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教学计划5篇范文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237109409 上传时间:2022-01-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教师教学计划5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历史教师教学计划5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历史教师教学计划5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历史教师教学计划5篇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历史教师教学计划5篇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教师教学计划5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教师教学计划5篇范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教师教学计划5篇范文 安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安排,是建立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我整理的历史老师教学安排,希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历史老师教学安排1 一、班级状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任初一(5)、(7)、(8)班历史科教学,经过两周的视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5)(7)班学习爱好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8)班同学反应相对比较慢,学习氛围一般,学习上存在肯定障碍,针对这一点,在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激励,做好培优扶困的工作,缩小后进面。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整体学习成果。 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真正

2、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显明的时代感。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发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该书图文并茂,生动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规范,更留意汲取当代文化的改变发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大 史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主要讲解并描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课型设置上,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很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爱好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加了历史学问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留意与其他学科学问的交叉与渗透。

3、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闻,了解传闻和史实区分 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化,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6、通过商鞅变法史实,相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相识汉字的演化,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古代人民的才智和创建力。 8、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心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列举汉武大

4、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解并描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相识丝绸之路在中外沟通中的作用。 10、了解“四大独创”,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以及祖冲之和九章算术。 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 1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人口南迁河民族交往。 1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14、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著作,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四、教学改革的设想: 1、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把历史科的地位提升到主科地位。 2、抓好课堂纪律,充分利用“45分钟”。 3、多讲解并描述名人历史故事,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4、适当组织学生参观

5、历史遗迹或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增长见识,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5、多组织一些历史活动课,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以及表演实力。 6、每天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巩固学问,大约80多次。 7、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提高两率临界生的成果。 历史老师教学安排2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安排为指导,落实推动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实力、教学实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实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实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实力,且有

6、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主动。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学问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很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学问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务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化及对历史事务、人物的评价。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精确。 2、以“内容标

7、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特性发展统一。 其次、使学生主动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探讨,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留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刚好发觉不足,刚好总结。 第三、主动开展历史活动课,激励学习参加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学问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实力。加强培育学生创建精神实践实力 第四、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相互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历史老师教学安排3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意弘扬中国各民族

8、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化,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留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倡老师探究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实力。 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志向,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9、的远大志向,肩负起时代给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育学生运用学问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和自主学习的实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学问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学问的限制,社会辨别实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老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相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端正学习看法,应常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学问结构,仔细分析其学习状况,发觉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

10、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状况动身,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 五、教学措施: 1、注意学科间学问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老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驾驭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意各人文学科学问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意变更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倡真正立足于学生发

11、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阅历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主动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加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实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索实力、创建精神和自主探究实力的培育。以实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以同等、理解、信任的看法,创建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实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实

12、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学问、实力和人格培育有机结合起来。 历史老师教学安排4 一、指导思想 仔细贯彻学校、年级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学常规为准则,以提高学科教学教化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这一工作重点,发挥备课组老师主动性,团结协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化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1、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完成历史选修一历的重大改革回眸的新授,在此基础上对必修一、二、三进行复习,迎接学业水平测试。 2、在备课组内努力推动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工作,建构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呈现学问的发觉、发展及形成过程,在单位时间内

13、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切实的体验、感受,全面地、系统地驾驭学问,培育实力,提高素养。 3、探讨新课程下的考情与学情,仔细备考,编制、精选模拟试题,做好阅卷、讲评工作。 4、激发学生学习文综的热忱,指导学生学习文综的方法,培育学习情感。 5、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实力,培育创新思维,为高三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赢在起点。 6、以培育学生的爱好,提高综合素养为宗旨,指导进行探讨性学习活动。在重大节日(如五四运动)纪念期间开展活动,缅怀先烈,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讨沟通,形成论文。 7、协作学科教学指导组、文综学科教学指导组做好听评课活动。 8

14、、加强老师的业务实力,提高科研水平。关注教学教研动态,加强学习,主动撰写教学博客。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方法 1、集体备课和老师个人备课相结合。要求每次集体活动前,中心发言人作好教材分析发言打算,提出教学的设想;其他老师也要仔细探讨课标相关内容及教材。通过老师间的合作探究,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探讨教材和学情。要求做到教学资源的优化处理。集体备课既要做到凝合集体力气,又要充分地发挥老师的特性。 2、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并进一步强化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备课组将遵照学校、年级组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仔细贯彻教学常规,在备课、上课、课后作业、辅导、测试等环节上常常督促老师自觉执行教学常规的要求。特殊是作业布置肯定要做到适量恰当,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巧练。在常规有效的管理下,保证课堂质量的高效、有序落实。 3、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教学要以“立足课本、狠抓基础、培育习惯”为教学指导思想,做到“起点要低,讲解要透,因人施教”。尤其留意培育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主动思维、自主学习等行为习惯。坚持抓学生基本素养的积累。高考要求学生应知应会的学问点,即使是主干的、基础的内容。因所开课时有限,老师在课前也要充分备好课,提高单位课堂效率,课堂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