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具体要求探讨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19KB
约4页
文档ID:234525588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具体要求探讨_第1页
1/4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具体要求探讨    余礼平【摘 要】名著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导读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高中生的名著阅读效果;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对于学生名著阅读的指导作用,从理论上加强对名著导读教学的研究,在实践中遵循一些导读教学的具体要求,创新名著导读教学,是提高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实效的必然关键词】高中语文;名著导读;要求多年来,中主,高中生语文名著导读文献,教师基本我是通过题海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就会高考,不用完成对名著的整本书阅读这与人教版教材中特意设置“名著导读”这一板块的目的明显不相符,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强化高中生名著阅读势在必行而要强调高中生的名著阅读,离不开老师对学生阅读行为的指导当然,优化名著导读教学有许多具体策略,本文拟就提高名著导读教学实效性的基本要求作一点探讨一、精心为学生提供名著阅读规划对于高中生来说,老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学情与教学需要,为学生设计好阅读规划,免得他们无从下手一)阅读规划设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首先,阅读规划要切合教材自身的实际情况高中语文教材每一册都是相对独立的小体系,各排了两部名著教师具体设计规划时,既要考虑到整部教材的主旨,又要具体分析教材、单元、文章和名著导读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既立足于教材整体要求,更立足于具体的名著,设定学生阅读规划,引导学生按照预定的设想去完成其阅读任务。

其次,阅读规划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学段、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基础的学生,其名著阅读欣赏能力自然不同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老师就要认清学生的知识水平,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至少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中等能力程度,以来制定阅读规划各种要求比如我在导读《红楼梦》时,就特意在课前通过问卷星在家长群里发问卷链接,让班上同学围绕着通过什么途径(小说、电视、其它相关介绍)了解这部名著的、这部名著的大致故事梗概是否了解,金石姻缘和木石姻缘分别是指什么意思等问题回答通过统计发现,大部分同学只是对这部小说有简单地了解,绝大多数同学都没有来得及读这部著作,也没有完整地看过电视,对原著知之甚少从此学情出发,笔者再具体做有针对性的设计二)阅读规划设计要服务于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核心素养的培育应该是贯穿于所有语文教学活动的主线在名著导读教学中同样不例外因此,在具体的阅读设计中,老师要根据名著的特点,再结合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围绕着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布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挖掘其语言价值、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比如学生整本书阅读完《三国演义》后,可以让他们试着对曹操究竟是英雄还是枭雄、刘备究竟是忠还是奸作一番评价,以体现名著阅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功能和思维发展与提升功能,等等。

二、采用多样化的策略,引导和组织学生科学阅读(一)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完成阅读阅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对文本的不同阅读阶段,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非常有必要老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先花一定的时间将文本通读一遍,初步了解本书的基本梗概、主要人物的基本情况、文本的主线索等内容;在通读之后,老师则可设置若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读;在研读阶段,学生主要是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文本的情节、语言、内在结构、表现手法、人物形象等要素经过通读和研读,高中生可以说对文本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接下来就是探究阅读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在文本中找不到直接答案,需要读者发散性思维才有可能回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阅读,对一些内容的创造性阅读,并进一步对原文相关内容进行加工或延伸性阅读二)引导学生巧妙使用各种阅读技巧阅读过程中可巧妙运用各种阅读技巧,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保存阅读成果老师可视具体的文本和具体的学情引导他们巧妙使用一种或多种技巧,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比如要教会学生通过适当的方式作读书摘记可以加深阅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印象阅读摘记的办法有很多其中,批注是人们用得非常多的一种方法它以圈、点、勾、画、注、批、评等语言或符号表达出阅读者本人当时的心得体会、疑问、感想、点评等阅读感受。

现在学生阅读时经常使用诸如阅读、京东阅读、kindle等电子产品阅读在尽量提醒他们多看纸质名著外,老师也要尽可能教会他们学会使用几种常用的电子产品的评注功能;除了批注外,借助思维导图做好阅读摘记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笔者曾经在导读《红楼梦》时,就要求用导图的方式将小说中荣国府和宁国府里姓贾的多个角色的关系以及由他们各自的亲戚关系产生的角色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出来,目的是为了让高中生尽快地明确书中的种种角色,尽快地进入小说为小说里的人物太多,关系又跨好几辈,既有内戚又有外戚现在的孩子家庭关系相对简单,不容易理解这种混乱必然会影响他们对小说的整体把握而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很快就让他们明白了再如要教会学生运用读写结合法,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和语文能力在阅读的时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着阅读的名著写一些长短不一的文字如对某一段的仿写、扩写或缩写,也可以是对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评价,也可以是对作品的结尾的续写读写结合,不仅仅是在把阅读的感受、认识倾注于笔端,更是对自己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三)整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结合型阅读学习名著导读板块被置于教材最后,而且从所安排的名著来说,离学生的生活都比较久远。

这就容易使高中生对名著产生一种疏远感甚至惧怕感其实,如果将这些名著置于整个高中甚至初中语文体系中去考察,可以看出,这些名著有许多内容都在各模块中接触过比如,必修三选编了《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作为课堂必修内容,名著导读板块就安排了《红楼梦》作为名著导读,又比如名著导读安排了《论语》,在初中就学过《论语十则》为此,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出名著导读板块与其他板块和内容的关联性,实现结合型阅读学习结合办法很多比如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精讲《林黛玉进贾府》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手法等,然后将《红楼梦》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三、制定多元化评价模式,落实有效评价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本质上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精神性活动,恰如其分的评价应该是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重显性结果,又重隐性能力提高的综合性评价一)增强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我们固然可以通过规定阅读时数,完成阅读任务、提交作品等方式来考核与评价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但阅读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活动,衡量其阅读质量的标准主观性也很强因此,学生阅读质量的评价最终还是在于内部评价,即学生的自我评价而为了真正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老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将评价的主动权还一部分给学生自己,变被动评价为主动评价,进而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当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同时,老师也要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和学情,设计科学细致具有可操作性的开放性评价体系这样,学生在阅读之后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阅读目标进行自我阅读情况的评价在鼓励学生自我评价的同时,我们也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结成对子或小组进行相互评价二)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如前所述,名著阅读实质上它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性活动对于阅读活动的评价,短期的具体作品或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阅读能力的实际进步也同样重要因此,老师在评价学生的名著学习时,还应该注重学生阅读的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有多种方式或标准,如对学生阅读时数的显性控制,对学生阅读摘记的检查、中期抽查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活动成果评价,等等总之,名著导读板块是教材中不可或缺的板块不论是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还是为了應对高考改革,高中生都应该重视对经典名著的整本书阅读而对于阅读能力尚未成熟的高中生来说,要想做到高效的阅读,老师的导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重视“名著导读”板块的教学与学习而名著导读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有多层次的要求老师应该遵循一些共性的要求,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名著导读教学实践的创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