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县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刷题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roo****eng 文档编号:238728004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江县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刷题练习(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丽江县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刷题练习(含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丽江县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刷题练习(含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丽江县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刷题练习(含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江县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刷题练习(含答案和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丽江县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刷题练习1、选择题除去一氧化氮中混入的少量二氧化氮,应将该混合气体通过下列试剂中的( )A.碳酸钠溶液 B.碳酸氢钠溶液 C.蒸馏水 D.浓硫酸 【答案】 C 【解析】 NO不溶于水,而NO2溶于水能生成NO和HNO3; A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入碳酸钠溶液,其中生成的HNO3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2,则最终气体的成分为NO和CO2的混合气体,故A错误; B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入碳酸氢钠溶液,其中生成的HNO3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则最终气体的成分为NO和CO2的混合气体,故B错误; C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入蒸馏水中,NO不溶于水,而NO2溶于水能

2、生成NO和HNO3,最终得到NO气体,故C正确; D浓硫酸只能干燥NO和NO2的混合气体,无法除杂,故D错误; 故答案为C。2、选择题在下列变化大气固氮硝酸分解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大气固氮发生的反应为N2+O2 2NO,其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2价,氮元素被氧化;硝酸分解的方程式为4HNO3 4NO2+O2+2H2O,其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至+4价,氮元素被还原;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为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氮元素既不

3、被氧化又不被还原;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为,答案选A。3、选择题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A. 稀硫酸 B. 氯气 C. 氯化锌 D. 氯化铜 【答案】 B 【解析】 A.因为稀硫酸不具备强氧化性,不能氧化二价铁离子,所以,没有三价铁离子生成,故A错误; B.将铁加入过量的盐酸中,铁反应完全后氢离子还有剩余,加入氯气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故B正确; C.氯化锌溶解,电离出氯离子,与过量的氢离子在同一溶液,相当于稀盐酸,而稀盐酸不具备强氧化性,不能氧化二价铁离子,故C错误; D.氯化铜溶于水,电离出铜

4、离子,铜离子不能把二价铁离子氧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B。4、选择题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向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发生两个化学反应: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产生的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 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时,过量的氢氧根离子与铝离子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和水,无沉淀

5、产生; 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产生白色沉淀; 向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发生的反应是NaAlO2H2OHCl=NaClAl(OH)3,产生白色沉淀;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足量CO2,产生NaHCO3,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有白色沉淀生成。 符合条件的有。 答案选D。5、选择题下列关于金属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反应中金属原子易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 B. 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而不具有氧化性 C.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不可能为负价 D. 金属单质都能与盐酸溶液发生置换反

6、应 【答案】 D 【解析】 A. 在反应中金属原子易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A正确; B. 金属元素只能失去电子,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而不具有氧化性,B正确; C. 金属元素只能失去电子,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不可能为负价,C正确; D. 金属单质不一定都能与盐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例如铜等不活泼的金属,D错误。 答案选D。6、选择题200时,11.6g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B.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的质量之比为118 C.反应中有0.25mol氧气放出 D.参加反应过氧化钠的的质量为19

7、.5g 【答案】 C 【解析】 200时水为气态,向足量的固体Na2O2中通入11.6gCO2和H2O,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固体只增加了3.6g,是因为生成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O2)=11.6g-3.6g=8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O2)= =0.25mol,根据方程式2Na2O2+2CO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可知:n(混合气体)=2n(O2)=20.25mol=0.5mol,以此解答。 A. 由分析可知n(混合气体)=0.5mol,设n(H2O)=xmol

8、,n(CO2)=(0.5-x)mol,混合气体的总质量=18x+44(0.5-x)=11.6,解得x=0.4,则n(H2O)=0.4mol,n(CO2)=0.1mol,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故A错误; B. 由A可知n(H2O)=0.4mol,n(CO2)=0.1mol,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的质量之比为 =18:11,故B错误; C. 由分析可知,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O2)= =0.25mol,故C正确; D. 由反应方程式2Na2O2+2CO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可知,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的质量(0.1+0.4) mol78 gmol13

9、9g,故 D 错误; 正确答案是C。7、选择题有相同质量的两份NaHCO3粉末,第一份加入足量盐酸,第二份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再加足量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则两者所消耗的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比为A. 21 B. 11 C. 12 D. 32 【答案】 B 【解析】 假设有1mol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需要1mol盐酸,若先加热分解生成0.5mol碳酸钠,再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需要1mol盐酸,故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质量相等,故选B。8、选择题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B. 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C. 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 D.

10、难溶物质肯定不是电解质 【答案】 C 【解析】 A.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氢氧化钠溶液是混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电解质溶于水后,在水溶液中自发电离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能导电,故B正确; C.有些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但本身不能电离,这些化合物本身并不属于电解质,如CO2、SO2、SO3、NH3等,故C正确; D.一种物质是否为电解质与其溶解性无关,只与电离程度有关某些化合物如BaSO4、AgCl等,虽然溶解度很小,但由于其溶于水的部分可以完全电离,所以这些物质都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9、选择题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A. NaCl B. Al2O3

11、 C. N2O3 D. SiO2 【答案】 C 【解析】 判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需从两个反面入手,熟悉物质的性质,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如果物质所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则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据此判断。 A、NaCl中的氯元素为-1价,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B、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处于最高价态,则只有氧化性; C、N20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处于中间价态,则该物质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最高价态,则只有氧化性; 答案选C。10、选择题38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MCl2含有0.8mol氯离子,则MCl2的摩尔质量为( )A

12、. 24gmol1 B. 47.5gmol1 C. 80gmol1 D. 95gmol1 【答案】 D 【解析】 根据MCl2中的Cl-的物质的量求出MCl2物质的量,结合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计算; 含有0.8mol氯离子的氯化物MCl2 物质的量0.4mol,M= =95g/mol; 答案选D。11、选择题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铜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Cu2+2NO2+2H2O 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2+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13、 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 【答案】 C 【解析】 A将铜插入稀硝酸中的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选项A错误; 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的离子反应为2Fe3+Fe=3Fe2+,选项B错误;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选项C正确; 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离子反应为SiO32-+2H+=H2SiO3,选项D错误; 答案选C。12、选择题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 单质

14、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 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答案】 B 【解析】 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性质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由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常温下F2、Cl2为气态,Br2为液态,碘为固态,选项A错误;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选项C错误,对应的卤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选项B正确;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逐渐减弱,选项D错误,它们水溶液的酸性却逐渐增强(在相同条件下)。答案选B。13、选择题下列溶液中,所给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 B.使酚酞变红的溶

15、液:Na、Ca2、SO4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D.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 【答案】 D 【解析】 AH、Fe2、NO3-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选项A错误;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Ca2+分别与SO42-、CO32-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选项B错误; CFe3+、SCN-离子之间结合生成络离子,则不能共存,选项C错误; DAl3、Na、NH4+、SO42-、Cl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选项D正确; 答案选D。14、选择题有NO、CO2、N2O4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0.5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2 B.111 C.421 D.124 【答案】 C 【解析】 NO、CO2、N2O4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