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案例评比苏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把液体倒进水里去》常州市中山路小学 唐剑案例设计前的分析与思考一、原教材内容、编排结构及容量(-)观察常见液体倒进水里后的现象,了解液体的--些性质,如有轻重、会溶解等教学时间预测:15分钟)相关活动:分别将食用油、蜂蜜倒入水中,观察现象记录方式:半提示记录表,提示学生可以先倒油再放水,也可以先放 水再倒油 (-)增加实验液体的种类,加入搅拌的条件,观察现象,认识到肖条 件发生变化时液体性质也会发生变化教学时间预测:20分钟)相关活动:将果汁、食用油、蜂蜜、洗涤剂分别加入水里,搅动后观 察现象记录方式:自己设计表格,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活动记录丄三)尝试改变其他条件,使不溶解的液体溶解教学时间预测:5分 钟)相关活动:将果汁、食用油、蜂蜜、洗涤剂混合,观察现象四)寻找生活小液体混合或分离的例子,认识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 关系(教学吋间预测:5分钟)二、对教材的分析反思本课的教学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去》犹如一座富矿,蕴涵着巨大的 发掘潜能,同名的探究活动几乎涵盖了科学素养的所有要素: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 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凡此种种或多或少都可以在本 课中得到体现。
然而作为常量的课堂教学吋间又可能限制教材能量的发掘如何处理教材,是按教材的编排体系按部就班地教还是另辟蹊径,需 要抉择其实细细分析就能发现,教材明晰的设计意图如果完全按照教材 的活动设计处理反倒变的“模糊” 了比如教材意图使学生明白当条件发 生变化吋,一些液体入水后的现象会发生改变这里涉及到了比较,只有 先认识了常态下的液体与水混合后的现象,才能比较出改变条件后实验现 象的变化然而教材安排的三次实践活动,从第一次的倒入液体的次序不 同到最后一次的液体互混,条件始终在不断变化着,作为参照物的常态现 象没有得到重视其次,改变条件的方法很多,液体的倒入顺序、搅拌因 素、温度原因、液体的多寡都可能对混合后的结果带来影响,如果象原教 材中安排的那样,用两次实践的机会只研究其中的两项,我们觉得是不“经 济”的,也是片面的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使学生的研究活动 最人可能地变的开放、兼容;在鼓励个性的同吋又使教学活动不失理智, 体现应有的层次和秩序,重组教材是必要也是必须的三、 教材重组后的结构图关键词: 兼容互动层次认识常态下液体与水的混合现象 ►发现问题,产牛认知冲突(预测一一实验一一交流) (观看一一比较)< 深入研究可能是哪些条件的变化带来现彖的不同 <-(假设一一交流一一实验一一发现一一归纳)自己提出问题,小组独立研究 ► 产牛新的问题(参与感受问题探究的全过程) (研究活动延伸到课后)四、 教材重组后试图实现的多元目标(-)科学知识:物体的特征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利用(如液体的密度) (如液体的溶解) (分层现象和溶解现象的利用)(-)科学探究:•认识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耍性。
60)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看法30)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一一猜想和假设——实验、观察—— 搜集整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50)•猜想和假设能应用己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现象作假设性解释60)•规划能根据假设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40)•观察、实验、制作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40)•思考与结论能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60)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40)•表达与交流能选择H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50)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40)(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50)尊重证据(50) 愿意合作和交流(50)不迷信权威(40)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0)PS:括号内的数值为该项FI标在本课中体现的充分度(100为最高)案例设计一、设计理念(-)对使用教材的看法教材的编写是以课标为依据的,从某种程度看它和教师一样担当着学 习资源的角色应该看到教材的编写者多为业有所专的学者和优秀教师,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形式也口趋完善,教材整合了科学课程的各项H标, 同吋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已成为重中之重。
作为一线教师搞好教学的关键在 于用好教材,而用好教材的关键乂是“读懂”教材细细分析不难发现, 许多吋候教材只是给出一•个大的范围,一个的框架,一•个示例……书中的 某些活动更多是起到抛转引玉的作用教材在把解读权给学生的同时,也 把选择权给了每位教师我们觉得只有用课标的精神指导阅读,将课标作 为整合教材的依据才是明智和必须的半老师心中挂念着如何设计才能有 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思考着如何设计才能体现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 学习过程,他就会快乐和自信地参与到对教材的解读和自我建构中去―)对教师角色的看法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师,他们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血 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本课教师更多地应该是一•位课堂的顾问,一位 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答案的人他 必须拿出更多的吋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 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如何成为学生探索活动的有效组织者、 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从内心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如何在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尊重学生学习的需求,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成为本课教师的最大挑战三)对本课学习方式的看法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是有着独立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人格 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并非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智能的倾向也各有不同, 这些都决定了学习只能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师应该认识到 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所以,那种统一•规划地接受知识传授不能 再成为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指导下的发现学习” “独立发现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应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旋律也正基 于此,“实验一一发现”的方式“猜想一一验证”的方式“争论——不一定 统一”的方式都是适合本课运用的选择二、案例设计一、教材分析教 学 目 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在“玩”液体的 过程中,保持好奇心、 发展求知欲;在科学 探究中敢于实践、实 事求是、勇于创新; 乐于合作与交流能通过对液体混合 现象的观察,发现和提出 问题,并运用已有知识提 出口己的假想答案;能够 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 测;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 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 流知道液体混合 后会岀现分层现象 或互溶现象;懂得外 界条件改变后这些 现象也可能会发生 改变教学重点: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会观察,敢提问,善分析,乐实践教学设计难点:教材容量大和教学时间紧的孑盾决定了如何把握教材、有效地重组教材将成为本课的难点和关键二、课前准备教师:染色酒精、蜂蜜、油、烧杯、酒精灯、试管学生:实验记录单、自带液体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复习 导 入了解学 生的预备经 验,引出本 课的探究主 题1、 提问:当我们 把固体放进水中,会岀 现哪些现象2、 激疑:如果我们把液体也放入水中 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板书课题:把液体倒 进水里去)回答问题。
可能出现的回 答:有些固体会 沉下去,有些固 体会浮起来:有 些固体会溶 解……)教师是 否唤醒了学 生的已有经 验,学生在交 流后,是否巩 固并提升了 原有的认识探 究 激 疑精选材 料,认识把 液体倒入水 中的常见现 象,积累探 究的经验1、启发:今天老 师给大家准备了三种 液体,分别是食用油、 蜂蜜、和染成红色的酒 精,大家猜猜看,如果 把它们分别倒入水中 会出现什么现象?(教 师倾听,要鼓励学生说 说自己这么猜测的理 由)1、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教师能 否通过合适 的介入和示 范提升学生 对探究活动 的认识2、将学生的发言,简洁地记录在黑板上2、倾听其他如: 预测同学的发言,可蜂蜜以发表不同的看水蜂蜜会沉3、提岀要求: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法呢?我们最好还是亲3、分小组自动手试一试,大家可实验,決试用自学生是以取岀装有酒精、蜂己擅长的方式记否投入地参探蜜、食用油的试管,把录实验现象与猜测和实究里面的液体分别倒入验,实验中是激装有水的试管里,然后否能团结协疑把试管放回试管架,静作,实事求静地等待一段时间,看是观察是否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把仔细,描述是你的观察结果记录在 实验单“结果”…栏。
否到位4、倾听学生对实4分组汇报实验验现象的描述,对用不发现其中,染同方式记录实验现象色酒精由于是倒的同学给予肯定鼓励入水中的,加上学牛对自己观察到的没有搅拌,所以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会出现分层现象)深入 探 究创设情 境,做足“假 设”的文章, 挖掘学生思 维的潜能1、 创设情境:许 多同学都发现,把红颜 色的酒精倒进水里后, 水的上面…部分变红 了,下面…部分没有变 色到底酒精能不能溶 解于水呢?老师也做 了一次实验,大家观察 一下,和你们的有什么 不同教师出示一支 装有匀色酒精溶液的 试管,和学生的试管并 置,供学生观察比较)2、 提出问题:为 什么老师的酒精和水 混合后,酒精会溶解 呢?猜猜看,老师半吋 是怎么做的?3、 巡回指导4、 组织交流1•仔细观察2、提出自己 的猜想可能出 现的猜想有:酒精 放的多;搅拌了; 倒的次序不同;加 热了……)、 3、选择自己认为可能性最 大的“假设”去 实验验证4、交流自 己的实验发现, 从而明白搅拌、 加热、酒精的量、 倒的次序不同都 会影响酒精的溶 解程度教师是 否创造了和 谐民主的研 究氛围;学生 是否真止“卷 入”了教学情 境,富于想 象,敢于否 定。
是否主 动、活泼、愉 快地亲历着 科学探究的 过程;在探究 中是否体现 出“求真、求 实、求是”的 科学精神自 由 研 究引导学 生发现新的 问题,保持 学生科学探 究的兴趣, 提升学生科 学探究的水 平.1、谈话:刚才同学 们通过研究验证了自 己的假设,真不错现 在,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吗?(板书学生提出的问 题)2、组织交流,留 意学生自主实验中创 造性火花,鼓励学生反 思实验现象和自己假 设间差异的原因1、 提出自己 的问题可能出 现的问题有:先 倒油,再倒水会 怎样?如果把所 有的液体都混合 在…起会怎 样……)2、 从这些问 题中选择个自 己最感兴趣的开 展研究,可以先 提出自己的假 设,再设计实验 来验证,实验材 料可以从实验角 取用小组内可 以先分一下工, 并把实验经过及 吋记录下来学生在 参与探究活 动的全过程 中能否自主 选择、主动探 索、独立思 考;解决问题 的能力是否 得到提升课后 延 伸课堂教 学的时间是 一个常量,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