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工作要点2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36129649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农村工作要点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化农业供给侧构造性改革,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三农”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确保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

2、产品有效供给 1.稳定粮食生产。守牢粮食平安底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落实,稳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成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10945万亩、总产803.8亿斤。实行粮食平安党政同责,发挥粮食平安考核指挥棒作用,全面压实粮食平安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务实高效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大力开展农业托管效劳,因地制宜选择复耕复种的作物品种和技术模式,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防止永久根本农田闲置,确保种足种满。大力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专用水稻生产,推广“按图索麦(稻)”做法,推动生产订单落实。重点抓好全省2682万亩优质专用小麦、44个优质专用小麦整建制乡镇、39

3、5个万亩示范片建立。调整优化农作物区域布局,合理安排粮食作物茬口、适宜播期和播量,科学主动避灾减灾。建立健全督导考核制度,实施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效劳制度,加强技术效劳指导,组织开展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统防统治,确保总体危害损失率在5%以内。 2.促进生猪等畜禽生产平稳开展。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扎实做好生猪稳产保供,确保2021年末生猪存栏到达1408万头。稳定生猪产业开展扶持政策,强化养殖用地、环评审批、抵押贷款等政策协调落实。坚持靠前效劳,帮助规模养殖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在建工程尽早竣工投产。加强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形势研判和产能储藏,以大市、大县和大企业为重

4、点,紧盯能繁母猪存栏和仔猪价格,增强逆周期调节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坚持抓大不放小,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中小养猪场(户)开展。持续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启动外埠入皖动物及动物产品指定运输通道建立。统筹抓好牛羊和家禽业、奶业生产,努力稳家禽、增牛羊、兴奶业,多渠道增加供给。 3.开展水产养殖业。大力开展现代渔业,因地制宜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支持开展池塘标准化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等生态安康养殖模式,突出抓好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提升绿色安康养殖水平。 4.抓好蔬菜稳产保供。稳定蔬菜面积、产量,推进设施蔬菜开展。加强蔬菜生产技术培

5、训、指导与效劳,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建立一批生产供给稳定、区域特色突出的蔬菜生产基地,创立一批绿色蔬菜生产加工供给示范基地。以长三角和中部周边省份为重点,推动蔬菜产业区域合作与协调开展。抓好生产信息监测预警和产销形势分析,推进产销衔接,保障市场有效供给。 二、强化现代农业根底支撑 5.打好种业“翻身仗”。认真落实即将出台的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开展打造种业强省行动方案,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确定工作,扶持一批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场(区、库、圃)。组织开展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以及生猪、家禽等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农作物、畜禽新品种(系)。加强省

6、级公共平台体系和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立。强化对种业企业、生产基地和市场的监视抽查,加大对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查处力度。各地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谋划种业开展详细工作内容、实施路径等,防止“大而全”。 6.加强高标准农田建立。扎实开展农田建立质量提升年活动,全面完成今年500万亩目标任务,亩均建立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2250元。健全运行管护机制,多渠道筹措管护经费,落实受益者管护责任,确保建后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立与稳固脱贫攻坚成果结合、与现代农业开展结合、与耕地占补平衡结合、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结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大田作物智能精准水肥一体化系统建立。探索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

7、ppp模式融资。 7.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到达81%以上,新增农机总动力不少于100万千瓦。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先保障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突出对深耕整地、播种、植保、茶叶生产加工、“两利用”等农机具的补贴,进一步加大智能、绿色、高效、精准的先进适用机具示范推广应用。全面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开展水稻联合收割机质量调查,加快提升农机试验鉴定能力建立。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平安农机”示范县创立,支持建立100个左右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效劳中心。推动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及设施农业延伸。继续实施丘陵山区农田

8、“宜机化”改造,加快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开展。 8.加快仓储冷链设施建立力度。推进仓储冷链设施建立县级全覆盖,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立工程,加大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鲜活农产品仓储保鲜补贴力度,建立一批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强化与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立技术指导和效劳。 9.加快实施农业信息化。抓住“新基建”机遇,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效劳中的应用,实施“数字皖农”建立工程。抓好长丰等10个数字农业试点建立,提升300个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建立水平,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

9、,建立数字农(牧、渔)场。进一步完善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立。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抓好砀山、金寨、颍上3个国家试点县和15个省级试点县建立。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强化益农信息社效劳功能。 三、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开展 10.强化秸秆粪污“两利用”。全省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1%和81%以上。完善畜禽粪肥利用环节补贴,完善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政策。持续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程。继续推广“截污建池、发酵还田,一场一策、制肥还田,区域收纳、集中处理”的“3+n”路径模式。继续引进一批先进技术,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典型模式,加快推进秸秆肥料化

10、、基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五化”利用步伐。继续办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大力推进签约工程落地。 11.狠抓化肥农药“两减量”。全省化肥农药用量实现负增长,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全面推进农药“实名制”和试行化肥“定额制”,加强源头控制。实施绿色防控提标扩面升级行动,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覆盖率达80%以上。深化测土配方施肥,强化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突出抓好有机肥替代,继续引导恢复绿色种植。在乡镇建立调查点,对化肥、农药用量进展定点调查,摸准使用量。 12.实施废弃农膜和农药包装物“两回收”。全省农膜回收率力争到达81%以上。贯彻农用薄膜管理方法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

11、理方法,进一步压实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责任。加快构建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及平安处置体系。 13.强化农产品质量平安。以补短板、强监管为主攻方向,健全制度机制,狠抓制度落实。以压实生产者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政府属地责任为切入点,牢牢守住农产品质量平安底线,提升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能力和水平。全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全年确保不发生大的农产品质量平安事件; 在国家和省追溯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达2万家。 14.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增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身份标识化、全程数字化。按照“一标一

12、品一产业”开展路径,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规模农产品追溯为重点,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制度。承办好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全年增创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农产品)基地12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示范园区1个,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示范园区1个,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系列认定农产品1000个以上。 四、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 15.完善退捕渔民安置保障。稳固和完善退捕渔民养老、医保、低保、住房、就业等各项政策,继续开展结对帮联。加

13、强低收入人口监测,开发设置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困难渔民,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壮大“捕转养”示范基地,支持退捕渔民开展涉渔产业,拓展产业就业空间。 16.健全禁渔执法监管体系。落实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的责任制,确保“六无四清”目标不反弹。建立常态化督查暗访机制,全面开展“水上打、陆上管、市场查”行动,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对禁捕水域实行全覆盖、无死角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电毒炸”“三无船”“绝户网”,严惩采购、加工、销售、利用非法渔获物行为,斩断非法地下产业链。按照“六有”标准(有独立或相对独立机构、有专门执法人员、有专项执法经费、有专业执法装备、有协助巡护队伍、有公开举报

14、 ),加强渔政执法机构力量,加快推进“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渔政智能化系统建立,6月底前实现禁捕水域监控全覆盖。 17.稳固长江水生生物管护。全面开展禁捕水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区建立,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动长江水生生物种群规模恢复,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级。实施以长江江豚为代表的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抢救性保护行动,加大铜陵江豚保护区和安庆西江江豚迁地保护力度。科学开展增殖放流,加大胭脂鱼、大鲵等珍稀、地方特有水生生物苗种放流比例。 五、大力开展乡村产业 18.加速“三产”融合。深入实施“158”行动方案,推进“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立,建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给示范基

15、地100个。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开展态势。加快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示范线路创立。大力开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 19.推动“三加”递进。改变传统观念,递次推进农业初加工、深加工和农业废弃物加工,把农产品“吃干榨尽”。支持经营主体建立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提高种养殖效益。深化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抓好20强县、20强园建立,梯次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提质增效。强化产学研合作,为农业企业开展提供科技赋能,推动资源利用、变废为宝。深化农业对外开放,推进农业对外合作“两区”建立,促进特色优势农

16、产品出口。 20.强化“三品”联动。强化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抓住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给基地建立契机,采取品种选择、配套技术和质量控制等措施,积极培育粮棉油、肉蛋奶等“大而优”的大宗农产品品牌,创立地域特色鲜明“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一批“绿色皖农”品牌,遴选10个企业品牌,在央视集中宣传。 21.持续稳定开展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健全完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实施脱贫地区“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推进脱贫地区产业帮扶工程实施,夯实产业开展根底条件,强化特色产业长期培育。落实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开展政策措施,稳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重点用于特色产业开展,着力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六、启动实施乡村建立行动 22.广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引导推动户用厕所根本入院、入室,全省2021年完成改厕40万户以上。统筹推进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