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大历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3987356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南平市大历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南平市大历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平市大历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平市大历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南平市大历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一18题。天使在哭泣 2004年9月1日清晨,13岁的少年苏斯兰比加耶夫和八年级的同学一起,排着队在校园里参加开学典礼。他突然觉得口渴,便跑到喷泉边去喝水。突然他看到一辆卡车冲进了校园。车上迅速跳下几个荷枪实弹的人。一个人拿着一把自动步枪向天开火。比加耶夫立刻意识到,闯进校园来的是恐怖分子。他和另外两个同学赶紧逃离了。 “我真感谢上帝让我口渴,因为这挽救了我的生命。”比加耶夫说。然而,大多数孩子没有他那么幸运,9月1日到9月3日,震惊世界的俄罗斯人质危机持续了52个小时,武

2、装分子占领了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上千名刚参加完开学典礼的学生、家长和教师被赶进体育馆成为人质。他们在两昼夜多的时间里经历了难以忍受的恐惧、饥饿干渴,一部分人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最终有335人倒在血泊中长眠不醒,其中半数是孩子。 当恐怖分子持枪闯人校园,将众多儿童赶往学校体育馆时,一位名叫艾尔扎维克多罗夫娃的女教师向恐怖分子抗议,要求让最小的孩子安全离去。一名绑匪专心地听完了她的要求,然后问道:“你讲完了吗?”维克多罗夫娃点了点头,那名绑匪立即举起枪将她射杀,她立刻倒在血泊中。 关押了一千多名人质的体育馆内,恐怖分子在一人高的地方沿墙吊起了炸弹,一侧墙上有4个,另一侧墙上有11个

3、。他们威胁说,只要谁乱动,整个房子都会爆炸,这些炸弹足以让整个体育馆飞上天空。 13岁的萨沙是个纤瘦的男孩。在爆炸发生后,武装分子开始往挤得水泄不通的大厅里投掷手榴弹。萨沙意识到不能坐以待毙,第一个从窗口跳出。在他的带动下,近百名学生也跟着跳出了体育馆。萨沙对学校周围的地形了如指掌。在他的带领下,孩子们没有在大路上乱跑,而是冲人了校旁一家酒吧的后院。 这时,恐怖分子从墙洞中开始向四周的街道扫射。因为萨沙的逃脱路线选择正确,从而避免了更多的伤亡。但他自己背部被严重烧伤,当记者试图采访这名小英雄时,他已被送进医院救治。在逃生的过程中,许多孩子是相互搀扶着跑的,有的大孩子甚至抱着更小的孩子穿梭在枪林

4、弹雨中。 劫后的体育馆已成为恐怖的地狱,屋角的篮球架被烧得乌黑,地上到处都是玻璃碴、弹片和木屑,墙上布满了弹孔。屋顶被炸开一个大洞,透过这个大洞,别斯兰的天空蓝得令人窒息。在士兵排除所有的爆炸物后,工人们开始清理废墟,用推土机将残垣断壁推倒。而别斯兰居民有着一个共同的想法:把整座学校铲平! 然而,人们心中的创痛何时才能抚平? 7岁的扎姆巴拉特9月1日刚上一年级,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噩梦般的遭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当妈妈问他:“你还要买玩具枪吗?”扎姆巴拉特说:“不买了!” 9月15日,在人质悲剧发生两周后,别斯兰市的孩子们在武装人员的保护下重新开始学校生活。在别斯兰第六中学,当一名

5、孩子由于迟到而遭到校长训斥的时候,他立即举起双手,摆出了投降的姿势。 别斯兰第一中学的学生们那一天并没有返回学校。目前,仍有不少学生因在事件中受到严重惊吓,无法在短期内恢复健康,还上不了课。据当地教育部门官员称,他们会组织高年级的学生一起讨论这起悲剧事件,让他们发表对未来的看法。别斯兰第六中学的一位教师说:“我们必须让孩子们知道别斯兰的生活还需要继续。” 生活还要继续,反恐正在进行。在21世纪,反对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正如奠斯科市长卢日科夫所说:“当年法西斯没有令俄罗斯屈服,今天我们也绝对不会向恐怖主义低头!我们相信,当天使的哭泣声远去,别斯兰还会充满生机,和平之花将再次绽

6、放。 在劫后别斯兰第一中学的断壁残垣上,贴着一首父亲写给他遇害女儿的诗。让我们以这首诗作为本文的结语,也以此缅怀不幸殉难的人们。 女儿,你走后爸爸第一次想写诗。居然写成了!我读给你听,你一定能听懂。 你,正值豆蔻年华,温柔且甜美,纯洁又可爱。忽然间,你离我们而去,明媚的日子碎成无尽的长夜!伸向你的黑手,逃脱不了惩罚。爸爸、妈妈、亲朋好友,还有世上善良的人们,定要用复仇的火焰,将恐怖分子消灭光!15下列对通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天使在哭泣”这一题目,富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暗示性,很好地起到了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本文主要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比较详细地描写了人质事件的过程和事

7、件过后俄罗斯人民的反应。 C“别斯兰的天空蓝得令人窒息”,是因为在美丽的蓝天下却出现了如此血腥暴力的场面,二者之间形成的反差过于巨大。 D一名孩子遭到校长训斥时摆出了投降的姿势,这一细节有力地说明了恐怖主义行为对被害者的肉体造成的巨大伤害。 E纪实类文章根据需要也可以加入作者的情感,本文以一首小诗作为结尾,就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恐怖主义行为的痛恨。16本文描写了一个教师被枪杀的场景,其作用是什么?(6分)17举例分析选文的语言特色。(6分)1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8分) a正如文章所说,“在2l世纪,反对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请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谈谈应该如何应对恐怖

8、主义。 b假设你要为别斯兰第一中学的遇难者敬献花篮,并在花篮中附上一张卡片。请你在卡片上写下适当语句。(70字左右)参考答案:15B、D(5分)16凸显了被害者身上人性的光辉,反衬出恐怖分子的凶残。强烈表达了作者对恐怖主义行为的愤怒。(4分)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突出了纪实类文章的文体特征。(2分)17抒情性强,或直接抒情,或抒情与叙事、描写紧密结合,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内心感受。(2分)举例(略)(1分)。大量引用现实中的人物的语言(包括书面语言),结合确切的数据,最大可能的还原了历史的原貌,增强了新闻作品的真实感。(2分)举例(略)(1分)18a:可围绕以下几方面回答:(1)通过和平协商解决

9、民族、宗教、政治上的纷争,力求在源头上消灭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2)加强国与国之见的交流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3)建设高素质的反恐队伍,建立切实有效的反恐机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增强全民的反恐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b:此题强调文采和抒情性。(具体答案略)2.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永远站在新闻的开头杨禹范敬宜走了。这位人民日报前总编辑曾经说,来生还要做记者。作为新闻人,老范一直站在新闻的开头。1979年5月13日,辽宁日报头版头条发表记者调查莫把开头当过头,采写者是该报农村部记者范敬宜。那时,老范刚刚结束了十几年“右派”生涯,从务农的田间地头,回到省报的案头

10、。那个春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半年,国内掀起一股从“左”边刮来的风,质疑一些符合三中全会精神的基层实践“做过头了”。记者老范,凭新闻人的直觉写就此文。没考虑什么大背景,也没在字里行间埋什么伏笔,就是平铺直叙,“只是反映情况”,他后来说。忆老范,不能不提老黄,老黄名叫黄彩忠,当时是人民日报一名编辑。老黄把老范请到了北京,一起逐字逐句再推敲辽宁日报的那篇头条。几天后,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转发了莫把开头当过头,还配上了编者按。1700多字的莫把开头当过头,从此作为新闻名篇,载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范敬宜,从这莫把开头当过头一文起,人生如同加了助推器,由辽宁日报、经济日报至人民日报,总编辑一路做过

11、来。1998年,在长江洪水刚刚退去的那个秋天,国内很多媒体都在做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的报道,那段日子,屡屡提及老范这篇莫把开头当过头的人,不在少数。2008年,新闻界再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报道时,老范已经转而去清华执掌新闻传播学院了。因莫把开头当过头一文而迈入人生新境界,因锐意创新而成就了自己的总编辑风格,因最后做了个教书匠,而真的回到了新闻生产线的开头。报人老范去世的前一晚,电视人白岩松正在创新。在前一晚的亚运开幕式直播中,他创造性地“用新闻方式解说亚运”,一时间成为新闻界热议的话题。电视人小白用一种站在新闻开头、奋力创新的姿态,于无意中送新闻界老前辈一程,冥冥中,也算是令同仁赞许的一番

12、临别之谊。老范一辈子是报人的楷模,虽然没有从事过电视新闻工作,但也曾评说过央视新闻,言语间,以新闻基本规律为尺。白岩松于转播之初就开宗明义跟观众一起建立“五个时间纬度”2000年的广州,200年的海心沙岛,20年的从北京亚运到广州亚运,2年的从北京奥运到广州亚运,2小时的开幕式,其意义在于,这一刻,终于甩掉了羁绊电视新闻人已久的画面束缚,而大大方方地去搭建画面背后的新闻逻辑。最终,屏幕上还是那些画面,而解说者也是评论者白岩松,为观众提供了比画面更丰富的东西。这些东西,恰恰是电视新闻人过去不太看重、也不太善于驾驭的。他们习惯于用画面、用现场“直给”;他们认为观众只会对精彩的视觉享受感兴趣,只能容

13、忍屏幕外的只言片语,而不会有耐心去进入一段新闻逻辑。这一次,白岩松和他的同事们首先让自己有了这个耐心。这是最新鲜的“电视化表达”。事实上,他不过只是借用了报人们熟悉的新闻方法,使电视新闻的屏幕在不断变大、变薄、变清晰之后,重新变得厚实起来。报人老范,当年是这么评价电视新闻的:办报有很多好办法,如果被哪个聪明的电视人拿了去,电视新闻就更强大了。报人老黄,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新闻人要时刻让自己新鲜着。报人老范,最动情的一句话是: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莫把开头当过头。无论报人还是电视人,离自己的前方,都还有一段要奔跑的距离。大家都永远站在新闻的开头。多数人没有去清华听过范老师的课。但在他溘然离去的时

14、候,我们知道,这个想下辈子还做记者的人,很快就会回来。19本文所说记者要“站在新闻的开头”有什么涵义?请作简介。(4分)20本文是通过那些事例来推崇范敬宜的?请作简述。(5分)21本文用很大篇幅写白岩松,对于表现主题有什么积极作用?(6分)参考答案:19.(1)有直觉,够敏感,善于发现新闻。(2)能引导受众(读者、观众)领会新闻所包含的时代气息、历史意义。 (3)要有创新意识,不断开拓。(4)要有个性特点,有风格特征。(每点1分,答对3点给4分)(提示:本文“新闻开头”有“导语”的意味,“站”有“树立”、“起标杆作用”的意味)20.(1)发表记者调查莫把开头当过头,胆识过人。(2)先后担任辽宁

15、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总编辑,锐意创新成就个性风格。(3)去清华执掌新闻传播学院,回到新闻生产线的开头。(4)评说电视新闻,有真知灼见。(5)说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还说来生还要做记者,真懂真爱新闻事业。(每点1分,答对4点给5分。只举事例,没有评价,本题最多得3分。)21.(1)作者把白岩松的创新之举看做送新闻届老前辈一程的临别之谊,写白岩松有推崇创新、纪念范敬宜的意味。(2)白岩松创新之举的成功,印证了范敬宜对电视新闻的评价,表现了范敬宜的真知灼见。(3)用白岩松使电视新闻的屏幕“变得厚实起来”的近例,使范敬宜莫把开头当过头的远事变得如在眼前,让今天的读者更有感性体验。(4)用范敬宜、白岩松的事例表明“永远站在新闻的开头”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凸显作者的主张。(每点2分,本题最多得6分)略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梨花白刘建超梨花白在老街唱红时,年方十六岁。梨花白六岁开始跟着师傅学艺,拜在梅派名师门下。在老街首次登台时,正值梨花满天,一院春色,师傅便给她起了个艺名梨花白。梨花白登台唱的是梅派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