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3978936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图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图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图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图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图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摘耍: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是高职院校达成共识的教育理念, 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及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为我国高等职业 教育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高职教育的 诸多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就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及行动 导向的教学方法,对图学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方法进行了论述。关键词:工程图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实现 零距离过渡。为社会尽快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是职业教育 所承载的历史重任。“机械制图”作为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2、程,在 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耍的桥梁和纽带作用O如何使学生尽快 建立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掌握过硬的绘图与读图技能,是图学教育 工作者一直探讨的问题。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并不断引进国外 特别是德国先进的教学理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 养模式,创建了一种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工作 过程为主线的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全方位整合的“机械制图”项目 课程。一、课程开发思路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耍对原有的学科体系进行重新定位,是原 有学科体系的解构与新的行动体系重构的过程。行动体系重构的过程:首先对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从事 该职业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相应

3、的职业能力,打破学 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并调用原有学科体系的知识形成相关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在形式上相当于学科体系的课程,为了与之有所区别,沿 用了徳国的学习领域的概念。)学习领域设计原则要满足工作过程的完整性,项目或任务的可实 施性及内容的关联性。最后通过学习情境的设计使其具体化。(学习 情境在形式上相当于学科体系的章节,为了与之有所区别,沿用了徳 国学习情境的概念。)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是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具 的专业技能。为了使教学贴近于实际,满足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和项目 的可实施性,将学科体系中的“机械制图”知识和“公差配合与技术 测量”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机械图样的识读与

4、绘制学习领域。二、课程内容与结构1 课程所采用的形式结构将所搜集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由简单到复杂进行排序,在纵向 上,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项目之间逻辑关系是递进式,教学过程按 工作过程展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在任务与知识、技能之间建立 联系。课程的结构如表1所示。2.内容与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参考表2所示。将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学习领 域分为绘图与读图技术平台和技能训练两个子学习领域。子领域1的名称为“绘图与读图技术平台”,学习情境包括:(1) 基本形体的表达(2) 组合体的表达(3) 轴测图的绘制(4) 复杂形体的表达子领域2的名称为“绘图与读图技能训练”,学习情境包括:(1) 部件的拆装训

5、练(2) 轴套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3) 轮盘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4) 叉架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5) 箱体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6) 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这两个子领域中的技术理论知识,主要内容包括:(1) 几何精度、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2)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3) 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选择步骤和原则,直线度的基本概念、 标注(4)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选择步骤、原则及标注(5)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6) 零件图的绘制方法技术实践知识,主要内容包括:(1) 工具的使用方法(2) 千分尺的使用方法(3) 螺纹的测量方法(4) 齿轮的测量方法等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灵活应用1.行动导向的教学方

6、法的特点(1) 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采用小组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发挥学 牛: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协调人际关系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2)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打破了学科体系的知识结构,关注如 何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强调T作过程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牛:实际 应用能力的培养。(3)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角色减弱,学生自己做得 比较多,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 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学习的能力、自我 控制与管理能力、做计划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4) 就教学目标而言,以培养学生全面健全的人格为目的,利于培养学生的关键性职业行动能力。学生毕

7、业后能够很快适应社会,满 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2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在绘图与读图技能训练子学习领域,适合采用项目、引导文等行 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提出项目的目的要求。下面通 过专业技能子学习领域中学习情境4的项目一加以说明。步骤一:资讯阶段教师提出任务并给出引导性问题或引导文。在实际中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定滑轮机构(如图1所示)中,2 号零件支架由于某种原因损坏不能使用,要求根据现有损坏的零件 (如图2所示)进行测绘,画出其零件图,用于加工零件。在此阶段学生根据任务、引导问题及引导文,以小组为单位查阅 资料、企业调研,寻找和理解问题的答案。此步骤可培养学生理解、沟通与信息获

8、取能力;查找资料、分析 问题的能力;自学、独立思考的能力;识读与绘制图形的能力。步骤二:计划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出完成任务的计划。根据资料和教师的讲解,拟订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实施步骤 及每步所需要的时间)和最终检查评估标准。此步骤可培养学生协作反思、逻辑思维的能力和做计划的能力。步骤三:决策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如零件的表达方法; 尺寸标注方法;技术要求的选择等。每个小组将各自的方案向教师和 其他学生展示,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修订,最后教师评价各组方 案,方案被教师认可之后,学生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此步骤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作决策的能力;制图的专业技能; 展示自我

9、与评价他人的能力。步骤四:实施阶段此步骤学生可根据前而讨论的结果独立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以观察者的身份出现,认真观看每一位学生的 操作步骤,对个别的错误随吋给予指导,对共性问题集中辅导。此步骤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及理论知识的能力。步骤五:检查与评价学生根据拟订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检查与评价,并展示自己的成 果。最终教师根据学生的成果及项目进程中的表现情况进给予正确的 评价。四、结论与启示通过实际工作中的一个具体项目,将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等知识融入其中,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不仅利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而且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传统的教学过程主要注重 专业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后两种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因为社会能力 和方法能力是种跨职业的能力,当职业发生变化吋,所具备的这两 种能力依然存在。而职业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 资格;另一方面,还应培养学生能够自行完成资格能力的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没有基于工 作过程的课程设计,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很难实现。教学方法改革是 教学内容得以消化、吸收的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