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3979994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既是繁荣社会主义 文化的需要,也是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目标的重要内容。中央和省委都十分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和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今年3月,中央专门召开了全 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李长春等中央领导同志作了重要 讲话。省委、省政府继去年召开高规格的专题会议、出台 系列支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政策之后,今年5月中旬乂 召开专题会议,对全省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 业发展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可以说,现在正是文化事业文 化产业发展的春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最佳机会,我们要紧 紧抓住这个有

2、利吋机,全面推动我们的工作。从我市来讲,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 政府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工作力度 不断加大,取得的效果逐步显现。一是摆上了日程。我们成 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出台 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并多次召开专题会 议安排部署这项工作,全市上下初步形成了大抓文化产业发 展的浓厚氛围。二是确定了重点。市县各级都确立了一批文 化产业重点项目,尤其是规划了八大文化园区,加大了文化 项目招商力度,成功引进了一批外商投资项目。三是重点文 化部门改革稳步推进,“三馆一中心”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 了新的突破。四是休闲娱乐业呈现快速发

3、展态势。据统计, 去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7. 9865亿元,占GDP的比重 为3. 1%,比2004年提高了 0.5个百分点。今年第一季度, 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达到18.2%,远远高于14.3%的GDP增 速与7.4%的第三产业增速,文化产业已成为第二产业乃至 整个经济工作中发展较快、最富活力的行业和新的经济增长 点。成绩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只要我们的认识提高了,领 导力量加强了,工作力度加大了,就一定能见到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 在的问题也要有清醒的认识。总结一年多来的工作,可以说, 制约我市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体制性障碍依然 十分突出,具体表现

4、在五个方面:一是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认 识还不到位,“发展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建设”的思想还不 牢固。二是改革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文化事业、文化产 业发展的潜能还远远没有发掘出来,体制改革上需要做的工 作还很多。三是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我市文化产业核 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者比例为12: 10: 78,相关产业比 重较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比重较小,文化发展的规模化、 集约化程度低。四是文化发展投资渠道单一,公益性文化事 业投入不足,我们能够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与我市经济社 会发展的形势还不相称,与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 求也不相适应。五是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一些县市区和市直 的一些重点部

5、门,项目推进力度不大、核心产业不突出、大 个头项口少、大的文化企业少的状况仍未得到改观。也就是 说,社会文化产业特别是休闲娱乐业发展变化比较大,主导 文化产业,如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 发展势头还未显现出来,在这方而仍然比较落后。因此,全 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薄 弱环节和明显差距,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 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 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一,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全面落实科学 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

6、,摆到史加突出的位置。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 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一方面, 文化建设是实现人的全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我们正处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重要吋期,随着人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 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们对精 神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我 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尽快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和人民群众愿望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史快史好地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实现人 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人

7、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全面 进步。另一方面,文化是维系社会、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 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能够不断推动社会文明协调 发展,巩固全体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 念,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文化的熏陶、教育、激励作用,发挥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和对社会的规范、调控、凝聚作 用,将爱国、真诚、正义、公正、团结、互爱、勤奋等文化 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民群众的道德规范中去,使广大群 众逐步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X X提供有力的 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 条件。第二,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

8、化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需要。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表明,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文化产 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撑,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其他产业相比,发展文化产业所凭借 的文化资源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提升价值,同时文化 产业还具有低能耗、无污染等特点,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调 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选择。近年来,文化娱乐、 广播影视、报刊出版等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异军突起,成 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美国的文化产业出口自1996年起就已超过航空、重工业 等其他传统产业的出口,成为第一创汇产业。英国文化产业 发

9、展的平均速度是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日本的文化产业的 产值,2001年时就已占到GDP的18. 3%,他们的动漫、卡通、 游戏等占领了我国的大量市场,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对我国的 文化入侵。这些不仅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同时也向全世 界推广了本国文化。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也已经成为 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其本身的文 化底蕴并不丰厚,文化资源也不丰富,去年文化产业增加值 )11 GDP比重却达到了 5%,成为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我 市虽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文化产业发展整体上还处于起 步阶段,不论是在规模上、结构上,还是在技术装备水平、 经营管理水平上,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都

10、有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无论从加快工业化进程来看,还是从调整经济结构、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来看,都要求我们加快文化事业、文 化产业发展,真正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实现走在XX 崛起前列目标的迫切需要。经济发展是根,文化发展是魂。 一个城市的内涵、品味、以及生产力发展,归根到底要落实 到文化的创造上。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 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文化因素正逐步取代 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成为决定经济发展后劲的最垂要因 素。因此,我们要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新XX,努力走 在XX崛起前列,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和振兴。近年来,我市

11、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硬实力”在全省的位次越来越靠 前,但“软实力”相对滞后,这不仅与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很不相称,与我市丰厚的文化资源也很不相称。长此下去, 势必影响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影响到走在X X崛起 前列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应该看到,我们XX作为人类早期 的活动地之一,历史悠久,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有着明 显的优势。古老的文明孕育了XX文化、XX文化等独特的 地方文化,也哺育了XX等一大批历史名人,留下了许多宝 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我们文化发展的优势。我们必须抢 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打造文化名市,使我市的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同步,并最终能够走在经济发展的 前面,引领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