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操课手倒立的技术与教学徐剑伟I,平易21北京师范大学休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E-mail:xuiianwciOO5()@ 摘要:手倒立作为中学休操课教学内容中一项基本内容,其属于技巧运动中静止平衡类教 材,是练习者通过双手的支撐使身体倒置的静止动作本文为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体操教学 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休操手倒立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运用休育理论知识 来指导体育教学关键字: 中学休操课 手倒立技术教学在新课稈改革下的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中,体操课有着-|•分重要的位置手倒立作为中学 体操课中一项基木内容,笔者却在中学实习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无法正确完成这一技术 动作的现象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对该技术动作的要领进行分析,探讨教学中存在各种常 见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提岀对问题的解决方法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北京师范大学实验附属中学高二男生1. 2研究方法1. 2.1文献资料法通过杳阅大量有关体操教学文献,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1. 2. 2现场调査法对中学体操课手倒立动作技术的学习课进行观摩,听取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注 意事项及课堂进行情况的介绍。
2手倒立动作技术原理及分析2.1手倒立动作原理手倒立是一种头向下,脚向上的支撑平衡性动作因为该动作的身体重心在两支撑臂的 上方,导致做该动作时身体重心稍有移动,就有可能产生破坏平衡的重力矩因此手倒立技 术实质上是控制身体重心平衡的技术2. 2力学分析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考虑,手倒立技术的身体重心向地血的投影必须落在两支撑手组成 的支持面内,才能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在做手倒立时,为了维持平衡,此时身体的合外力以 及合外力矩必须等于零也就是说,此时身体重力与支撑双手做出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同时重力作用线应通过两手的支撑面,力臂为零,力矩也应为零2. 3影响手倒立的稳定因素及其调整方法2.3.1力学影响因素煤响手倒立稳定的力学因素主要是重心的高度以及支撑血的大小两方血一般情况下个 了相对矮小的学生进行手倒立练习比个了相对较高的学生稳定,手掌大的学生比手掌小的学 生稳定2. 3. 2调整方法人体的身高与手掌的大小取决与身体的发冇状况因此我们在一定身高和手掌大小的情 况下进行手倒立练习时,通过改变身体局部的姿势进行重心平衡的调节因为手掌五指分开 比五指并拢手掌所占的支撑面大,为了增加手倒立的丈撑面,学生在练习时五指要分开。
当 进行手倒立练习出现身体前倒时,可以通过手指用力抓地、抬头,使肩向示移;而出现身体 后倒或冋落时,可以通过掌根用力压地,肩稍向前移,来维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3手倒立教学方法学生初学手倒立时由于心理障碍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容易出现塌腰、肩前倾及身 体不正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完成该动作因此,在教学中如何针对这常见的三方面错 谋动作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3.1保护和帮助初学手倒立的学生在初学此动作时,学生常因害怕腿上摆时用力过大使身体失去平衡, 导致身体背部砸向地面以及身体肌肉无法正确发力,从而出现“塌腰”的现象因此在教学 计划的制定时,我们应在教学生手倒立技术动作Z前先教会学生帮助保护方法和自我保护方 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白己以及挑选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示范教师在介绍帮助保护 时可以一边对示范学生动作进行讲解,一边示范保护者的动作要领及其讲解所谓的帮助保护方法就是站在练习者旁边保护练习者安全以及帮助练习者顺利完成动 作的保护方法当练习者前屈双手撑地时,保护者位于练习者正前方现以左侧保护为例, 保护者左腿插进练习者双手Z间,保护者的膝关节抵住练习者的右肩,防止练习者身体前倒 和屈臂。
接着保护者双手扶住练习者的腰部,辅助练习者摆腿上抬,防止练习者身体左、右 侧倒和后倒,Z后保护者左肩顶住练习者的双腿,在防止练习者身体前倒的同时还可以纠正 练习者倒立姿势这种保护方法总体上可以解决练习者常见的塌腰、肩前倾及身体不正的情 况,对固定正确的姿势起到很好的效果白我保护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屈臂和低头向前团身做前滚翻来防止摆腿时川力 过大使身体背部砸向地面;另-•种是当身体向前冲力过大时放开一只手顺势转体收腹落地 通过对白我保护的练习,使学生克服了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白信心,提高练习效果3. 2教学讲解学生在了解保护与帮助后,接下来便可对学生讲解手倒立动作过稈和练习方法及顺序笔者曾在观察加他教师公开课期间发现,许多教师讲解保护和帮助Z示的教学讲解及其 练习方法不当,导致许多学生出现塌腰、肩前倾及身体不正等情况,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通 过收集手倒立的教学资料以及实习教学期间的切少体会,觉得手倒立教学的讲解和练习顺序 上M符合该动作的动作过稈首先,教师应先讲解肩、肘、腕关节动作要领和相关肌群结构的协控手倒立的开始动 作是练习者前屈双手撑地,该动作和接下来的摆腿使身体重心前升上抬连接的主要支撑关节 是肩关节和肘关节以及腕关节。
肩关节是摆腿顶起身体的接点,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 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于人体正常站立时的競关节,除需有持续承重耐力外,还对腕关节在手倒 立失控时通过肘关节起互补和缓冲的作丿II其次,教师讲解懺关节及下肢动作要领和相关肌群结构的协控在踏、摆腿后身体的 制约和重心的调控以及成倒立后身体的固定这一动作过稈中,锻关节和下肢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倒立动作的正确完成因此,这一部分的讲解也是教师讲解的重点最后,教师讲解腕、指关节的动作要领和相关肌群结构的协控这一部分是练习者独立 白主完成倒立动作,撑起H身体重的最后阶段,也是掌握手倒立的关键Z处在强调手倒立 时通过提、压腕的方式来控制重心位移外,还应强调手指分开实力的支撑方法,从而增大支 撑面积,提高重心的稳泄性3. 3教学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在短短的几学时内就能完全掌握手倒立的,因此在教学练习 中应遵循持Z以恒、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在讲解完于倒立的练习方法后,我们可以将于倒 立作为素质练习或游戏活动来安排,采取每节体操课部分时间进行手倒立或相关游戏的练习 (主要是在有帮助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或靠墙练习)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不仅能对手 倒立的技术要领加深理解,而且还可以逐渐体会到体操动作的特点。
4教学反思与建议4.1教学反思于倒立作为中学体操课难度较大的体操动作,一肓以来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通过 观摩其他教师的手倒立教学与笔者自己在教学中的切身体会,觉得中学生练习手倒立技术并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掌握的教师在正确讲解示范的前提下应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长期地坚持练习手倒立动作练习和相关的辅助练习4.2建议4.2.1教师在讲解示范中可以结合有关的力学知识,使学生了解手倒立动作的力学特征和性 质,从而增强学生对该动作的理解4・2. 2教师在教学过稈中要充分重视保护和帮助这一环节学生只有在完全掌握保护和帮助 的前提下才能克服恐惧心理投入到练习中来,进而最终掌握手倒立技术4. 2. 3教师在教学过稈中应按照手倒立动作过稈进行讲解,在每个动作环节上应增加相应的 辅助练习(如:蹬墙手倒立、半倒立练习、对墙倒立练习等)在课堂组织教学中,教师应 增加相关手倒立练习的游戏和比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4・2・4中学生练习手倒立技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掌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 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在讲解完手倒立的练习方法示,可以将手倒立作为素质练 习或游戏活动来安排,采取每节体操课部分时间进行手倒立或相关游戏的练习。
参考文献:[1] 纪仲秋.运动生物力学[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2] 张秋宁.加强手倒立教学提高体操教学质量[J]宿州师专学报,1999, 1: 98-99[3] 姜军,刘刚.手倒立教材的教学技巧[J]中国学校体育,2007, (8): 77[4] 王秀梅,体操手倒立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