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灵谷寺景点导游词

1768****00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6.13KB
约12页
文档ID:237386133
江苏灵谷寺景点导游词_第1页
1/12

江苏灵谷寺景点导游词 灵谷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东南坡下,中山陵以东约1.5千米处,始建于天监十三年下面由我来给大家共享江苏灵谷寺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江苏灵谷寺景点导游词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国民革命历史沿袭景区灵谷寺,我是今日的导游_x接下来让我为大家介绍这里的美景 1、灵谷寺的历史沿革2、御赐“天下第一禅林” 3、“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的由来 各位游客,现在呢我们已经来到了灵谷寺风景区灵谷景区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梁代,高僧宝志圆寂后,梁武帝的女儿在紫金山下独龙阜玩珠峰修建了一座宝公塔安葬高僧宝志,后来又建了寺庙明初朱元璋看中了玩珠峰这块风水宝地,确定迁寺为自己修建陵墓,几经辗转后,宝志的灵塔和寺庙就被搬到了现在的位置朱元璋为寺庙赐名灵谷禅寺,并题写“天下第一禅林”的匾额惋惜的是,寺庙在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1920_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旧址为阵亡将士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灵谷公园,1981年改名灵谷寺 1、“万工池”名称及其由来 2、文武方门的建筑特点、门匾和题者、以及门前石狮的由来 3、大仁大义坊的建筑特点、正面和背面的匾额、貔貅的作用和来历 现在入口处的这座牌坊,是仿南朝时期的样式,前面的小桥名为迎驾桥,是清朝时众僧迎接乾隆圣驾的地方。

迎驾桥旁这个半圆型的水池,原为寺庙的“放生池”,供香客行善放生之用相传是朱元璋建寺时看到这里有山景无水景,下令一万军工在此筑池,所以也叫“万工池” 前方我们看到的大门就是灵谷寺的正门---红山门这里原是寺庙金刚殿旧址,民国时期,被修建成为公墓大门,门为朱红色,单檐歇山顶,上覆盖绿色琉璃瓦原先门上是蒋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在门额上悬挂有我国着名书法家钱松喦先生所书写的“灵谷胜境”四个大字门前的这对石狮,是建公墓时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江苏灵谷寺景点导游词2 各位游客:灵谷寺,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由于历史的缘由,人们还是笼统地称它为灵谷寺我们的车正在行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车窗两侧,沿途玉兰挺立,林木茂密,曲径通幽,我们仿佛置身于仙灵境地我先来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创建历史 1、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其四周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到了明代,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灵谷寺前身就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20_年)梁武帝为安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

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朱元津为建明孝陵,命人选中独龙岗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下令将这一带包括蒋山寺在内的全部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所以命名为“灵各专”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耸立,从山门到大殿,长2.5公里,占地约500亩,僧人上千难怪朱元津将它看成杰作,并御笔题额“第一禅林”惋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到清同治年间重修灵谷寺,规模已远不如当年,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 各位游客:我们已来到了灵谷寺的山门前,山门是寺庙大门的通称这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各位请看:这座仿古建筑的山门是30年头重建的,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檐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门额上有“灵谷胜境”四字,是现代书法家钱松岳先生的手笔门外的一对石狮,是建立阵亡将士公墓的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进入红山门,我们走上了一条青石铺就的两道而道的终点,耸立着一座高大的阵亡将士牌坊牌坊的台基长32.7米,宽16.6米,高10米,共五间,全部用钢筋水泥构筑,座基外镶花岗岩,绿色琉璃瓦覆顶。

牌坊前中门门额上横刻“大仁大义”四字,背面刻“救国救民”四字,”都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题写的 江苏灵谷寺景点导游词3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灵谷寺最闻名的景点无梁殿无梁殿是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由于这座殿是砖石拱券结构,不用梁木,所以俗称“无梁殿” 1)无梁殿——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大殿的东西长53.8米,殿前露台宽敞,面阔5间,进深3间虽然经过多次重修,但其结构始终没变殿顶是重檐九脊琉璃瓦,屋脊上的3个琉璃瓦塔是喇嘛塔其建筑结构变更了我国古建筑梁柱结合框架式的建筑传统整座建筑找不到梁柱,全部用砖砌造而成它采纳了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建立方法,由基层用砖先砌5个洞,合缝后叠成一个大型的拱形殿顶我们看到这5个开门的每一间就是一券,每排为5券,正中一间券洞最大,宽11.4米,高14米内部虽为券洞结构,外部却仍以仿木结构的形式出现,檐下有出挑的斗拱,正面还设有门窗,是一座采纳多样券法,错综连接后构成的建筑其结构之坚实,气概之雄伟,技法之精湛,堪称一绝虽说在我国其他的地方也有类似的无梁殿建筑,如浙江宁波保国寺山西五台山显通寺、太原水作寺、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及苏州开元寺等,但在建筑结构和技法上,灵谷寺的无梁殿更显独特、完善。

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超群建筑艺术 游客们:看了无梁殿的外观,接着随我进殿内参观据史料记载:无梁殿自明代兴建后,供奉着无量寿佛等大小佛像1920_年,国民党政府花了12万元工程费用,把它改为阵亡将士公墓的祭堂原来的佛龛被改成3个大砖台,作陈放祭器用的祭坛,每座祭台都有一方石碑请看:中碑为“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左碑为“国歌”,右碑为“国父遗嘱”祭堂四周壁上,嵌有有110块太湖青石碑,镌刻阵亡将士姓名,全部碑文共165000字,祭堂修复竣工后,定名“正气堂” 下面我们绕堂一周,参观一下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这里展出了辛亥革命前后57位名人的蜡像,这些蜡像是依据当时的历史照片、资料,参照人物各种角度的镜头,按真人大小1:1制作的,共组成22组带有故事情节的动态画面,蜡像造型形态逼真,活灵活现,再现了革命先驱叱咤风云的生动场面 古代灵谷寺在国内佛林中占有较高地位,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青睐据《金陵梵刹志》的统计,明代灵谷寺在上元、江宁、句容、六合等地所拥有的地产,总共达 34000余亩明朝还把栖霞寺、方山的定林寺等12座佛寺划归灵谷寺管辖,这样大规模的佛寺,真可谓是天下“第一禅林”了! 清朝初年的战火,使灵谷寺遭遇严峻的破坏,除无梁殿和宝公塔外,其余殿宇全部被毁。

清朝统治进入所谓“康乾盛世”后,灵谷寺也重新修复,又成为东南名刹,并多次接待满清皇帝康熙巡游灵谷寺时,曾亲笔题书“灵谷禅林”匾额,还写了一副对联:“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廊”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过灵谷寺,并在这里建了行宫,还赋诗、赐物,亲笔御书“净土指南”四字,令刻在三绝碑上 江苏灵谷寺景点导游词4 各位游客挚友,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灵谷景区 灵谷景区位于钟山东麓,面积约 20_多亩,这里是六朝名胜荟萃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明孝陵时,将原位于钟山西麓的六朝名刹开善寺迁到这里,更名灵谷寺,当时号称“天下第一禅林”到了民国时期,1920_年国民政府为了纪念在北伐斗争中牺牲的数万将士,又在灵谷寺旧址修建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由于历史的缘由,人们仍通称这一片风景区为灵谷寺 这里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古称“灵谷深松”,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众多名胜古迹隐隐其间,有无梁殿、松风阁、灵谷塔、志公殿、三绝碑等,名人墓葬有邓演达墓、谭延闿墓等这些人文建筑和山水胜景,掩映于郁葱深秀的林海之中,每至深秋,叶红如火,色调斑斓,桂花飘香,景色非常迷人灵谷景区显明体现出了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国文化、生态文化的特点,是游人们品尝历史、赏桂休闲的好去处。

各位游客挚友,我们钟山风景区以山著名,又以森林公园著称, 20_年3月1日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钟山总面积为4万5千多亩,其中森林面积3.2万亩,总覆盖率达72%,在全市绿化体系中覆盖全市总面积的15.6%,是国内外少见的城市森林公园紫金山如同一台巨大的空气滤清器,据专业人士测算,各类绿色植物每年汲取二氧化碳达440万吨,释放氧气达380万吨,可供1300多万人呼吸所用,假如平摊到每个南京市民,每人每天可从中获得氧气超过4公斤按国际环境生态效益计算方法计算,每年产生生态效益达13亿元总之,钟山是一座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园只要你走进了它,就犹如进入了“自然氧吧”特殊是灵谷景区,近年规划建成了万株桂园,其中桂花专类园达 1700亩,共有桂花18000株专类园设计风格独特,布局自然清幽,秀木佳林,郁郁苍苍,令游客神往不已 灵谷寺是古代钟山 70多所南朝佛寺中唯一留传到今日的一座,其前身是梁武帝为名僧宝志所建的开善寺,建于梁天监十四年(520_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宝志就是我们熟知的济公和尚的原型因为梁武帝很崇拜宝志,故在宝志死后,为他建立了墓塔“宝公塔”和一座开善寺。

到明朝初年,寺名已改为蒋山寺不久,朱元璋选中开善寺这里为自己建立陵墓,于是又在紫金山东麓找到一处“山川形势非寻常之地”,也就是现在的灵谷景区所在地,明太祖朱元璋确定在这里为宝志建立一座新寺 灵谷寺工程始于洪武十四年 (1381年)九月,其次年六月告竣以后又接连增建了一些殿宇寺成后,明太祖赐名为“灵谷禅寺”,并题书了“第一禅林”四个字,刻碑悬于寺门 关于灵谷寺名称的来由,明太祖在灵谷寺新建时写的《游新庵记》一文中说:“钟山之阳有谷,谷有灵泉曰八功德水他在《御制大灵谷寺记》中又说,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间的一片谷地可见“灵谷”二字的含义,“灵”是指当地一股被认为有灵性的泉水,即八功德水;“谷”是指地形而言明代的灵谷寺占地 500亩,供给了1000多名僧,其范围南抵孝陵卫,北接明孝陵的皇墙,据说当时每天傍晚,寺僧要骑着马经过五里松径才能去关山门,可见范围之大在今日的南京体育学院以南,现在还有一个叫做大栅门的地名,就是从大山门谐音而来寺内的主要建筑有金刚殿、天王殿、无梁殿、五方殿、大法堂(清代称毗卢殿)、律堂(清代称观音殿)、宝公塔等寺东北还有一座雄伟壮美的大宝法王殿,是明成祖为西藏活佛哈立麻所建的殿宇。

因哈立麻曾来此建斋讲经,所以又称说法台此外,在寺的两侧还有方丈、静室、钟楼等建筑寺内还有148间画廊,绘有各种姿态的佛像壁画上述建筑,除无梁殿保存至今,其余都已成为如烟往事了 江苏灵谷寺景点导游词5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前往南京东郊三大景区之一的灵谷寺巡游车行下坡,我们看到一处面积不大的湖面,水平如镜,山光树影,非常缓丽湖边一座临水而建乳白色琉璃瓦覆盖的卷棚歇山顶的开敞建筑叫流徽榭,是1937年中心陆军军官学校捐资建立的,用以纪念军校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由黄埔一期学员,后成为开国元勋之一的徐向前元帅题写“流徽榭”楷书匾额再向前,绕过灵响亭即到了灵谷寺大门万工池停车场我在门口广场向大家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历史概况 明朝初年,钟山西侧的蒋山寺搬迁至此,改名为灵谷寺它最早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20_年)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在高僧宝志(济公原型)圆寂后,于此建五层琉璃珠宝塔,其次年武帝扩建立寺,名开善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卓有声名的大寺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选中寺址为陵寝吉地,并利用皇上权威迫其二次搬迁,于1381年(洪武十四年)在现址复建这位和尚出身的太祖皇帝,为避迁寺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