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交往互动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33648202 上传时间:2022-0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交往互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交往互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交往互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交往互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交往互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交往互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交往互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交往互动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 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发生在人与物 之间,是一种多元互动。为转变传统教学方式,适应新课标下的教学,从 以下四方面谈谈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交往互动。一、把重讲转变为重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过去教师讲,学生听,助长学生惰性,因此,教师要把过去的包讲转 为放手让学生做,至少每一堂课留2/3左右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在做中思 考、探究、发现乃至解决问题。女口:新教材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A引例:竖直上抛物体的高度h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h=-5t2+v0t+h0表示

2、,其中hO是抛出时的高度,V0是抛出时的速度, 个小球从地面以4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小球的高度h与运动时间t的 关系如图所示,那么1。h与t的关系式是什么? 2o小球经过多少秒后落地?你有几种求解方法,与同伴进行交流。解此题,让学生观察后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再解决问题。教师设问引导,从引例发现皆0或皆8时,小球在什么位置?此时高 度多少?在图象上此时点在什么位置?如何表示?让学生思考讨论后解 答,然后结合引例完成议一议。B议一议:二次函数 y=x2+2x, y=x2-2x+l, y=x22x+2 的图象如图:1、每个图象与x轴有几个交点?2、一元二次方程x2+2x=0, x2-2x

3、+l=0有几个根? x2-2x+2=0的根呢?3、二次函数y二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的根有什么关系?在解决议一议时,引导学生仿照引例,放手让学生观察二次函数图象 与x轴交点的不同情况,通过学生的做、议、论,教师点拨,让学生体会 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根的过程。学生在做中学会学习,学会解决 问题,学习方法得到改进,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二、把静变为动,开发大脑潜能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性得不到体现。如何转变学生被动局面, 让学生从自主学习中感知、体验知识,获取知识,培养敢于创新、挑战自 我的精神,这也是新课标重视的方面。女口:如图所示,半径

4、为1的圆和边长为3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 圆沿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设穿过时间为t,正方形除去圆部 分的面积为s,则s与t的大致图象为()在教学此题时,教师以同桌为组分工到人,按题目要求,一人剪圆, 一人剪正方形,并把硬纸片正方形涂上阴影,然后一个同学按住正方形不 动,另一个同学移动圆,按题目要求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操作、边观 察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圆移动的时间发生的变化,然后再对照备选答案观 察,横坐标t增加时,纵坐标s有何变化?学生人人动手,人人操作,交 往互动,把静变为动,在变静为动的操作中,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 探究,学生就会轻松得到正确答案。教师采用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

5、教学 手段,激励学生动手实践,开发学生大脑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观察 和想象能力。三、把规矩式学习变为自由思考式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受传统的影响,以前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只是充当接收器,抑制了学 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新课标强调要打破束缚学生的僵化思维,倡导多角 度,自由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从转变陈规入手,敢于把问题留给学 生,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女口: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发现得出结论。先从特殊性入手,利用手中三角板,说出每块三角板各角度数,计算 出三个角之和是多少度?其次引入一般性,每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设问:大家所画的三角形相同吗?请相互对比交

6、流。想法求出自己所画的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和是多少度?你是怎样计算的?说说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通过讨论,学生争先恐后抢答自己得出的结论及方法:方法1:度量法还有其它方法求ZA+ZB+ZC=180度吗?使学生产生悬念,教师作点 拨,将其中两个角剪下补在第三个角上呢?学生操作后自然得出:方法2:割补法AEBC再次留给学生悬念,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发现什么?观察思考后,学生发现CEAB。进而思考:作平行线的方法能否得岀ZA+ZB+ZC=180 (如图所示)?留给学生进一步探索。方法3:过三角形任意一个顶点作一边的平行线从不同角度得出相同的结论,整个问题在学生操作、探索中解决,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

7、生自主创新能力。四、把个体学习转化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与别人合作中受到启发,修正自己,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同学交流帮助,满足自己,又影响了别人。女口: 一个有弹性的小球从点A处下落到地面,弹起到点B后,再次落 到地面又弹起到点C,已知弹起的高度是前次落下高度的80%。1当点C的高度为80cm时(图1),求点A的高度。2当小球又从点A处下落,落到一处高出地面20cm的平台上弹起到点B再下落(图2),求此时点B,离地面的高度。3若小球从点M处下落到地面,弹起到点N后,又落至高出地面20cm 的平台上,再次弹起到点P (图3),为使点P离地面的高度不低于

8、80cm, 则点M离地面的高度至少要多少cm?本题的教学,可放手让学生做实验。教师准备几个弹性较好的小球,全班分成4-5组,让学生先认真阅读题设与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 实验。要求每位同学都做,在实验中教师巡视点拨,同学可以自由讨论发 表见解,以小组共同观察讨论小球自由下落的变化规律。教师设问:A点 高度知道吗? B点表示什么? C点表示什么?学生根据题中关键句子,可列岀方程解决问题1。后两问是在1的基础上多加一个平台,动中求变设 问,解决问题方法与1是一致的,让学生合作探讨解之。在讨论中学生因不同看法思维发生碰撞,课堂进入高潮,问题得到解 决,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能力。此时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总之,要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首先要转变教师 理念: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与沟通,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互动过程,使整个课堂 呈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场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