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6389412 上传时间:2022-01-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8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世界无产阶级为自身的解放进行了艰难的斗争。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巴黎公社成立共产党宣言发表 英国宪章运动第二国际成立A BCD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等,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成立成立于1871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开始于1836年,第二国际成立于1889年。A、B、C三项组合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D项组合符合题意,正确。2. 战国策载:秦得蜀后,益富厚,倾诸侯,造成秦得蜀后“富厚”的主要原因是()A

2、重大改革推动发展B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D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参考答案:考点:23: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侧重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解答: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父子在蜀地修建了都江堰,是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故选B3.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A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参考答案:B4. 宋代手工

3、业制作和商业流通脱离了“用物”的初级阶段,分别向“竞作机巧”“竞通珍异”的方向发展。此变化A深受官营手工业产品影响 B说明民营作坊追求品牌效应C阻碍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手工业者的技术创新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宋朝手工业的发展。材料反映了宋代手工业和商业流通摆脱了仅限于低水平的“用物”的初级阶段,朝着“竞相机巧”“竞通珍奇”的方向发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产品追求巧妙、珍奇,有利于手工业者的技术创新,故选D。材料没有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及民营手工作坊的发展状况,故A、B两项错误;C所述与材料信息相反,故排除。5. 南宋末年,松江“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籽,线弦竹弧置案间

4、,振掉成剂,厥功甚艰”。元初,崖州黄道婆在松江府“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人既受教,竞相作为”,松江逐步成为全国性的手工棉纺织业中心。这说明A棉纺织技术决定商业水平 B元朝商业贸易中心移至南方C手工业进步依托技术革新 D元朝私营纺织业优势超官方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元代随着棉纺织业技术的进步,松江逐渐成为全国性棉纺织业中心,说明棉纺织业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但是不是决定,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说到“松江逐步成为全国性的手工棉纺织业中心”,没有说元朝的商业贸易中心转移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南宋末年,松江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籽,线弦竹弧置案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元初

5、,崖州黄道婆在松江府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人既受教,竞相作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元朝由于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使得“松江逐步成为全国性的手工棉纺织业中心”,即推动了手工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也促进了手工业分工的进一步细致,推动了手工业的进步,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到“官营”和“私营”所占比例的变化,故D项错误。6.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

6、基础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可以判断出这场改革是新文化运动,A项是维新思潮;B项是孙中山的民权主义;C项主要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故本题答案选D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意义【名师点睛】新文化运动及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高考多利用新材料、新情境,突出对新文化运动特点、影响及马克思主义传播影响的考查。复习备考时,一是要特别重视

7、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五四运动前后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特点等方面的理解认识;二是分析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传播、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7. 法国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新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准确解读是 ( ) 质疑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 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欧洲是多极世界中最有活力的一极 认可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 A B C D参考答案:D8. “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惧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余文史通

8、义所为作也。”这说明作者还主张( )A学术研究应当“经世致用”B历史学家“三长”说C要进行一场“史界革命”D治史当“有资于治道”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题目中的观点即清朝中期史学家章学诚希望通过对史书和史文的研究达到通晓史义的目的,体现了“经世致用”的观点,故本题应选A项;B项即唐朝史学家刘知几的观点,主张史学家应具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与题目中的信息“有史识而未有史学”不符,故排除;C项最先由清末梁启超倡导,晚于章学诚生活的时代,故排除;D项即北宋司马光的观点,主张以史为鉴。题目中未涉及,故排除。9. 柳宗元封建论载:“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由此可知

9、秦朝A、拆毁城廓,破坏各国都城 B、打破各国原有管理体制,推行郡县制C、修建万里长城,加固边防 D、打击各国贵族,加强中央集权参考答案:B10.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一款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宽的查地,以便通行。”第二款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这些条款体现的理念是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注重维护公共利益C公共权力至高无上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参考答案:B11. 下侧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A俾斯麦B马克思C圣西门D列宁参考答案

10、:B本题考查考生对史实理解、材料处理的历史思维能力,即了解主要历史人物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发表共产党宣言、建立第一国际”等信息说明了此人是马克思。12. 为了清理改革路上的障碍,让农民尽快分享改革红利,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授权的方式在试点县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过去,耕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用来抵押贷款;如今松绑了,可以用来抵押贷款。这一改革()A是在法治框架内的改革 B是先改革再总结经验再立法C目的是让贫困人口尽快获得改革红利 D是不用法律依据的尝试参考答案:A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具有法律效力,因

11、此是在法治框架内的改革,故A项正确;先改革再总结经验再立法不符合材料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贫困人口问题,故C项错误;“不用法律依据的尝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13. 下列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大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由直选产生的“欧洲议会”成立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加入组织法、德、意等国签订巴黎和约A.B.C.D.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议会的议员原由各成员国议会指派,1979年6月起,改由欧共体成员国直接选举产生。1973年,英国、爱尔兰、丹麦加入欧共体。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加入欧盟。1951年,法、德

12、、意、荷、比、卢签订巴黎和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综上所述,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排除ABC,所以选D。【点睛】本题属于识记型选择题,熟悉欧洲一体化的相关史实,抓住设问要求“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即可知道答案。14.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当时(宋代)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万至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这种现象导致A纸币产生成为必然 B坊市制度被打破成为必然C宋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 D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参考答案:A15. 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下

13、属于贯彻这一方针的文艺成果有茶馆 蔡文姬 沙家浜 青春之歌A. B. C. D. 参考答案:A【考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沙家浜是“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之一,不符合题意,所有带的选项都不正确,即BCD三项均排除。故选A。16.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私田开始出现 农业产量的提高“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小农经济逐步形成A. B. C. D. 参考答案:A考察铁制农具的使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说明由于铁农具的使用,出现了私田,农

14、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积极劳作,生产积极性比井田制下的农民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政府对私田开始征收赋税;说明由于铁农具的使用,人们开始使用牛耕,原来用于祭祀的牛用于耕地。说明官府控制手工业,和铁农具的使用没有关系。故应选A。17. 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这一政策的调整A.改变了服役主体资格B.催生了新型生产关系C.改善了国富民穷状况D.保证了农业生产稳定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保证小农生产稳定,故D正确。服役主体资格仍然是民户,故A排除。新型生产关系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宋代没有产生,故B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