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roo****eng 文档编号:238724047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届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届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届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届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专题训练1、选择题下边系列文物出土于同一原始文化遗址。生活在该遗址的原始居民已经( )使用磨制石器 会纺线织布 烧制陶器 拥有成熟的文字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原始居民生活史实。根据课本所学生活在远古时期的原始居民,到夏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建立,都属于原始居民。原始居民已经会使用磨制石器,半坡人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已会防线、织布、制衣。而拥有成熟文字是在商朝。选择答案A。2、选择题周公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可知我国最早可考历史记载于A. 甲骨文 B. 青铜器 C. 竹简 D. 丝帛 【答案】 A 【解析】

2、根据“惟殷先人,有典有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3、选择题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 推行县制 B.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C. 奖励耕织 D. 废井田,开阡陌 【答案】 B 【解析】 材料“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的措施。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4、选择题胡适说:“孔子是个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

3、的”。下列主张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 仁者爱人 B. 因材施教 C. 温故知新 D. 有教无类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在此以前,由于学在官府,平民子弟无权进入官府的学校学习,孔子创办私学,才使平民子弟有机会上学。题干中“有教无类”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思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5、选择题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是商

4、朝的司母戊鼎;是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是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是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6、选择题下表是“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表”,表中变化反映了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河以北郡数秦岭淮河以南郡数西汉1037429西晋1628676A. 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B.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 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D. 西晋疆域大于西汉【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所给数据,不同时期北方和南方郡数统计,由西汉时期的74:29到西晋时期的86:76,体现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说明南方经济得到开发。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

5、择C。7、选择题东晋王羲之“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他在兰亭集序中的书体被认为是兼具有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这种书体是A. 隶书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8、选择题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看,史记属于A. 第一手资料 B. 第二手资料 C. 口述资料 D. 影像资料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司马迁的作品,是

6、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第一手资料。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9、选择题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中提出:“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山东滕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的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该史料对于研究西汉冶铁业来说属于A. 文献史料 B. 实物史料 C. 口述史料 D. 碑刻史料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山东滕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的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现的遗址属于第一手资料中的实物史

7、料。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0、选择题从历史图片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学习能力。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A. 国家统一 B. 中外交往 C. 民族融合 D. 经济发展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片内容“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可知,胡汉文化相互影响,体现了胡汉民族融合。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1、选择题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下列改革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A.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戊戌变法

8、D. 邓小平改革 【答案】 B 【解析】 抓住提干中关键信息“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文化交流汇聚”、回归教材可知,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为了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和便于鲜卑政权学习、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北魏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孝文帝迁都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B符合题意,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中最富强的国家,A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是爱国救亡运动,跟民族融合无关。C不符合题意,邓小平改革在国内主要是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跟民族融合无关,D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2、选择题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日:“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联总粘之屋壁,出入观

9、省,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由此可见,唐太宗A. 勤于政事 B. 重视文教 C. 任用贤才 D. 善于纳谏 【答案】 A 【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材料意思是唐朝贞观三年,太宗李世民对担任司空的裴寂说:“要是有大臣呈上奏报的折子内容很多,我一时看不过来时,我就把折子贴在墙上,每天出来进去都要看一看。用这种方法告诫自己不懈怠的原因,就是想方设法了解大臣们上奏的各种情况。为思考政事,有时到了三更才躺下睡觉。我也希望你们这些大臣们在处理政事的时候忘却疲倦,与我的想法和做法相一致。” 由此可见,唐太宗勤于政事。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3、选择题唐朝是我国

10、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各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A.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大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这样描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句的意思的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D项符合题意;朱门

11、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A项不合题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思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B项不合题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意思是,不管烈火怎样焚烧,只要春天一到,小草又会生长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此题选择D。14、选择题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宋太祖“制其钱谷”的措施是A. 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 B. 增设副宰相 C. 派文臣担任知州 D. 设置转

12、运使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属于“制其钱谷”的措施,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5、选择题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B. 大运河的开通 C. 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D. 北方人民南迁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江南地区开发到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战乱较少、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南方的政权更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北方战乱频

13、繁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6、选择题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元朝时期在中央大都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的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所以上述图中A区域为宣政院辖地,故选A。17、选择题史书记载:“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以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材料

14、中的“帝”指的是A. 秦始皇 B. 宋太祖 C. 明太祖 D. 康熙帝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明朝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朱元璋明朝时期,明太祖在地方上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制,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制,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授权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8、选择题2018年春晚戏曲节目中有一段唱词:“倭寇贪婪人沦丧救民水火敢担当,不求拜相与封侯,只为

15、定国和安邦。”该唱词称赞的是A. 岳飞 B. 郑成功 C. 戚继光 D. 郑和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诗句“倭寇贪婪人沦丧救民水火敢担当,不求拜相与封候,只为定国和安邦”这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决心。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寇与奸商勾结为患,明政府派遣戚继光抗倭,他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后又率部进入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了那里的倭寇,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9、选择题在某中学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同学们为下表所示材料草拟了四个研究性学习主题。其中最恰当的是历史材料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土尔扈特回归祖国A. 君主集权的强化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对外交往与冲突 D. 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