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明代青花钻料鉴赏一洪武.永乐.宣德时期(1) ,洪武(1368—1402)钻料:主要使用淘洗纯度不等的国产料,但也有使用元代存留的进口料大体可分为3A清新明快的淡蓝色,色调稳定,不晕散,文饰浓重之处也能呈现出青花的层次B青花发色浅淡,少有晕散,纹饰中常有明显的深色小点无规律的星布其中似群星片 布C青花色泽泛灰,釉面呈灰卤色由于钻料中含有较高的猛杂质,所以文饰中常有较大 斑状的黑青、色,深入胎骨,手感凹凸八十年代以前研究不深,易与元代混肴,现在已经较为清楚 鉴别,如上海博物馆藏青花“春寿”篆书铭文云龙纹梅瓶原定为元代现更正为明洪武以往谓“洪武无瓷 器”,较元为更珍稀2) ,永乐(1403—1424)钻料:有分为进口料和优质国产料和进口国产和混合料其表现为:A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从南沙群岛带回“苏尼勃青”或称“苏麻里青”的钻料使景德镇 地处珠山官窑烧制的青花瓷,非常富有特色以青花料绘出的文饰多带有伊斯兰细蜜文化装饰影响: 线条有粗有细,或二者兼用运用一笔点画技巧,籍以呈现青花色泽的浓淡层次,效果极为绚丽鲜艳,清 新明快,文饰中常带有高铁低猛的结晶斑点渗入胎骨,用手抚摸可感凹凸之处此为“苏尼勃青”钻料在 高温中自然晕化现象清及近现代仿品均有着重涂染,刻意模仿。
触模不到凹凸感因为“苏尼勃青”有晕散 的特点,所以永乐宣德青花少绘人物,多写走涉,花鸟,海涛,庭园等而收到绝佳的渲染效果有件典型永乐 青花胡人奏乐起舞纹扁瓶堪称精华绝品往日是“永宣器不分”今人总结为永乐器青花“体轻,色雅,纹 疏”B另一类,呈色清淡而雅致,很少甚至没有钻铁斑点者,则为优质国产料和进口的混合 料3) 宣徳(1425—1435)A钻料与永乐相同品质则各有千秋,但永乐还是稍胜一筹,青花用料宣德时更多进口 优质料,使用更普遍,技术更娴熟,永乐重型,宣德重纹存世宣德清花数量大,品种多,对后世影 响很大,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自宣德以后,仿品H增已故陶瓷鉴定专家孙瀛先生,在三十年代, 就已能精确的鉴别永宣青花仿制宣德清花非常成功,惟妙惟肖,形神兼备,今时景德镇黄云鹏先生主持 “黄窑”及熊氏,向氏等众多窑口,技艺颇高流传海内外B国产钻料:发色清单,蓝色不稳定,并有流散走釉,明初青花釉面常显影青型,特别 是浅淡的青花常与釉面混肴不清,如菱花口缠枝莲纹盘就有此现象C进口料苏尼勃青与国产料合用:取其优点,去其毛病发色明快,浓郁与淡雅相辉 浓郁者,色泛黑蓝或深蓝;淡雅者,色灰暗犹如隐身云雾中;亦有浅淡鲜明的色调。
这种二合一青花 钻料,以浓郁的进口料渲染为主,国产料轻描为辅,突现纹饰层次的效果心得体会-明代青花钻料鉴赏二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这二个朝代,历时约二十年,其中正统,天顺均属同一位皇帝,景泰为其皇弟,其时外 族进逼,社会动荡不安,景德镇官窑进入低潮的时期,甚至停烧,史称“空白期”,迄今不见暑有确切 纪年款识的官窑瓷器民窑器物还见一些延续生产,今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的“景德镇珠山出土元明官窑 瓷器展览”展岀九件正统地层的出土青花器计有:缠枝花四楼双耳瓶,缠枝莲托八宝纹侈口碗,九龙纹直 壁碗,海涛纹侈口碗海涛白龙侈口盘,瑞兽纹莲子纹盘,海鸟纹四铺首器座,海涛纹把杯等钻料:多数是国产料亦有宣德时留下的苏尼勃青进口料,色调浓艳,浓郁出有钻铁 斑,深入胎骨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前文物馆新收藏正统一景泰青花人物大罐国产料前期呈色蓝中偏 黑,后期发色淡雅的较多,铁锈斑晕散较少三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1) 成化(1465—1487)钻料:此时进口料已用完,没有进口补充改用国产平等青料,发色浅淡而呈灰蓝色 泽稳定,轻淡柔和,对后来青花器烧制有着深远影响由于釉厚润泽(俗称猪羔釉),而使青花文饰十 分含蓄,少数有因青花浓郁而造成的黑斑点。
因斗彩的出现而推动了淡描青花的技法和品种明代青花瓷以 宣德,成化二朝最为享誉和影响久远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官民窑竟相仿造,盛极一时,传为佳话成化时期,历经近二十年正统,景泰,天顺之动荡后,社会稳定,经济日趋繁荣,官窑 恢复生产,由于成化皐帝艺术鉴赏水平颇高绘画亦有相当功力青花与斗彩独树一帜,尤其是斗彩, 堪称明瓷第一此时民窑亦深受官窑作风影响,制作精美优良形成了明代青花自永乐,宣德以来第二个高 峰时期2) 弘治(1488—1505)钻料:大体与成化相同,使用平等青料,发色浅淡雅致其中少数浓艳者,则呈现深沉 的灰蓝色调,接近于正德时期的青花色阶民窑青花亦是使用平等青,发色清淡,没有成化青雅致感, 有晕散现象另一类形,线条奔放,发色浓艳弘治青花,早期有成宏不分之感,纤巧舒展,比成化青花更为柔和飘逸有异曲同工之 妙后期则与正德相比随着纪年器物的不断发现,弘治青花风貌逐渐被认识英国大维德基金博物馆 收藏一件青花缠枝莲狩耳大瓶高62. 1厘米,瓶外口沿青花写款:江西饶州府浮梁县里仁都程家巷信士弟 子程彪喜舍香炉花瓶三件共壹付送到北京顺天府关王庙永远供养专保合家清吉买卖亨通弘治九年初十吉日信士 弟子程存二造。
瓶上粗矿的文饰,浓郁的青花色调及纪年的写款,显示了弘治时期部分民窑青花的风貌此 瓶与该馆所藏另一对元代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龙纹双耳大瓶相似弘治青花除与成化相似外,有时还容易与空 白期景泰青花混肴在八十年代有一些藏家还将弘治青花看成是元未明初之物3) 正德(1506—1521)钻料:早期用平等青,与成化,弘治青花有相同之处大部分呈现浅淡灰蓝色调,虽然 不浓郁,但较稳定匀净成化,弘治时期除淡雅的颜色外,还有发灰黑色的器物,有的带褐色铁锈斑 到了正德,这种现象更是日趋增多青花晕散,纹饰模糊勿看作元及明初青花,须仔细观察这类多呈色 滞重,漂浮流散还有一类是色调深沉而不减鲜艳的青花器正德中晚期改用回青料:也称佛头青,它的来源:“事物组珠”说是:“正德间大当镇 云南,得外国”回青"”天工开物说:“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青料的输入是西亚回教 民族地区或域外的回教国家是较为统一的说法”回青”不能单一使用它要掺入石青(又名石子青) 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正徳中晚期青花使用回青后,出现与嘉靖时相似的那类淡紫色和鲜艳浓郁的深紫色绘 画风格从明中期淡雅飘逸向明晚期粗犷豪迈写意方向演变发展四嘉靖隆庆万历时期(1) 嘉靖(1522—1566)钻料:嘉靖时期,烧制年代长,数量大增,新采用最具特色的回青料。
淳回青,则色散 而不收,石青加多,则色沉而不亮,每回青一两加石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加,谓之中青中青用 以设色,则笔路分别上青以混水,则颜色明亮(见“古铜瓷器考”)所以调配钻料不同,青花的呈色也就不 同,由于嘉靖陶工改进制作工艺,巧妙的控制了它的科学性能,所以创新了一种“特色幽青”的风格嘉靖 青花呈色浓重鲜艳浓处呈深紫色,往往图案轮廓的笔道和后加盖的青色,润化为一体构成了鲜明的时代 特色呈色可分为三种:A嘉靖时期青花颜色深沉发灰呈黑蓝色调,图纹有晕散效果,类似正德晚期,为钻料 中回青配方比较过高或者窑火温度过高的缘故B中期青花颜色浅淡发蓝,并且有精细之作及至万历,越发浅淡,而图案线条更显细 蜜颇有成化遗风C晩期青花色调颜色鲜发红发紫,亦称“青金蓝”颇象产于阿富汗之青金石色泽为嘉 靖时青花典型上品,这种回青料配以石青料产生的效果陶说” 一书里便提到:“嘉靖尚浓,回青 之色幽簣可爱从元到明,回教文化与进口青花钻料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就象一道桥梁和纽带通 过海上的丝绸陶瓷之路,连接着东西方的文明与贸易2) 隆庆(1567—1572)钻料:嘉靖,隆庆及万历早期所用青花钻料均属回青料颜色亦相似,但隆庆时青花, 由于陶工选料的精练和技巧的娴熟,色调甚佳,回青的呈色纯正优良,蓝的发紫。
可谓炉火纯青,出神 入化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中,成就最显著,光彩夺目,珍稀难觅更胜嘉靖.万历青花一筹民窑青花 钻料:主要用回青,呈色纯蓝稳定,另一类色调清淡青花色调的浓郁比之官窑豪不逊色图案文饰运用明代 流行勾勒点染技发,较之官窑,更为简单随意奔放3) 万历(1572—1620)钻料:万历青花早期用料与嘉靖,隆庆相同,颜色与嘉靖,隆庆基本一致亦系蓝中泛 紫;象隆庆时那种浓艳深重色调日趋少见中期开始回青料消失,代表以石子青,蓝中带灰,呈色渐 浅;晩期使用石子青,蓝色灰暗,多有晕散及至万历未期青花颜色更加浅淡,一直延伸至天启万历时期是 晚期最常见及数量最多时期,外销驰誉海内外五天启崇祯时期(1)天启(1621—1627)钻料:天启时期青花料与万历后期青花用料相似,以石子青为主,青花颜色多种多样, 有万历时的淡描青花,亦有纯净艳丽与浓郁的色调,有着明清过度时期的特色一些青花器物有浓郁的 东邻日本风格别具一格,别有情调两枝笔的分水(混水)技法流行与当时青花料十分配合天启官窑青花极 之罕有;常见的多为民窑产品,绘纹草率写意,青花晕散或带有浓褐现在,而民窑青花精品,绘画别致,工 艺精细尤为别致可爱青花常见以下四类:A青花发色不稳定,绘画的线条与釉面混肴不清,与明初之青花不同,没有渗入胎骨, 无凹凸感,和万历民窑青花相类似。
此类青花多为宗教祭品,如香炉.供瓶.罐类等B青花色调清淡,呈色稳定,青中闪浅灰,绘图工整,线条纤细淡描技法与万历晚期 如出一辙还有更浅淡者,影响到清代C青花色调浓郁,带泛黑蓝及黑灰,此类多见于厚重青花器,彩瓷及写款上其釉面多 数稀薄且泛青色D青花颜色浅蓝.鲜艳.稳定其青花色泽明快类同万历时的特征,在工艺及图纹颜色 上,又有明清过度的特点,多见于罐.炉类器物2)崇祯 (1628—1644)钻料:沿用石子青,色泽鲜明的少见一般发色清淡,呈青灰色崇祯至清初顺治•康熙 年间,有一些花觥.简瓶.笔筒上的青花颜色,分水浓淡从勾勒点染斧劈披法过度色泽向青翠方面发 展,创新风格常见有如下四种青花呈色:A最普遍,呈色灰暗并有晕散浓郁中掺染黑斑,与明初青花自然产生那种黑斑不同 晕散严重,会影响到图纹及款识的清楚,模糊难辩此时的青花瓶、罐、炉、砚、盘碗,时时可见B色调纯净、深沉,工艺制作颇细致有瓶、炉、罐、盒、盘、碗等器物特别有署崇 祯官窑年款,曾见一件崇祯青花大罐、长颈、丰肩收腹上下两道暗花,主纹青花深沉纯净为周文 王谓水仿贤阁,宽削平切圈足,底部沙底内殓青花的底足处理已带有清初顺治的特征C青花呈色稳定,现灰蓝或黑蓝色调,相似万历青花。
器物有瓶、炉、罐类有些清初 顺治、康熙早期民窑青花亦有类似之作D青花颜色鲜艳明快此类色泽的器物有日常用品及法器,图纹多绘人物故事,花鸟洞 石走狩芭蕉等,明清过度期风格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