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多篇)【新】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234153443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多篇)【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多篇)【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多篇)【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多篇)【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多篇)【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今天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理解不喜欢的人。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得意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

2、就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乌发青丝哪里去了?答曰,随时间去了。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

3、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渐渐别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所以不要试图明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机密,否那么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经历了凤凰涅槃得来的真经,一定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那么他就要费时间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

4、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渐渐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哪怕你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要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你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他有没有先读爱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安德烈是变了,但妈妈没有说于他自己而言,他是变得更急躁更烦恼了更堕落了,还是更踏实了更成熟更快乐了?妈妈关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拥抱亲吻那个得意的小男孩的感受了!爱就希望占有,占有就是一种限制,爱希望回报,回报就是一种索取。爱,有时

5、候也会变成进犯,既然是进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视对方独立平等不可强求不可冒犯。是不是老觉得我是对他,就可以理直气壮?是不是还觉得,我是爱他的,就可以肆无忌惮?而对于被爱的人,其实常常不愿把爱自己的人定义为侵略者或者入侵者,于是便宁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起,不得不面对父母的时候,就带上耳机。还记得黑天鹅里那份母爱吗?龙应台的目送,写的还是太伤感了。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

6、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局部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获得愉悦的人。假如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比方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议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平,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讨论议论人类的开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

7、是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比方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比方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到达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要随时间去的东西,即使你追忆的再辛苦,它也是不会回来的。第二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读后

8、感本书的背景介绍:作者是龙应台,生于台湾高雄县。知名作家,知识渊博,视野开阔,思想深化。198年出版野火集,鞭挞国民党统治,轰动台湾,当月再版二十四次,对台湾社会发生宏大影响。1999年任首任台北市化局局长。20年来,先后任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访问教授。南方人物周刊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安德烈andreas walther龙应台的儿子,1985年12月生于台湾,八个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国。儿子十五岁即走遍半个地球,对许多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相差三十年的两代人,母子俩同时也是代表着两个不同国家,中间横着东西两方化。等龙应台回到小男孩安安身边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少年已经长大成

9、人,并开场冷淡甚至排挤的看着自己的母亲,所以龙应台一定要认识这位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开场使用书信进展沟通,这一写就是用了三年时间。三年的结果是就像书里说的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能和此书有着极大的共鸣,其实是因为安德烈与我同年,皆生于1985年,只是我们的教育背景不同。看到这本书是因为它是销量排行榜的前列,当我拿起来时就没有放下手。这其实就是本母子书信集,深有感悟。它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万千,从严肃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到微缺乏道的生活规细节,诠释着亲情又透着浓烈的教育味道,只是在章中母子俩都是站在一种欧洲人的视角对待一切,当然龙

10、应台会台式一些。不过她一直强调自己是世界公民,这个观点和她之前的野火集是一样的,所以我不认同这本书里的政治观点。但她的章奔流江海,却收放自如,破开中西方化隔膜、大到打通历史综观,小到身边的花花草草、一次无意的争吵、一个会心的眼神。作为教育的一分子看这本书我受益非浅。站在教育的角度母子二人化解代沟在思维不同的语境交锋下,是可以借鉴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曾有人说“性、药、摇滚乐”这是时代置于安德烈为“代表”的80后一代人身上的标签,也是他们这代人共同参与创造时代的流行标签。听到儿子的真情坦白抑或玩世戏谑后,再宽容温和的龙应台也不由自主焦急不安:请你告诉我,你信中所说“性、药、摇滚乐”

11、是现实描绘还是抽象隐喻?尽速回信。儿子的答复是,妈妈,不要只跟我谈知识分子的大道理,生活中还有很多人的乐趣。其实在工作中我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也会接触 “烟、药、暴力”,这也许是90后的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也曾焦急万分,但是确实不能像安德烈说的去讲究大道理,但这些所谓90后的乐趣却不能成为习惯。龙应台的一句话让我得到了最终的解决: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那么对于我的学生我想说,我不让你抽烟不让你暴力,不是为了让你变成受束缚的乖孩子,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安

12、康的存在,这样你才可以去尽情的选择有意义的生活。母亲对儿子的提问:问题一:你最尊敬的世界人物是谁?为何尊敬他?问题二:你自认为是一个“自由派”、“保守派”,还是一个“什么都无所谓”的公民?我认为这里涉及到的是政治倾向,在教育中我认为应该尽可能的不去灌输老师自己的政治倾向问题三:你是否经历过什么叫“背叛”?假如有,什么时候?这样的问题,儿子答复的时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信心 问题四:你将来想做什么? 问题五:你最同情什么?弱者,社会公平问题六:你最近一次真正伤心的哭,是什么时候?母亲去探究儿子内心的一次感情释放儿子的反问:反问一:你怎么面对自己的“老”?我是说,作为一个有名的作家,渐渐接近六十岁你

13、不可能不想:人生的前面还有什么? 反问二:你是个经常在镁光灯下的人。死了以(请wtt.ho.c)后,你会希望人们怎么记得你呢?尤其是被以下人怎么记得:1你的读者;2你的国人;3我。反问三:人生里最让你懊恼、懊悔的一件事是什么?哪一件事,或者决定,你但愿能重头来起?反问四:最近一次,你恨不得可以狠狠揍我一顿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反问五: 你怎么应付人们对你的期许?人们总是期待你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独特见解,有“智慧”有“意义”的。可是,也许你心里觉得“老天爷我傻啊我也不知道啊”或者你其实很想淘气胡闹一通。反问六:这世界你最尊敬谁?给一个没名的,一个有名的。反问七: 假如你能搭“时间

14、穿梭器”到另一个时间里去,你想去哪里?将来,还是过去?为什么?反问八:你恐惧什么?看到这些问题,我深化体会到教育中最精彩的东西之一就是这教育的参与者进展灵魂精神的对接。我突然想到前几天学生问我有没有遭受过挫折,又是如何走出来的。我想了想,挫折这个东西我觉的不算什么,关键是人内心的绝望和不信任才是可怕的,怎么走出来,真的要靠自己把内心变的温暖起来吧。我告诉学生人最先爱的一定要是自己,自己都不爱自己,那没人会爱你。女孩子一定要美丽,自信;男孩子一定要阳光,大度。同时要疼爱我们的父母, 珍惜我们的朋友。以上的种种以及全球一体化、国籍、战乱、政治、化区域认同、艺术、学等等。我们有多少父母能跟子女交流这

15、些话题呢?同样我们有多少老师跟学生交流这些话题呢?或者如今的每天,假如你的学生试图跟你交流这些问题,你能说得出些什么?理解这些问题是你人生的一局部吗?你打算怎么跟学生讲解?你确认你表达出来的学生明白多少?身为和安德烈同岁的我从没有对上面提到的问题进展过深化考虑,毕竟安德烈出生书香家庭家学渊,背景深沉。但我觉的话题本身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双方沟通的态度。母子都能真诚地毫无保存地阐述自己的经历和观点。我想很少会有老师和学生进展这样态度的交流。但看过这本书我会考虑一些问题,甚至尝试这样的方式和态度去和我的学生沟通,也许生活需要这样的精神改变。就像龙应台爱古典,安德烈嗜hiphop,我喜欢大陆主旋律

16、影片,而学生沉迷于科幻片,但起码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不压制学生的思想,但要做正确的引导。我曾问过一个学者:这个社会的信仰是什么?他说是金钱。答案让我无语却不得不认同。而这本书中问到的一些问题,我希望和学生一起讨论,让他们在受这个崇金社会的熏陶时也可以深度的考虑一些其他的问题,让心灵得到一些内涵。龙应台和我们父辈一代人,生于忧患,经历了信仰的坍塌,目睹了共产的遥远、理想的幻灭、信仰的丧失,她为儿子“描绘一个黯淡压抑的社会,一个愚昧无知的乡村,一段浪费的青春”,尽管人如帕斯卡尔所说是一根脆弱的芦苇,轻易被风压伤,但“思想”使得一局部人“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积累能量”,于是见证了日后“权利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颠倒”、“帝国的瓦解”、“围墙的崩塌”,这是他们一代人的荣幸。然而这种私人的感受夹杂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里,是消费统治下的一代人所不愿承受也不屑关心的,父母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