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提炼·领悟·运用:说明文三步式教学策略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13KB
约4页
文档ID:234603564
提炼·领悟·运用:说明文三步式教学策略_第1页
1/4

    提炼·领悟·运用说明文“三步式”教学策略    徐敏【摘   要】说明文教学不只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以及作者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从而学以致用教师要把握这个原则,运用“提炼·领悟·运用”三步式教学策略,把说明文的学习真正还给“语文”,体现其语用价值关键词】说明文;文体要素;练写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说明文跟童话、寓言等故事相比,缺乏生动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因此,如果操作不当,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兴趣不浓厚此外,说明文教学如果不把准方向,很容易上成科学课,体现不出真正的“语文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就提示教师,说明文教学的宗旨不只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以及作者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从而学以致用只有把握了这个原则,教师才能把说明文的学习真正还给“语文”,才能体现它的语用价值现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谈谈说明文具体的教学策略一、在阅读中提炼文体要素一般说明文引导学生学什么?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说明对象,把握说明内容,厘清说明顺序,学习说明方法,并体会词句在文中所起到的作用与表达效果。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学生可以从文中提取说明要点,把握文本框架,探寻说明方法一)初阅读,提取说明内容拿到一篇说明文,首先要读懂内容,即写了什么先学会初读,后提取信息,找准说明对象,然后思考写了什么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往往比较明显,有些一目了然,有些从文本中提取关键词就可以概括例如第五单元的课文和习作例文,题目分别是《太阳》《松鼠》《鲸》《风向袋的制作》学生从题目中就可以发现每一篇文章所写的对象分别是太阳、松鼠、鲸和风向袋再比如《松鼠》第一自然段开头这样写道:“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从这些关键语句中,学生也能知道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二)细阅读,把握文本结构明确了说明对象后,接下来就要细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把说明对象的特点写出来,又是用什么说明方法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细细阅读,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框架,整体把握说明文的结构比如《太阳》一课,可整理成下图经过这样一梳理,学生就清晰地知道了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当然,对于不同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梳理方式,比如提纲式、树状图等三)精阅读,探寻说明方法学习说明文,除了提取说明对象、归纳说明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关注说明方法和表达顺序,以及用词用句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句,体会所用的说明方法的作用有的句子只运用了一种说明方法比如《鲸》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句中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写出水柱的样子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细品打比方在这一处的重要性有的句子含有多种说明方法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明确主次,明白哪一种说明方法在这句话中占主要地位,然后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与精妙之处二、在品析中领悟表达方式说明文语言精准,用词准确严谨,在句子与句子的衔接上、段落与段落的处理上都很有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寻恰当的方法去领悟说明文用词、用句、用段上的妙处一)词句揣摩,辨语言之精准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语言表达若“失之毫厘”,其结果就会“谬以千里”所以,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逻辑性强,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这首先体现在文章列举的数字之中,其次体现在一些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的副词或形容词上比如《鲸》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细细揣摩“主要”一词,就可以体会到须鲸并不是只吃小鱼小虾,还吃其他食物但是一旦去掉“主要”一词,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须鲸只吃小鱼和小虾”。

其实像这一类典型的词有很多如“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屡次”“常常”等细细推敲,就会发现用和不用这些词,所表示的程度是截然不同的,可见说明文在用词上的精准性说明文语言严谨还体现在句子与句子的衔接逻辑上表达顺序也是不可随意更改的例如《鲸》一课中讲到鲸的演化过程:先是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接着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然后前肢和尾巴变成鳍,最后后肢退化变成鱼的样子生活在海里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描述演化过程的句子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学生发现鲸是随着时间推移,经过极为漫长的过程而不断进化的,因此句子的顺序不可以随便颠倒二)段式推敲,品布局之精妙说明文的表达方式独具特色,其段落特点也较为明显教师要充分发挥文本的优势,抓住段落特有的表达形式例如《鲸》一课,在详略安排上极为分明文章具体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对于鲸的种类只用了一句话带过其中,针对生活习性,又分别从进食、呼吸、睡觉、生长等多个方面予以细化,着重介绍,让读者对鲸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样的详略处理突出了本文的学习重点三)群文类比,悟描述之精当不同的说明文有不同的风格把各种类型的说明文放在一起阅读,会有别样的阅读体验以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

在内容安排上,有的介绍了动物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有的讲了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与人们之间的关系;有的介绍了物品的制作步骤在表达方式上,《鲸》《风向袋的制作》和《太阳》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松鼠》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松鼠写活了在语言风格上,《鲸》《太阳》属于科普性说明文,语言精练平实,而《松鼠》则属于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在比较阅读中,学生渐渐明白,说明文要根据说明的对象和内容,选择适合的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三、在练写中运用说明方法学习说明文,除了会读,还要会写读”为“写”服务,“写”为“用”铺垫学生在明白了课文的表达方法、篇章布局以外,还要通过写,对知识和技能加以巩固,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一)情境入题,找准训练点说明文教学相对于其他阅读教学,显得比较枯燥为此,教师需要为课堂注入具体可感的语境,设计挑战题,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练习通过判断正误,学生读懂了文本,获取了成功感,激发了阅读兴趣,可谓一举多得二)句段摹写,凸显实用性说明文中,有的句段很有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仿写,要求用上恰当的语言,将事物写具体、写生动。

除了句式练习,也可以开展片段仿写如学习完《风向袋的制作》一课,引导学生有步骤地介绍另一种东西的制作过程还可以尝试把散文《白鹭》改写成说明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习作结构,学习谋篇布局三)变式表达,呈现精彩处說明文看似没有很强的可读性如果学生换种方式去读,就会发现说明文其实一点也不枯燥学生可以扮演讲解员来介绍事物比如学完了《鲸》,可以当一回海洋博物馆解说员,介绍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各位游客,我是海洋博物馆讲解员某某,今天我要为大家来介绍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动物——鲸你们知道最大的鲸有多大吗?……”在这样的介绍中,学生回顾了文本,积累了语言,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让阅读变得十分有趣总之,教师要紧扣说明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炼学法、习得语言、迁移运用,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从几个方面进行有序介绍,真正体现“语用”价值浙江省海宁市文苑小学   314400)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