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管理信息化探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34832864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管理信息化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管理信息化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管理信息化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管理信息化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管理信息化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管理信息化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管理信息化探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管理信息化探究 摘要:从宏观上分析,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比较复杂,涉及各个环节,具有长期性和可量化的特点。但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基础资料和技术体系不完善,土地规划编制工作还有待改进。从生态文明发展视角出发,各城市必须强化土地治理,遵循科学管理的原则,加强信息化管理,借助GIS平台,全面统筹规划土地,实现高效率的管理目标。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信息管理;大数据;GIS土地资源管理是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进行科学规划组织、 协调和监督等活动的总称。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该系统的核心。因此,土地利用规划和信息管理在大数据环境下,需要转

2、变发展模式,引入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综合整合资源,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做出合理的规划决策。在进行土地规划和信息管理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由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协调好城市发展与土地的关系,减轻利用压力,促进城市与土地规划的协调发展。该文将从GIS相关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总结科学有效的规划措施,提高利用率。1基于大数据下GIS技术对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主控对土地资源各地类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利用,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标准对现行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评估后,以此编制方案,便于对此后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合理布局和宏观调控。通过资料调查统计发现,目前各城市土地规划利用中存在

3、着不同的失衡问题,直接或间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用地规划是一个综合性项目,同时也是多目标多规划的非结构性问题。单靠某一部门或决策部门的工作经验,很难做出科学高效的决策。依托GIS、网络和数据库为核心,采用C/S体系-(Client/Server)结构与B/S体系-游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模式,可以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动态采集、处理、分析、管理。因此,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的同时,大数据背景下合理运用GIS技术等手段,为土地规划决策提供可行依据。其次,各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中涌现出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传统的规划决策方式和信息管理结构侧重于非地

4、理空间的图形管理;如AutoCAD使图形和属性相分离,使工作数据量增大,成本增高;土地利用规划本身多元化、动态变化的特点对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规划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管理决策标准,要求规划管理者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这个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人工管理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而结合人工智能、3S技术、计算机等,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性规划与管理,这也是城市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外,政府资源部门、科研部门、技术企业可以联合搭建平台,共同规划决策,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以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市场经济价值。2运用GIS为主导相关技术,实现标准化、动态化、网络化管理和共享服务城市土

5、地利用规划决策与管理是关系城市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利用计算机、3S和AI技术,在大数据环境下,对土地资源综合信息数据进行综合采集、分类、分析,建立土地资源中心数据库,不仅提高信息安全,缩短运行周期。网络GIS(WebGIS )、OPenGIS还能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和应用的共享,不同数据与处理功能的互操作。在此基础上,要考虑生态环境特征,制定完善的土地资源规划表,实现价值最大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监测与规划涉及多个层面,相关部门还必须按照工作制度对国土资源信息进行组织梳理,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管理,分解工作难点。C/S与B/S技术相结合,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动态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为

6、提高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决策水平,有关部门选择Mapinfo系统,并通过Mapobjects、VC等编程语言及相应组件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查询、存储、计算、分析与统计。ArcMap是ArcGIS的核心,需要对图形及属性数据编辑的,利用ESRI 的ArcMap强大的图形操作功能,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的图形操作。建立一个规范的大数据库(通过空间数据引擎SDE在大型数据库SQLServer 中存储与管理规划数据),体现规划管理与决策的广度。依托云平台整合调研人员工作报告和调研计划表,形成评价系统,提供在线检索服务,实现数据共享,减少人力物力。鉴于土地利用规划涉及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

7、因素,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派专业人员到现场巡视记录十分必要。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运用GIS技术进行推理分析,将近年来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布局导入到规划中,为管理者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提高工作质量。针对因特网+和大规模数据,建立动态监测系统,以土地部门为中心,将国土资源信息有序传递,提高规划的准确性,达到最佳管理效果。3建立完善的运营模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土地资源结构和基础设施,提高经营效益,是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信息管理建设的根本途径。依据现阶段国有土地规划管理的需要,政府部门需要联合多个部门,建立专门的决策和管理架构,以云平台为中心,对土地规划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全面提升

8、管理质量。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信息畅通的综合体,合理规划决策和管理方法,实行多元评价,全方位监控是规划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比如,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可以GISMapinfo作为基础平台,由技术人员整合数据库资源,形成三维模型,并利用RS、Arcmap等制图工具,开发综合土地规划、决策管理支持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调取相关图件和属性数据,进行实时查询、计算模型,合理分配土地资源面积。二是增加了预测和模拟功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在初步草稿完成之后,系统将自动模拟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正确率反馈。4强化预测与仿真功能,发挥决策者的互动反馈作用当用户提交草稿后,系统首先利用相关模型、专家技

9、术和数据为用户进行仿真。通过整个系统的构建,可以实现及时的反馈,并通过数据库间数据、信息的传递和调用,连接各个子系统。通过建立反馈机制,不同决策者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交换和意见反馈等多种沟通,从而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同的决策者及其管理人员拥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权限。当前,国土规划工作正处于创新转型时期。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土地利用规划应紧跟最新技术潮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动态性、覆盖率和关联度等优势,强化规划基础数据建设,构建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支持分析系统,规范和完善各类规划编制方法,建立以规划实施效果为导向的动态监测机制,更好地为大数据时代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和

10、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服务。5结语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城市转型提供更多更好的土地资源,为实现共享共建经济奠定基础为主要目标。在当前形势下,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要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准确性,就必须不断优化信息结构和大数据库结构,依托ArcGIS平台进行详细的统计和整理,根据数据指标进行分析,以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曹颖.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J.农家参谋,2020(6):1.2曹长军.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J.城镇建设,2020(5):139.3朱艾巍.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J.城镇建设,2020(2):147.4曹玉香.GIS技术支持的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动态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长安大学,2005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