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文稿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238430582 上传时间:2022-01-1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文稿(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周杰伦的歌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从周杰伦的歌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 青花瓷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中国风分外动人,“素胚”“仕女”“汉隶”等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 东风破在缓慢悠扬的古乐声中,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周董以其一贯的哼唱风格,如潺潺流水般向我们表达了哀怨缠绵,离愁别恨。 双节棍龙拳霍元甲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大气磅礴的旋律让人的血液跌宕澎湃 。 外婆爷爷泡的茶听妈妈的话陪外婆兜风、回忆往事,陪爷爷喝茶,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三大国粹(京剧)(国画)(中医)A 2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这句话主要是强调了文化的( )A、继承性 B、积累性 C、稳定性 D、民族

2、性 (1 1)传传 统统 习习 俗俗 ( (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一词,始见于西周周礼,但作为节日,它出现于宋代。按照我国传统历法,农历八月为秋季之中,故曰“仲秋”,这里的“仲”即为居中之意。八月十五,即居秋季之中,又居“仲秋”之中,所以称为“中秋节”或“仲秋节”。因为中秋节和月亮有关,是日又要求合家团聚,故又有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女儿节、团圆节之称。 中秋节,它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朝时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

3、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全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这一习俗延续至今。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过小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带活猴二月二,龙抬头,吃炒豆,理新头 二月二日春正晓,撑腰相劝啖花糕(苏杭)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炒黄豆。 二月二刮大风,拾干柴,摊煎饼。(邯郸) 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的继承(1)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近年来,清明节的兴盛,宣扬了中国传统中的孝道伦理; 强调了亲人间的感情联系; 清明节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 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促进了社会上人文精神的弘扬。思考思考:你能说说这些

4、传统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吗你能说说这些传统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吗 ? 第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第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第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本原第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因: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理,具有民族性。江南陕北内蒙古福建(2)(2)传传 统统 建建 筑筑 ( (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传统建筑: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苏 州 园 林(3).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

5、传统绘画为代表变 脸京剧脸谱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3)(3)传统文艺传统文艺 (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3).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创造了著名的柳体,至今影响着我们,这说明( )A.这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B.书法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C.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D.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 1. 1.被称为民族精神火炬的是(被称为民族精神火炬的是( ) A.传统习俗 B.建筑 C.文学艺术 D.传统思想理论观点、学术思想

6、和道德观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4)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4)(4)传统思想传统思想 ( (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 “大同”一词出自礼记礼运篇,表示“天下为公”。康有为所著大同书以“至公”为要旨,故取此名。大同书描绘的大同社会的蓝图大致是:在大同社会里,去掉了国界,军队和监狱都不存在;没有等级之分,也无种族之别,男女各自独立,儿女由公政府抚养,人们生老病死之事,“皆政府治之”;总之,大同社会是个“至平、至公、至仁、治之至”的社会。总结: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延续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含义地位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

7、和习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文学艺术,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4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化传统思想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影响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有悠久的历史,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

8、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地位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子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有宫廷、民用、宗教、桥梁、园林、城市建筑等,如北京的菊儿胡同住宅楼京剧、武术、诗赋、散文、书法等。“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的社会思想小小 结结:1、下列属于传统文化的是( ) 传统习俗 北京故宫张家界自然风景区 论语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延安宝塔 A、 B、 C、 D、 2、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统文化打上历史的烙印 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9、 C、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 D、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AC思考:你知道“会徽”蕴涵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吗? (1 1)体现了中国的)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传统思想:诚信;:诚信;(2 2)体现了中国的)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艺传统文艺:印章、篆刻与书法;:印章、篆刻与书法;(3 3)体现了中国的)体现了中国的传统习俗传统习俗:用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用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喜庆、热烈与祥和。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喜庆、热烈与祥和。(4 4)会徽从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会徽从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

10、民族特色。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传统文化经过不同的时代仍然会保留着原有的基本特征,其核心内容是不容易改变的,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孔子的“仁爱”和“天人合一”思想之所以影响两千多年,主要因为: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儒家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 C孔子后裔及其弟子的传播 D孔子的思想是先进的,一直为人们所推崇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并能因时而变

11、B、鲜明民族性 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精神根基)。 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2005年4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率团访问大陆,受到大陆民众的热烈欢迎。大陆民众最感动的是一句“我们都是中国人”。因为 A、讲这一句就能实现中国统一 B、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有着对祖国的认同感 C、国民党、亲民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台湾所有的政党都是承认一个中国的B人们之所以会 每逢佳节倍思亲

12、, 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 )A、稳定性 B、民族性C、一致性 D、发展性 传统文化的作用(1)传统文化有优秀与腐朽之分,也有与时俱进与滞后于时代发展之分。(2)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应与时俱进(顺应社会的变迁),才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其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就会起消极作用。 请问:在今天,我们应如何认识“孝”道呢? 在世界文化遗产安徽省西递村的敬爱堂中悬挂着一个“孝”字。“孝”是一个象形文字,即是一个跪拜之“子”的意思,不孝则是“猴”,即非人也。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封建社会,一方面,“孝”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维系政权的一个工具,一切听命于“一家之长”的观念,使人往往屈从于独断

13、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另一方面,“孝”又包含尊老、敬老、养老,以及亲人、爱人、爱国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所以,对待包括“孝”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正确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意义: (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3、具体要求: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

14、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A.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B.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但仍然必须不断创新; 惟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努力创新才能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中国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走出国门,其表现出的凄美浪漫、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全世界。被改编为很多乐器所演奏,成为世界名曲。(2008济南模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以一种非常感性的方式进入论语,又以感性的方式,并且借助熟悉的传播学的东西,把论语解释成当今的故事。这体现了( ) A.继承传统文化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必须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 D.传统文化只能借助现代传媒弘扬4.1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含义2、文化的继承性表现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的特点2、传统文化的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2、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