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深水港乡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3979037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深水港乡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深水港乡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深水港乡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深水港乡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深水港乡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人们对纳米材料的研究最初来源于对胶体的独特性质的兴趣。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C胶体粒子能穿过滤纸 D胶体有相对稳定性参考答案:A略2. 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CaCl2 BKOH CNH3H2O DH2SO4参考答案:A略3. 1830年,法国化学品制造商库尔曼就提出,氨能跟氧气在铂催化下得到硝酸,其中第一步反应为:4NH35O2=4NO6H2O(各

2、物质均为气态),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molL1min1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A4v(NH3)/5v(O2) B5v(O2)/6v(H2O)C2v(NH3)/3v(H2O) D4v(O2)/5v(NO)参考答案:D解析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它们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v(NH3)v(O2) v(NO) v(H2O)4546。v(NH3)v(O2),A项错误;v(O2)v(H2O),B项错误;v(NH3)v(H2O),C项错误;v(O2)v(NO),D项正确。4. 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 )A分液漏

3、斗 B普通漏斗 C蒸馏烧瓶 D容量瓶参考答案:D略5. 如图所示,在用锌片、铜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的反应为Cu2e=Cu2 B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锌片移动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值减小D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锌片 参考答案:D略6. 阴离子Xn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则a g X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mol BmolCmol Dmol参考答案:D略7.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水与冰BO2与O3CD参考答案:D略8. 下列哪些产品或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玻璃钢; 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的钓鱼竿; 飞机机身; 航天飞机隔

4、热陶瓷片; 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A B C D全部参考答案:D略9. 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A略10. 下列情况可引起大气污染的是煤的燃烧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燃放鞭炮飞机、汽车尾气排放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参考答案:D略11.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氕和氘 B水和重水 C纯碱和烧碱 D石墨和金刚石参考答案:D略12.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A. 无水硫酸铜 B. 硫酸亚铁 C. 食盐 D. 生石灰参考答案:B13. 下列分子中有三个原子核,

5、且每个分子含有的电子数为10的是ACO2 BH2O CNH3 DHF参考答案:B14. 在一个2L的容器中,放入2mol气体A, 5分钟后,测得这种气体A还剩余0.5mol,该反应中气体A的化学反应速率是:A1.5mol/(Lmin) B0.15mol/(Lmin)C0.75mol/(Lmin) D0.075mol/(Lmin)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0.15mol/(L.min),故B正确。15. 如下图,在盛有碘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正确的结论是 A. 加入的是CCl4 加苯 加酒精 B. 加入的是酒精 加CCl4 加苯C

6、. 加入的是苯 加CCl4加酒精 D. 加入的是苯 加酒精 加CCl4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苯与四氯化碳不溶于水,所以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和四氯化碳,会出现分层现象,因为苯的密度小于水,应在上层,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应在下层,故加入的是苯,加入的是四氯化碳,酒精能与水互溶,所以加入的是酒精,故C项正确。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4分)某学习小组在研究过氧化钠的性质。【研究一】研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如下。向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观察到酚酞变红后又褪色。 (1)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_。(2)针对导致溶液褪色的原因小组同学查阅

7、了相关资料(如资料卡片所示),小组同学提出据此假设,并进行了验证实验。假设1:因NaOH溶液的浓度过大而使溶液褪色。假设2:因生成了H2O2而使溶液褪色。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1向等体积、不同物质的量浓度(c)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记录溶液变红后褪色的时间(t)。实验数据见下表1。_A-2取少量上述反应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固体,观察现象。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O2),溶液未变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会产生H2O2表1溶液变红后褪色的时间c/molL-15210.01t/s894450长时间不褪色有同学认为实验A-1不能有效检验假设1,你是否同意他的判断?请说明理由_

8、。进一步研究发现,导致溶液褪色的原因是因为溶液中生成了H2O2而使溶液褪色。【研究二】研究过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3)小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现象解释与实验结论B-1向Na2O2加入稀盐酸有微量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再加入少量MnO2有大量无色无味气体产生B-2向Na2O2中加入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黄绿色经检验生成的气体中含有Cl2再加入少量MnO2有微量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写出Na2O2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根据上述探究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参考答案:(1)2Na2O2+2H2O=4NaOH+O2(2)酚酞地浓的NaOH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9、,且碱浓度越大,褪色越快同意,该实验只能在验证资料,不能说明原实验中颜色变化的理由。(3)Na2O2+2HCl=2NaCl+H2O2反应物的浓度不同,产物不同。解析:酚酞变红,说明有碱生成。向不同浓度中的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观察变红合的褪色时间,说明视为了验证浓度的影响,即假设一。因为A-1中只能观察到随时间变化褪色的情况,却不知道是何物质使其褪色,所以不合适。因为Na2O2中加入稀盐酸后二氧化锰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说明是氧气,所以Na2O2中加入稀盐酸后有H2O2生成。由加入的盐酸浓度不同实验的产物不同,说明反应物的浓度影响产物。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8分)下

10、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族周期AAAAAAA01234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元素的名称为_。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下同),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填化学式,下同);具有两性的是_。参考答案:(8分) 溴 (每空1分)K Ar H (每空1分). .HClO4 Al(OH)3 (每空1分)略18. (6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CBA,且B、C、D同周期,A、D同主族,B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据此填空:

11、 (1)C元素的名称为 ,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2)D在周期表的 周期, 族。 (3)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化学式填写) (4)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参考答案:(1)硅 SiH4(2)第三 第四A(3)NaSiCLF(4)NaOH19. (15分)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 + HCl = NaCl + H2O(B)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填“能”或“不能”)(A) (B) 。(2)如果(A或B)不能,说明其原因 。(3)如果(A或B)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及其电极反应式,电解质溶液负极: ; 。正极: ; 。电解质溶液: 。参考答案:(15分)(1)(A)不能(1分) (B)能 (1分)(2)A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2分)(3)负极:Cu(2分):Cu-2e-=Cu2+ (2分) 正极:石墨(2分,其它合理答案亦可):2Fe3+2e-=2Fe2+ (3分) 电解质溶液:氯化铁溶液 (2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