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与数学简介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35550162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折纸与数学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折纸与数学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折纸与数学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纸与数学简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折纸与数学简介篇一:数学与折纸数学与折纸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过折纸的经历,只是折叠后便收了起来只有少数人折纸,是为了研究其间所揭示的数学思想折纸是一项教育与娱乐两者兼备的活动连L卡洛尔也是一位折纸的热心者虽然折叠纸张超越了许多文化,但日本人却把它作为一种交谊的途径,并通过普及和发展,使之成为一门称之为“折纸”的艺术纸张折出的一些数学形体当折叠纸张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出现许多几何的概念诸如:正方形、矩形、直角三角形、全等、对角线、中点、内接、面积、梯形、垂直平分线、毕达哥拉斯定理及其他一些几何和代数概念下面是一些折纸的例子,它说明了上述概念的运用)从一个矩形式样的纸张,作成一个正方形(下图左)由一

2、张正方形的纸张,变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上图右)找出正方形一条边的中点(下图右)在正方形的纸中内接一个正方形(下图左和中)研究纸的折痕,注意内接正方形的面积是大正方形面积的)拿一个正方形纸张折叠,使折痕过正方形中心,便会构成两个全等的梯形(下图左)把一个正方形折成两半,那么折痕将成为正方形边的垂直平分线(下图右)证明毕达哥拉斯定理如右图折叠正方形纸:c=正方形ABCD的面积a=正方形FBIM的面积b=正方形AFNO的面积由全等形状相配得:正方形FBIM的面积=ABK的面积又AFNO的面积=BCDAK的面积(此即正方形ABCD除ABK外剩余部分的面积)这样,ab=c222222)证明三角形内角

3、和等于180取任意形状的三角形,并沿图示的点划线(横的为中位线)折叠abc180它们形成一条直线)通过折切线构造抛物线程序:在离纸张一边一两英寸的地方,设置抛物线的焦点如图所示的方法,将纸折2030次所形成的一系列折痕,便是抛物线的切线,它们整体地勾画出曲线的轮廓篇二:探究折纸中的数学探究折纸中的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理解垂直和平行的定义和相关性质;体会折纸中的数学思想,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折纸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3)体会和理解等量(等角、等边、全等)产生的具体操作办法和依据。教学重点:通过折纸巩

4、固中点的定义、角平分线定义以及垂直和平行的定义和相关性质;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并通过折等腰和等边三角形体会和理解等量(等角、等边、全等)产生的具体操作办法和依据。教学难点:正确地分析折纸所蕴含着的数学信息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操作探索法。教具: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引课用多媒体打出折纸作品的图片供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展示他们自己提前作的折纸作品。并让学生谈一下自己在折纸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教师说明折纸跟数学有很大的联系。二、正课:(分版块)(学生折纸折出后由学生上台演示充当一个小老师或展示自己的折纸作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

5、成就感。)(一)、复习与折纸有关系的旧知识:中点的定义.1、怎样用折纸的办法得到一条线断的中点。(二)、复习与折纸有关系的旧知识:角平分线定义。1、怎样用折纸的办法得到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三)、复习与垂直有关系的旧知识:垂直定义与垂直性质。(1)取一张纸任意对折,将第一次对折的折痕再对折,展开纸张,你能找出其中的直角吗?(2)除了(1)中的方法,你还有其他方法折出直角吗?与同伴进行交流。折直角的方法很多,比如将纸片的一边同时向内翻折并对齐,也可以得到直角,这里应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找出或讨论出折叠的方法,对折纸的数学意义有充分的了解。可以按下列方法折纸,然后回答问题:问题:AE与EF位置有什么关系

6、?(先大胆猜想,再验证.)(提示画出折痕EH)解:1=2,3=4(已知)BEH=22,CEH=23BEH+CEH=180(平角的定义)22+23=180002+3=900AEF=90AEEF(垂直的定义)0(2)如何过一点折出与已知直线相垂直的直线(分别过直线上和直线外一点作垂线)?(四)、复习与折纸有关系的旧知识:平行定义与平行公理和推论。想一想(1)通过折纸你能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吗?(2)你能折出与已折两条平行线都平行的直线吗?通过折叠直角,学生对折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再折平行线学生能够联想到平行线的有关知识,可以想到只要折出相等的同位角和内错角,就可以得到平行线;要折出与已折两条平行

7、线都平行的直线只需将两条平行线再对折或利用刚才的方法。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回想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而找出方法,并能意识到折纸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依据。(五)复习: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边三角形?做一做:1)怎样用一张纸片折出等腰三角形?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2)怎样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出等边三角形?折完后打开纸片,你能找出其中的特殊图形和轴对称图形吗?折等腰三角形的方法(一):如下图是以正方形一边的中垂线为中心线向内翻折,依据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篇三:折纸与数学折纸与数学内容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8、、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在七年级的新课改的教科书逐步增加了观察、探究、思考等内容,并把折纸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纳入到数学教学、学生探究中。回顾折纸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折纸的运用很广泛,它其中包括很多的数学原理,折纸让数学变得直观形象,而数学又为折纸提供了理论依据,数学与折纸密不可分。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方法能够推动科学?科学是依赖于方法的进步程度为推动而前进的,这句话并不假。方法每前进一步,犹如我们每上升一阶一样,它会为我们展开更广阔的视野,因而看到前所未见的对象。正因为如此,所以拟定方法是我们首要的任务”

9、。科学研究如此,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新的教科书逐步增加了观察、探究、思考等内容,并把折纸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纳入到数学教学、学生探究中。而折纸这种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让学生亲身经历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作为一种方法提了出来。以七年级教科书第一章内容为例,你会发现很多内容都用

10、到了折纸法,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两条线段的比较大小,找已知线段的中点、做已知角的平分线、过一点(点的位置又分为在直线上或在直线外两种)做已知直线的垂线等都可以通过折纸的方法直观表现出来。有些数学家甚至建议,折纸可作为一种新颖有趣的集合教学法。对于喜欢动手的学生来说,学习会事半功倍。通常的折纸从正方形折起,一个正方形变形为一个盒子;一个正方形变形为一只鸟;一个正方形变形为一座宝塔;一个正方形变形为一个花篮?。在创作折纸图形时,折纸能手是由一张正方形的纸开始的,然后运用他们的想象、技巧和决心,变形为任意的形状。一个正方形之所以可以选为折纸的初始单元,现在分析起来是因为与矩形和其它四边形相比,它有

11、四条对称轴;而虽然圆和有些正多边形有更多的对称轴,但它们又缺少正方形所拥有的直角,这就使制作上造成了较大的困难。折纸的对象被创造出来后,留在正方形纸张上的折痕,揭示出大量几何的对象和性质。在正方形纸张上的折痕表现出以下的数学概念:相似、轴对称、中心对称、全等、相似比、比例、以及类似于几何分形结构的迭代(在图案内不断地重复图案)。心灵手巧,数学寓于折纸之中,不管折纸人的身份如何,对数学的了解总然会在折纸中增加人们的能力和创造力。1、折纸的巧妙运用,让学生另辟蹊径,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作为一名教师,我对折纸的认识颇有感触。记得教学中我曾遇到过此题的教学:点M.N为矩形ABCD一组对边的中点,将

12、矩形的一角向内折叠,使点B落在直线MN上,得到落点B和折痕AE,并延长EB交AD于点F,猜想,AEF是什么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看到此题后,大部分学生显得很茫然,眼睛紧盯着老师,只有前排的一个学生悄无声息拿出一张纸慢慢随着题意叠起来,逐渐地同学也开始跟着模仿。通过学生亲手折叠,我们很容易发现,点B和点B关于直线AE轴对称,若连接AB,则AB垂直平分EF,AEF为等腰三角形,再加上BAEEAB,所以AEF为等边三角形。这节课的学习对我今后的教学触动很大。试想:折纸的这些特点和规律如果用在今天的数学教学中,肯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它直观地反映了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的规律,学生可以不借助任何

13、现代技术,仅仅通过通过观察、分析自己手中的一张纸反复折叠、旋转就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事物的规律,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也曾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折纸正是满足了这种要求,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很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2、折纸在数学中的运用,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直观生动。

14、仅以初中数学为例,初中数学的图形教学主要以平面图形为主,辅以部分立体图形,而平面图形当中,又是以三角形,四边形,圆为主线逐步展开的。其中一些定理的证明就可用到折纸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证明,虽然方法不同,但如何把不同位置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本定理证明的重点,其中选择最多的方法是平移法;首先做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使得三个内角恰好构成了一个平角来证明。但如果利用折叠法的话,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沿某条线对折起来,很直观地构成一个平角,也能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而且这种方法既简单又通俗,学生还特别容易理解。而对于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15、图形来说,折纸的优势更是显而易见的(折叠前后两个图形会全等),另外还有一些辅助线的添加(例如,某些角平分线或中垂线中的一些辅助线的添加等),都为折纸法的应用创造了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应用好折纸这种方法,许多内容的传授是简单易行的。而且这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把数学教学从热衷于无数的常规练习转到发展学生基础宽广的数学能力。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个结论,更重要的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究。要想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去亲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领会比教材本身更多的数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再如2003年天津市一道中考试题:在ABC中,已知AB等于2a,角A等于30度,CD是AB边的中线,若将ABC沿CD对折起来,折叠后两个小ACD与BCD重叠部分的面积恰好等于折叠前ABC的面积的四分之一,有如下结论:(1)AC边的长可以是a;(2)折叠前的ABC的面积可以等于2(3)折叠后,以A、B为端点的线段AB与中线CD平行且相等。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此题常见有两种解法,答案为D。难度系数为0.18,属于难题。本题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