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技术创新教师发展的新指南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5.66KB
约19页
文档ID:235979112
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技术创新教师发展的新指南_第1页
1/19

    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技术创新教师发展的新指南    郑旭东 马云飞 岳婷燕[摘   要] 数字科技的爆发式发展对公民应有的能力素养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欧盟为了从教育实践层面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于2017年专门面向成员国教师发布了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期望通过此框架指导和提升教师的数字胜任力,以赋能学习者数字胜任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富有竞争力的数字公民此框架由专业化参与域、数字化资源域、教学和学习域、评价域、赋能学习者域、促进学习者的数字胜任力域构成,共涵盖22项具体能力值得提及的是,此框架还从胜任力发展的视角研制了教师数字胜任力进阶发展模型,以指导教师对其胜任力水平开展自主评价和个性化发展该框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2.0阶段推进教师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应尽快开展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制定教师数字胜任力发展标准,以及从以人为本的发展视角持续推进教师发展实践[关键词] 数字胜任力; 教师数字胜任力; 数字素养; 教育信息化2.0[] G434            [文献标志码] A[作者简介] 郑旭东(1988—),男,山西太原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数据治理、学习科学与技术、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

E-mail:zhengxudong1102@一、引   言21世纪以来,爆发式发展的数字技术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数字社会,Nicholas 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中描绘的人类赖以生存的数字社会空间正加速实现[1]同时,数字技术和数字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在重新定义21世纪的人才标准在21世纪初,欧盟就面向全体成员国提出发展公民数字胜任力(Digital Competence),并将其定义为21世纪公民“在工作、就业、学习、休闲以及社会参与中,自信、批判和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2]值得关注的是,继2013年欧盟正式提出公民数字胜任力框架1.0[2](A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and Understanding Digital Competence in Europe,简称DigComp1.0),并历经两次修订,发布了此框架的2.0[3](DigComp 2.0: The Digital Competence Framework for Citizens,简称DigComp2.0)和2.1版本后[4],欧盟于2017年面向成员国所有教师发布了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European Framework for the Digital Competence of Educators,简称DigCompEdu)[5]。

DigCompEdu的发布对于欧盟全体教师而言意义重大,其不仅描述、评估、培训和发展教师在数字教育环境中的数字胜任力,更旨在通过提升欧盟所有教师的数字胜任力,全面赋能欧盟学习者数字胜任力的发展,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数字公民(Digital Citizen)二、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提出的过程DigCompEdu的提出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阶段Yoram Eshet-Alkalai于1994年提出的數字素养术语[6],拉开了有关数字素养研究的序幕,随后出现了对数字素养的不同理解,为演变、发展和提出数字胜任力提供了萌发土壤2)数字胜任力术语提出阶段从2000年起,欧盟为了落实“里斯本战略”(Lisbon Strategy),开始推动欧盟核心素养的研制工作,并最终在2006年12月发布了欧盟核心素养框架,数字胜任力也成为欧盟八大核心素养之一[7]3)公民数字胜任力阶段从2011年1月开始,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European Commission's Joint Research Centre)开始实施“数字胜任力项目”[8],随后于2013年、2016年和2017年面向欧盟全体公民相继发布了数字胜任力框架1.0、2.0和2.1版本,引发了国际社会发展数字教育和培养21世纪人才的思考与行动。

4)教师数字胜任力阶段2017年,欧盟面向所有成员国教师首次发布了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西班牙和挪威也相继发布了相关的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9-10]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数字素养是实现数字胜任力的技能(Skills),……而数字素养的基础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础性技术化使用”[11]另外,通过对Literacy和Competence的英文溯源可知,前者是指基础性或常识性的能力,而后者则指综合性、竞争性,以及从事具体工作的先备及必备能力[8]因此,无论从数字素养和数字胜任力的上下位发展关系,还是二者提出的时间前后来看,数字素养与数字胜任力是不同的能力概念,同时前者也是后者提出和发展的基础从数字胜任力的发展历程和DigCompEdu的研制目的来看,欧盟在21世纪初就开始思考、定义和发展数字时代的人才,即具有竞争力(Competence)而非仅仅具备基本素养(Literacy)的数字公民,这也是欧盟三次发布公民数字胜任力框架的重要原因[12-13]但随着数字技术的爆炸式发展及数字公民培养中面临的问题,欧盟以及成员国也逐步意识到,将学习者培养为具备数字时代生存能力和竞争力的数字公民,势必还需回归到如何实践与落实的层面。

而教师兼具数字公民和培养数字公民的双重身份,发展欧盟所有教师的数字胜任力,成为欧盟所有学习者适应和胜任未来社会发展,以及成为有竞争力的数字公民的关键为此,欧盟在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发布DigCompEdu是为了回应多数成员国对教师应有数字胜任力的持续增长需求,以便他们实现数字胜任力的差异化和精准化提升,不断发挥数字技术在促进和创新教育中的潜力[5]三、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及特点(一)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的胜任力域DigCompEdu包括6个胜任力域(Area),共由22项能力构成,如图1所示第一,专业化参与域(Professional Engagement)是面向广泛的专业环境,即教师为了自身专业发展或组织利益,通过使用数字技术与同事、学生、家长和其他教育利益相关者开展专业化互动专业化参与域包括有组织的沟通、专业化协作、反思实践和数字持续性专业发展(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简称CPD)4个方面的能力第二,数字化资源域(Digital Resources)指向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有效、负责的方式使用、创造和共享数字资源的能力,包括选择、创造和修改,以及管理、保护和共享3个方面的能力。

第三,教学和学习域(Teaching and Learning)指向教师在管理和协调教与学活动中如何有效使用技术的能力,包括教学、引导、协作学习和自我调节学习4个方面的能力第四,评价域(Assessment)指向教师使用数字策略(Digital Strategies)加强评价的能力,包括评价策略、分析证据,以及反馈和计划3个方面的能力第五,赋能学习者域(Empowering Learners)指向教师如何在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策略方面,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与潜力,包括无障碍和包容、差异和个性,以及主动地学习参与者3个方面的能力第六,促进学习者的数字胜任力域(Facilitating Learners' Digital Competence)则关注促进学生数字胜任力发展所需的具体教学胜任力,包括信息和媒体素养、数字交流和协作、内容创造、负责地使用和数字问题解决5个方面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从属于不同“域”的胜任力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来自不同胜任力域的“1.1有组织的沟通”“3.2引导”“4.3反馈和计划”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如图1所示也正是由此,教师数字胜任力的构成不仅在胜任力域的层面具有系统性,而且在胜任力域所辖的具体能力方面也存在很强的关联性。

由此可见,DigCompEdu从整体上展现了教师数字胜任力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能力,但都最终指向和服务于学习者数字胜任力的发展二)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进阶发展模型为描述教师数字能力的不同发展阶段与能力水平,帮助教师了解个人优势与不足,DigCompEdu提出了教师数字胜任力进阶发展模型,如图2所示在此模型中,依據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水平,依次可大致划分为A、B、C 3类,共细分为6种角色(能力)水平,即A1为新手(Newcomer)、A2为探索者(Explorer)、B1为综合者(Integrator)、B2为专家(Expert)、C1为领导者(Leader)、C2为开拓者(Pioneer)需要指出的是,在此进阶发展模型中,从A1到C2的发展逻辑是基于布鲁姆分类法(即从“记忆”和“理解”,到“应用”和“分析”,最后到“评价”和“创造”)所设计,故此进阶发展模型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在教师数字胜任力进阶发展模型中,新手(A1)和探索者(A2)指胜任力为初级水平的教师,能获取新信息以及开展基本的数字化实践;综合者(B1)和专家(B2)指胜任力为中级水平的教师,能应用、拓展和反思他们的数字化实践;领导者(C1)和开拓者(C2)指胜任力为高级水平的教师,能传授他们的知识、批评现有实践,以及开发新的实践应用。

另外,为了帮助教师精准定位自身的数字胜任力水平,此模型使用“意识”“探索”“整合”“专长”“领导”“创新”来代表从新手教师到开拓者教师在数字胜任力各水平上所具有的典型能力,如图2所示,其中,箭头指向则代表了教师数字胜任力及其水平由低到高的发展方向此外,DigCompEdu从胜任力域的视角详细展现了教师数字胜任力熟练度的发展过程,如图3所示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数字胜任力所包含的所有具体能力,其熟练度的发展具有累积性特点一方面,从对具体能力的描述来看,除了新手(A1)外,每个较高级别的能力描述均包含了较低级别的描述例如:对专家(B2)的能力描述包含了从探索者(A2)到专家(B2)的所有能力描述,但并不包括对领导者(C1)和开拓者(C2)的能力描述新手(A1)则缺乏探索者(A2)以及其他角色在知识、技能或态度等方面的能力,故可认为探索者(A2)克服了新手(A1)展现出来的担忧或疑虑另一方面,每项具体能力都有其特定的发展过程,这与该能力的固有特点及能力熟练度的发展方式密切相关值得关注的是,在不同的胜任力域中,代表能力水平的关键词在相同水平的能力描述中是重复的例如:在探索者(A2)能力水平上,前5个胜任力域中均出现能力关键词“探索”(Explorer);能力关键词“创新”(Innovating/ion)在开拓者(C2)能力水平上出现于对胜任力域1、3、4和5的描述中。

以专业化参与域中的“1.1有组织的沟通”为例,分析胜任力域中的6种能力水平及其发展过程有组织的沟通能力指利用数字技术加强与学习者、家长和第三方的组织沟通,并能够协助他们共同制定和改进组织的沟通策略,其可能涉及的教师活动有以下8类:(1)使用数字技术为学习者(家长)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信息;(2)使用数字技术向学习者和家长传达规则、预约、活动等信息;(3)使用数字技术向学习者或家长提供差异化信息,如某事的进展情况和他们关注的具体问题;(4)使用数字技术与同一或其他组织的同事进行沟通;(5)利用数字技术与教育项目相关的第三方进行沟通,如拟邀请的专家、将参观的地点等;(6)通过使用组织网站等数字技术平台,以及合同中约定的通信服务商开展通信沟通工作;(7)为组织的网站或虚拟学习环境提供内容;(8)共同制定和改进组织的沟通策略基于以上8类教师应开展的组织化沟通活动,表1展现了“1.1有组织的沟通”中6种教师数字胜任力的能力水平及其说明值得关注的是,表中的“很少使用”“基本使用”“有效和负责”等加粗字体,强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