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测量作业技术规程为了规范水深作业流程,在遵守《水运工程测量规范》及其它现行规范的基础上结合 我处水深作业特点,特制订一本规程1. 作业准备1.1作业前收集测区海图资料、水文资料、设计图纸等有关文件资料对于岛礁区域、滩 涂、河口、平台井场等区域,在计划图上标注岛礁、浅点、滩涂、漁网、沉船、平台等特殊 地物的位置或范用,预防搁浅、触礁、撞船等事故发生1.2根据测区情况,租用合适的测船,测船应大小适宜、性能良好,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浪 性1.3计划线布设计划线布设一般应大致垂直于等深线测线间隔依比例尺而定,一般为 图上1cm航道测量垂右•航道布线,港池、泊位测量一般平行于码头布线检查线垂直于主 测线布设,一般不少于主测线的5%o2. 仪器安装2」换能器安装应尽量在风平浪静时,在港内等避风区域安装安装前丿应根据水深情况预先 定好吃水深度,如0.8m,用3M胶带或黑胶布在测线杆吃水处做出标记(用钢尺量好位置, 从换能器表面起算),然后下水安装安装必须牢固垂直不允许先下水后量取吃水安装 好后再次检杏吃水,当船体较小时注意船体的左右平衡有风浪时,读取波峰波谷的均值作 为最终吃水值最示在测深杆与船舷的交界处做上标记,以便作业时随时观察吃水是否改变。
没有特殊情况,一个测区内吃水保持不变2.2 GPS安装尽量将GPS天线安装在测深杆的正上方,否则要量取他们2间的相对位置, 精确到0.1m2.3涌浪补偿仪的安装应固定在测深杆附近的甲板上,安装应牢同,不能有摇晃3. 声速测量及校准3.1作业时必须每天测量声速剖面,特殊情况间隔不超过3天声速测量前,声速计应至 少提前10分钟开箱,置于空气中,以保证与周围环境气温、气压一致,声速计要慢放,下 放时速度应小于0.5m/So3.2以测区平均声速作为测深仪的基准声速,或用1500m/s作基准声速3.3如果没有声速计,则川检杏板校准的方法取代Z检杳板校准杳水深时须在平潮前麻进 行,检查板应有足够的重量,以保证其垂直下放3.4检杏板测量时,在临近海底5m以内,须逐米检杏,并在测深纸上打标记录下至海底 后再逐米上升,往返复测4. 水深测量4.1 Hypack设置要点:I )在Hypack中要强制时间同步2) 计划线起名时要少于4位字母,这样记录的文件会以线名命名3) 设置记录打标间隔,依比例尺而定,一般采用距离打标,河隔为图上0.8〜1.0cm4.2调整测深仪的时间、口期与GPS-致,精确到±1秒4.3测深纸开头要标注:测区、口期、仪器声速、吃水、仪器型号、测深员姓名。
4.4 -般选用白动换扌半,以防止陡峭的海底4.5测深纸走纸速度应适中,应能反映出涌浪的正弦波形太快则废纸,太慢则不能反映 出涌浪波形4.6无涌浪补偿仪时,波峰大于0.6m,则停止作业4.7当测量中出现0水深较多时,应增大TVG,水深太深时应加大能量4.8测量中当测深纸边缘出现红色标记时说明纸将用完,注意及时更换4.9作业过稈中,船速一般不大于X节,建议5〜7节,作业中每1〜2小时巡视外甲板,观 察发电机、测深杆、涌浪补偿仪是否界常如倾斜等测深杆严重倾斜时要复测该线4.10测量一般按照计划线逐条施测,不要总不下线(即将多条测线记为一个数据文件), 以便于Hypack窗口处理4.11主测线测完后,别忘记测检查线对于长距离的带状测区,检查线可以测成S型,以 提高效率5. 外业资料处理5」资料预处理必须在现场完成,以确认外业采集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发现间题及时 改正或复测5.2外业采集的数据进行全备份——刻录光盘,并贴上标识,光盘刻录内容应由项目技术 负责人审核、签字5.3测深记录纸要在开头处贴上标签或(填写印章表格),并注记完整5.4绘制潮位曲线,分析比对数据及基血的正确性5.5用Hypack完成数据的预处理,改正潮位、声速,数据抽稀,绘制水深草图。
5.6进行主检测线比对,发现严重不符或系统误差,应分析原因,必要时复测个别区域, 在外业解决5.7检查特殊浅点在重要通航区域发现礁石、沉船等特殊浅点,要加密测量,测出最浅点 及浅区分布范围5.8对于长线测量,检杳有没有相邻测线间一-条深一条浅的情况,分析原因,必要时个别 复测6. 辅助测量6.1码头岸线测量在港区、岸边测量,当没有设计资料或已知地形资料,要进行码头岸线 地形测量,测图比例:1: 10006.2助航标志测量在港区附近测量时,对测区内助航标志要实测,并记录其性质、编号、 颜色性质一般包括:柱式浮标、浮鼓、灯桩、灯船等同时要收集助航标志的设计资料6.3潮位观测:采用人工潮位观测的,除水文测验另有规定的,观测间隔一般为10分钟 观测时间为正式测最前30分钟开始,至正式测量结束30分钟示结束;观测者每天需要校对 时钟;必要时以四等水准校对临时验潮位水尺零点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