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效果分析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36137056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效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效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效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效果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效果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效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效果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效果分析 李园园摘要目的:分析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26日至2016年3月26日收治的86例喘息性肺炎患儿,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对两组患儿均采取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方案,研究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方案。结果:研究组患儿在憋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恢复时间方面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短,P0.05,两组患儿存在良好的可比性。1.2方法对两组患儿均采取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方案,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每日治疗3次,每次给药时间为10min,给药疗程均为7d。对常规组患儿采取

2、一般护理方案,严密观察病情,给予病情指导。对研究组患儿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如下。1.2.1雾化前 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的实际病情与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在雾化吸入前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探访,对患儿家属进行告知关于该类疾病的具体用药方法、护理方案,使得患儿家属放心,引导患儿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在给药前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手部卫生,戴好一次性的医用手套,将患儿痰液与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及时清除干净,保证其处于呼吸通畅的状态,对雾化器械进行详细检查后对雾化液进行配置,保证产生的雾气后采取面罩吸入治疗;并注意最好在饭前或者喂奶后的1h时间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以免造成多种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呕吐等,使得患儿

3、误吸,导致进一步加剧肺部感染情况;还可选择在睡觉后雾化吸入治疗,便于提高治疗效果。1.2.2雾化时 室内应保证合适的空气温度与湿度,患儿的身体应尽量保持直立位,使得雾化器便于保持竖直状态,还可采取侧卧位接受疾病治疗,适当抬高床头位置,提高了潮气量,增强了疾病治疗的效果。另外,疾病治疗时应密切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可采取看漫画、听音乐等方式转移其自身的注意力,便于治疗依从性的提高,若增快了脉搏,出现呼吸速度加快等情况应将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即刻停止,并对症处理。1.2.3雾化后 雾化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干净其口鼻附近的雾水,定时帮助患儿进行翻身、叩背等护理,利于尽快排除痰液,将其呼吸道处于通畅的状态,提高

4、治疗效果。1.3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儿的憋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恢复时间。1.4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 18.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两组喘息性肺炎患儿的相关资料,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研究组患儿憋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详见下表1。3讨论临床上小儿喘息性肺炎又可称之为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征,且考虑到小儿管壁的纤毛运动较差,呼吸肌发育不够完善、管腔比较狭窄等因素,使得心肺功能不全,因此,在对患儿进行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时采取全程护理干预的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对两组患儿均采取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该

5、类药物可对患儿体内释放过敏性介质进行有效抑制,进而将炎性渗出与水肿现象减轻,将气道反应性降低等,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对患儿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憋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说明采取雾化吸入护理干预可以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治疗后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重大,治疗前对患儿情绪进行密切观察,可采取多种方式转移其自身的注意力,将治疗依从性提高;准备好相关的雾化器械,治疗中积极进行配合,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与工作责任心,利于使得患儿获得心理、生理上的良好保证,从而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综上情况可知,对喘息性肺炎患儿来说,笔者建议给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时,辅助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便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实践推广。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