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9.50KB
约15页
文档ID:236873455
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_第1页
1/15

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衡水市桃城区实验区方案桃城区项冃组加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研究,行在突破制约我区教育优质、均衡发 展的瓶颈,深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桃城区经河北省教 科所项H组审核确定为项H实验区,这是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我区基础 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又一新起点通过实验研究,以期创新我区基础教育发展新 思路,探索出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模式一、项目提出的背景桃城区是衡水市唯一的行政建制区,现辖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344 个行政村,总人口 47万,其小农业人口 17万全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4 所,其中小学51所,在校生33765人;初中13所,在校生21373人,学生总数 55138人小学教师2345人,初中教师1915人,教师总数4260人高中学校5 所,在校生8165人,在职教师697人近年来,桃城区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教育优先发展摆 在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位置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 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区教育事 业健康、均衡、稳定地快速发展全区于1995年通过省政府“两基”达标验收, 1998年、2001年和2004年先后三次通过了省政府“两基”复检验收,2007年 首批通过了省政府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并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工作 先进区”,2008年被省政府评为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

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区教育局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借助教学评估的平台有力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为全面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区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初中教学质量 始终居于全市先进行列,近年来为衡水中学培养、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为衡水中 学成为全国名校奠定了基础小学教学质量也是稳步提高但是,这样的教学质 量很大程度上是在师生拼时间、拼体力的前提下取得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 也是不稳定不可持续的课堂教学改革仍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抓好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仍是卅务Z急,并且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水平与市区中小学相比还存在一 定差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农村学校的合乡并校,农村小 学低龄学牛住宿也会产牛一系列相应的问题,特别是住宿生的心理健康尤为值得 关注在此背景下,如何按照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基础教育全面均衡发展,真止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我区教育发展需 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区教育局立足我区教育教学实际,决定从中小学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小学低龄住宿生心理健康与 调控方法等几方面进行实验项H的研究,此研究将为我区基础教育的可持续性发 展探索成功的经验,创新其发展思路。

桃城区政府对教育工作一向非常重视,教 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帅各个层面,都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更重 要的是使桃城区教育发展有空间、有潜力、有特色,能够提炼总结出经验、理念 和模式,这不仅能为桃城区教育服务,还能为其他区域提供范例,二、现状分析1、师资队伍现状全区有一支事业感强、精干高效、勇于开拓创新的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特别 是干部年轻化,为我区教育的长足发展,协调发展奠定了领导基础,但在管理经 验、模式、策略方面有待探索创新,需要进一步提升经验和思想从全区教师队伍整体来看,政治思想状况较好,在工作中能够发挥带头作用 从性别结构看,女教师比例高于男教师从年龄结构来看,初高中教师队伍年富 力强,小学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从学历结构来看,高小、初小、小 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均能达到100%学历达标率虽然很高,但是初中小学原 始专科学历的数量不是很多从骨干教帅队伍结构来看,市级骨干教师达10%, 区级骨干教多达20%,校级骨干教师占30%以上,优师名帅数量偏少从帅资水 平均衡性来看,优秀师资集小在规模学校和市区学校,乡镇或偏远学校师资力量 比较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 与城市教师相比,我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育教学观念比 较落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缺 乏;环境鞭策力小,自身素质提高的意识比较薄弱。

2) 我区农村小小学学科结构不合理体育、音乐、美术、外语专业教师严 重不足特别是随着课改的实施,信息技术教育、英语、实践课程等科H的教师 尤其缺少3)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中学、中心小学全部改为寄宿制,学科任课教师、 牛活管理教师等岗位重新设置,现有教师适应新的岗位要求差距较大,i专多能 索质有待提咼4) 寄宿制管理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提出了 严峻挑战,如学校文体、娱乐活动贫乏,使得寄宿学生的校园生活偏于单调2、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现状近年来,桃城区教育局一直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工作之重经常对教师进行 师徳教育,积极开展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以及多种形式的业务评比,推行教职工 聘任制改革,激发教师队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我们建立和完善了《桃城区教学常规量化管理制度》, 采取多种形式、方法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测新课程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 学的评价是引导教研和课改方向的关键因素之一,教研室按照“走近教帅、走进 课堂、走进农村”的工作思路,自2005年秋季开始,先后历吋5个学期,对全 区4000多名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检查和评估另外,我们还积极开展 多种形式的优质课评比、说课、送课下乡等活动,平时组织优秀论文评选、教学 设计评选、命题评价研究等教研活动,以引领课改方向,渗透课改理念,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有力地推进课改的深入进行。

通过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和对教师进行 电子动态管理,及吋了解教师教学状况,关注教师成长,真正发挥指导教学、研 究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各校在贯彻落实《衡水市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和《桃城区中小学常规量化 教学管理制度》过程中,结合木校实际制定了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和量化考核细则 从外观上看,各校教学秩序井然,可是当深入教学之中,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中 的一些问题就暴露出来H前有些学校存在增减学时的现象,一•些学校对国家课 程、地方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在校本课程开发方而,门类还太少,有的还不 能呈现课程的形态在农村小学还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现象,特别是像音乐、美 术等学科虽然大部分学校都能够正常地开展校木研修工作,但是,校木研修的 水平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研修的层次、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校木研修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研修形式还需多样化,在教学管理的精细 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3、教育科研现状我区是“双自主”研究、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区,同吋还承担着 其他多项省市级课题儿年来我区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树立科研先导意识 教科研课题制度化、规范化,几经探索,现己形成以实验校建设为核心、以点带 面、规范开展、梯队前进的良好格局。

通过不断加人对课题的立项、实验和评审 的指导力度,我区课题数量、研究质量不断提高,基本丄做到了校校有课题、人 人有课题,出现了一-批在省内、市内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十一五”课题申 报工作中,我区己立项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5项,山级课题53项,区级 课题74项,另有大量校级课题正在运行中,开创了“科研兴教”,大面积的提高 了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局面全区教育科研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为 研究而研究的现象依然存在,教科研成果尚未得到有效的转化和推广4、学生学习现状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观正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状态比较好,优秀学生养 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自己的学习风格但是部分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 主,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失当,由于学 生的盲FI坐等,已经习惯于老师的填鸭,学生的自学漫无亓的,将“自主”与“自 由”等同,将“合作”与“合坐”等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吋间,学生的自主性 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丄课只有预设,缺少生成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效率大打 折扣5、教学质量现状在2004年全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会议上,张国良局长同志做了《以校本教 研为依托继续强力推进课程改革 实现我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讲话, 提出要让校本教研成为促进我区城乡课改一体化发展的基本依托和有力保障,而 对口帮扶正是实现“城乡联合校本教研”的主要途径。

为此桃城区教育局下发 2004年第94号文件,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平衡教育资源、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把对口帮扶作为课改重点,决定每所市区中学与相应的农 村中学,每所市区小学与相应的农村中心校结成帮扶互助单位,在教育观念、教 学技能与方法、教学条件等方而实行逐步深入、全方位、长期的对口帮扶确立 了抓住重点,逐步推进,全面提高,“三个为主”的工作方针——以市区学校对农村学校帮扶为主,同时实现城乡互助互促市区学校把 自己的优秀教师、先进教学设备及其它优质教育资源拿出来,积极支援农村学校 农村学校也要充分开发自己的资源优势帮助市区学校,促进双方共同提高——以教学帮扶为主,逐步开展全方位帮扶市区学校教师轮流送课下乡, 农村学校教师进城上汇报课——以教学实际操作技能帮扶为主,实现双方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能力、 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通过教学示范、理论与技能培训、联合教研,全面促进农 村教师的专业成长2004年11刀,我区在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座谈会JL作 了《全方位开展对口帮扶,促进农村课程改革》的发言,得到与会者的好评2005 年4月在邓圧乡分别召开对口帮扶现场会,总结前期工作成绩,并指出今后的发 展方向。

至此,我区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 善,师资索质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取得长足进步,城乡教育开始协调发展2006 年以来,历年中考成绩显示,城乡、校际差距逐渐缩减,校际均衡的趋势得以良 好保持三、研究思路和研究主要内容(一) 研究的思路为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使我区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区教育局立足我区教育教学实际,决定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小学低龄住宿生心理健康与调控方法等几方 而进行实验项H的研究,通过研究,借助省专家组的专业化优势,依托区教研室 的业务能力,加上学校教师的力量,形成雄厚的合作研究团队,在城乡学校有规 划、有亓标、有针对性的展开工作,大胆•进行实践探索,争取校校出经验,点点 出模式以此为契机,促使全区所有规模学校在真正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省课程 计划的前提下,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全而提升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1、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通过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使教师们有意识的克服重教轻学 的现象,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了解学生思想、心理状况和学识水平,准确 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有针对性的研究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模式,提高课堂教 学效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促其全面发展。

1) 省教科所专家组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区研究小组和实验学校开展“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 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2) 区教育局研究小组与实验学校共同研究并实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实验 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和总结实验工作,督促试点学校按吋保质保量的完成实验 研究工作为了推进实验项H的实施,我们采取多方而的保证措施:抓实教学常规实现有效教学,必然要重视教学常规,它是提高教学质 量的重要保证具体内容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中心,包括教案的撰写、课时安 排、听、评课的记载与反馈、教学反思、作业的设计与批改、集体备课记录、主 动承担公开课情况、家长反馈情况等力求做到条例严谨务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