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白杨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3902094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黄山市白杨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省黄山市白杨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黄山市白杨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黄山市白杨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黄山市白杨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p g/ml,质量分数为,物质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C=1000V/(17V+22400) 参考答案:A略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NaHCO3与石灰水反应,当n(NaHCO3):nCa(OH)2=1:1时,溶液中无大量CO2-3存在 BCO2通入石灰水中,当n(CO2):nCa(OH)2=1:

2、l时,能得到澄清溶液 CAlCl3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1:1时,Al元素以AlO-2形式存在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1时,溶液中只有Fe3+存在参考答案:A略3. 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分析】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H0,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

3、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A错误;B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B错误;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达到平衡所用时间较少,图象不符合,故C错误;D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达到平衡所用时间较少,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含量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分析方程式的特征来判断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为解答该题的关键4. 节日庆典时悬挂气球烘托气氛,从安全方面考虑,你认为气球内最好充入( )A氮气 B氦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参考答案:答案

4、:B5. 在pH为4-5的环境中,Cu2+和Fe2+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工业上制CuCl2是将浓盐酸用蒸汽加热到80左右。在慢慢加入粗氧化铜(含杂质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欲除去所得CuCl2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加入HNO3将Fe2+氧化成Fe3+,再加水稀释至pH4-5 B向溶液中通入Cl2,再加入CuO粉末调节至pH4-5 C向溶液中通入Cl2,在通入NH3调节至pH4-5 D向溶液中通入H2O2, 再加入CuO粉末调节至pH4-5参考答案:D略6.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 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

5、(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浓度 为2 mol/L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 H2SO4浓度为2.5 molL1参考答案:D略7. 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H=-920KJmol-1,将1mol N2和3mol 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压,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2的转化率为1,放出热量为Q1。若在相同条件

6、下,起始时在该容器中充入2mol NH3,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H3的转化率为2 ,吸收热量为Q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1 + Q2 = 920KJ B1 + 2 = 1 CQ1 + Q2 = 1840KJ D1/2 = Q1/ Q2参考答案:C略8.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参考答案:B略9. 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蒸馏适用于互溶性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的分离分液适用于不溶性液体的分离 纸上层析适用于用一般的化学方法分离十分困难的分子或离子混合溶液的分离A B C D 参考答案:D10. 有一澄清透明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H+、Fe3、Fe2、

7、Al3、AlO2、CO32、NO3七种离子中的几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mol/L的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而后有沉淀,沉淀达最大量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部分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一定不含Fe3+和Fe2+ B一定含有Al3+,Fe3+、Fe2+至少含有一种或两种皆有C溶液可能含有NO3 D一定含有Fe3+ ,但一定不含Fe2+参考答案:D略1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

8、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参考答案:D略12. (双选题)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乙的单质在暗处与甲的单质剧热反应化合并发生爆炸,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A原子半径:丙丁乙B甲与丙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C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丙丁参考答案:AD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甲是周期

9、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应为H元素,乙的单质在暗处与甲的单质剧热反应化合并发生爆炸,乙应为F元素,甲和丙同主族,且原子序数大于F,丙应为Na元素,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且原子序数最大,应为Al元素,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甲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应为H元素,乙的单质在暗处与甲的单质剧热反应化合并发生爆炸,乙应为F元素,甲和丙同主族,且原子序数大于F,丙应为Na元素,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且原子序数最大,应为Al元素,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NaAl,一般来说,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F原子半径最小,故A正确;B甲与丙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

10、11=10,故B错误;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错误;D金属性Na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原子结构特征和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3. 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Ca(OH)2,溶液呈碱性。根据这一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E)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业上制备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

11、是黏土和石灰石B. 测量原理装置图中,Ag2O/Ag极发生氧化反应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D. 在水泥固化过程中,由于自由水分子的减少,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 变化导致电动势变化参考答案:B略14. 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纸质电池,这种“软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载体和传导体,在一边附着锌,在另一边附着二氧化锰。电池总反应为: Zn2MnO2H2OZnO2MnO(OH) 关于此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Zn为负极,ZnO为正极,MnO2催化剂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MnO2e- +H2OMnO(OH)+ OH- C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Zn流向MnO2,内电路

12、电子由MnO2流向ZnD电池工作时OH-能通过薄层纸片向附着二氧化锰的电极移动参考答案:B略15. 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检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含义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反应中有颜色变化反应中有气体产生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 NH4气体法 B. I沉淀法 C. Fe3显色法 D. Ca2气体法 参考答案:答案:D 解析:本题看似一个信息题,其实所给信息仍是中学常见离子检验知识NH4的检验是利用NaOH与其反应产生NH3,I的检验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产生黄色沉淀AgI,Fe3遇KSCN溶液显红色(或者与苯酚反应,溶液显紫色),只有Ca2不能反应生成气体,故D不合理。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2)要配制浓度约为2 molL1 NaOH溶液100 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代号)。A.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100 mL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