液共热:NH4+ OH NH3+ H2OC.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3 Fe + 8H+ +2 NO3- = 3 Fe3+ +2 NO + 4 H2OD.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2 I + H2O2 + 2 H+

2、 =2 H2O + I2 参考答案:D略2. 下列各组离子在特定条件下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含有较多Fe3+的溶液:Na+、SO42-、HS-、NH4+Bc(OH-)=1mol/L的溶液:AlO2-、CH3COO-、K+、Ba2+ C pH=1的溶液:K+、Fe2+、NO3-、Na+ D遇Al能放出H2的溶液:HCO3-、K+、Mg2+、Cl-参考答案:B略3.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71 g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 NAB. 通常状况下,7.6g CS2含有非极性键的数目为0.4 NaC. 标准状况下,5.6L NO和5.6 L O2组成

3、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礼D. 17 g羟基所含电子数为10 Na参考答案:C略4.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7g氨气所含质子数目为1NA B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 NA C在标准状况下,22.4L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1 NAD在25,压强为1.01105 Pa时,28g氮气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参考答案:答案:D5. 常温下,对于0.2mol/L氨水0.05 mol/L盐酸pH =13的NaOH溶液0.1 mol/L AlCl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混合,若所得溶液中含有NH4+、Cl-、OH-、H+,则一定过量B.与

4、以体积比3:1混合,会发生如下反应Al3+3OH-=Al(OH)3(胶体),故所得溶液能够净水C.与以体积比3:2混合,形成溶液pH=2D. 与以体积比2:1混合,所得溶液中c(H+)c(Al3+)参考答案:D略6.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AgCl悬浊液中,加人固体NaI,AgCl的质量不可能发生变化 B用两铜棒做电极,电解稀H2SO4,电解初期主要化学方程式为 Cu+ H2SO4电解CuSO4H2 C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易腐蚀 D 25,10mLpH12的NaOH溶液中加人pH=2的HCOOH溶液至pH=7,所得溶液总体积V20mL参考答案:B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5、.熵减的吸热反应可能是自发反应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使用催化剂既不会改变反应的限度又不会改变反应焓变D.己知2C(s)2O2(g)2CO2(g) H1 2C(s)O2(g)2CO(g) H2,则H1H2参考答案:C略8. (双选题)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只有X是短周期的金属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的最高价氧化物能溶于强碱B非金属性:TR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TZDR与Q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6参考答案:AB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只有X是

6、短周期的金属元素,则X为Al元素,R为C元素,T为Si元素,Q为Ge元素,Z为P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解答:解:AX为Al元素,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故A正确;B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非金属性:TR,故B正确;C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TZ,故C错误;DR为C元素,Q为Ge元素,二者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26,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结构位置性质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推断X为Al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9. 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 A能使甲基橙变黄色的溶液 BC(OH-)110-7mo

7、l/L的溶液 C. 含有OH-的溶液 DC(OH-)c(H+)的溶液参考答案:D略10. 已知在298 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O2(g)=CO(g)H1110.5 kJ/mol;C(s)O2(g)=CO2(g)H2393.5 kJ/mol;则C(s)CO2(g)=2CO(g)的H为()。A283.5 kJ/mol B172.5 kJ/molC172.5 kJ/mol D504 kJ/mol参考答案:B略11. 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苯酚有杀菌和止痛作用,药皂中也掺入少量的苯酚,所以我们可以用苯酚进行消毒或直接涂抹到皮肤上起消毒作用。 B、

8、 工业酒精不能加水而当美酒品尝,因其中含有甲醇,它虽然也具有酒香气味,但饮后会造成人的双目失明。 C、 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D、 误食铜盐后,立即喝鸡蛋清解毒。参考答案:A略12. 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a+ Fe2+ SO42- NO3- BAl3+ Mg2+ NO3- Cl- CK+ Na+ AlO2- Cl- DNa+ K+ CO32- ClO-参考答案:B略13. 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

9、的量之比为1:8 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C每1molNO3发生氧化反应,转移8mol e-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参考答案:C略14. 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密度为0.9 g/cm3,这种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分别为 ()A.18.4 mol/L34.7% B.20.4 mol/L38.5%C.18.4 mol/L38.5% D.20.4 mol/L34.7%参考答案:ANH3溶于水后虽然大部分生成NH3H2O,但在计算时,仍以NH3作为氨水中的溶质;气体溶于水后,溶液的体积、密度均发生了改变,计算时

10、应该用溶液质量除以密度求出其体积.设水的体积为1 L,则有:w100%34.7%氨水的体积为:V1.7 L故c18.4 mol/L.15. 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2+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2+Z2C同主族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弱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0分)配制50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_。(2)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

11、量,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此时左边的托盘将_(填“高于”或“低于”)右边的托盘。欲使天平平衡,所进行的操作为_。假定最终称得小烧杯的质量为_(填“32.6 g”或“31.61 g”),请用“”表示在托盘上放上砝码,“”表示从托盘上取下砝码的称量过程,并在标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表示)。砝码质量/g502020105称量(取用砝码过程)标尺(3)某学生实际配制NaOH溶液的浓度为0.48 molL1,原因可能是_。A使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C溶解后的烧杯未经多次洗涤D胶头滴管加水后定容时仰视刻度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

12、(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下图中,A到L为常见物质或该物质的水溶液,B在A气体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B、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金属单质,I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组成J的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F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K的电子式为_ ,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 。(2)若D的水溶液呈棕黄色,则D的水溶液与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若D的水溶液呈蓝色,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若将A与F按物质的量1:1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实验现象为_ _,解释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 。(4)若将F通入一定量K的水溶液中,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一定满足的关系式为_ _。参考答案:(1)NaH离子键、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2)6Na2Fe36H2O=2Fe(OH)36Na3H2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3) 品红不褪色,Cl2+SO2H2O=4 H+2Cl + SO42;(4)c(Na)c(H)c(OH)c(HSO)2c(SO)略18. (12分) 已知:反应 反应 (R1、R2、R3、R4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