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新乡市龙泉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3050709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河南省新乡市龙泉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河南省新乡市龙泉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河南省新乡市龙泉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河南省新乡市龙泉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河南省新乡市龙泉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题。(25分)孟宪实谈历史教育学者孟宪实与作家阿城联手创作的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单讲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就有可能是一部“和尚戏”,为此他们曾设计了两条辅线窦建德的女儿进宫替父报仇,却与李世民陷入爱情纠葛;李元吉一子侥幸逃脱劫难,辗转民间,最后入宫,掀动各种阴谋。宫廷、政变、复仇、情爱,所有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都具备了,可距离历史也就越来越远了。要收视率,还是要历史,孟宪实他们咬牙选择了后者。相形之下,贞观长歌更叫座。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的孟宪实不以为然:“我认为历史

2、资源与自然环境一样,应该合理开发,杜绝污染。”“原罪”的驱动力后人基本都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谏,创造贞观之治。这些业绩,让人很难把李世民与玄武门杀兄挟父的那个人联系在一起。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正是对玄武门“原罪”耿耿于怀,在这件事的鞭策下,他才借鉴历史,实行仁政,励精图治。有史料为证。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主持修晋书,他亲自为王羲之传记写了几段史评,感慨道:“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一日之恶”与“三年之善”,相去天壤,可是人们为什么总是更重视前者呢?李世民认为这不公平。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是在为自己鸣不平。他的“一日之恶”只能是玄武

3、门之变,“三年之善”当然是贞观之治。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的。身为皇帝的李世民非常在意后人会怎么看待他,从他对历史的熟悉程度,能看出他是在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他能客观指出,秦始皇有点迷信,汉武帝有些穷兵黩武。他还说就打天下来看,只有汉光武帝可以与自己媲美,只是光武帝登基时已三十多岁,他自己则18岁上战场,28岁当皇帝。历史教育的虚无孟宪实有感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曾经有那么一段开明美好的时光。“在古代帝王中,像李世民那样理性运用最高国家权力的,独一无二。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家来说,了解历史、懂得历史是基本素质。我们现在的历史学变成纯学术,象牙塔里面的摆设,距离现实比较遥远。”在整个义务

4、教育阶段重实用、轻素质的大氛围下,历史教育的位置正在逐步萎缩。“中学历史教科书,就像政治教育,只是灌输了一些片面的历史观点和概念,讲知识少,阻碍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历史。”进入大学后,中国通史干脆没有列入必修课,过去北大中文系与历史系一起上通史课,现在非历史专业的历史课程比例都在压缩。“大概是考虑到历史学没什么用吧”,孟宪实认为理想的历史教育,应该让学生们看到真实的历史过程,而不是经过“剪辑”的。在日本,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像谷川道雄,都会参与中学教科书编写工作。1996年,孟宪实到日本访问,看到当地一所中学设有古典课程,讲的全是中国论语孟子和诸子百家。他很诧异日本人为什么会对中国这些传

5、统文化感兴趣。结果他被告知原因中国是儒家的故乡。“而我们距离这种教育太遥远了,我们现存教育体制中没有这部分。现在中学生、大学生了解西方比中国历史还要多,读外语的课外读物,讲的都是西方的风土人情。” (节选自南方周末)(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由一部历史剧的创作引申谈及整个历史教育,表达了孟宪实对我国历史普及的思考与期望。B具备了宫廷、政变、复仇、情爱等诸多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是贞观长歌更叫座的主要原因。C后人由于对史实缺少足够的了解,所以多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谏。D本文作者认为,中学历史教科书,就像政治教育,讲知识少,阻碍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

6、去对待自己的历史。E作者用“辅线”一词,含蓄地讥讽当下电视剧片面追求收视率而背离历史史实的错误做法。(2)“原罪”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了的罪行,在文章中具体指什么?作者指出“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意在说明什么?(3)文章中反映出孟宪实什么样的历史观?试举例说明。(4)电视剧贞观之治为什么“叫好却不叫座”?什么人在“叫好”?什么人在“叫座”?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结合你的看法,谈谈如何面对这种现状。参考答案:(3)答案:客观真实地对待历史,开发历史,如电视剧贞观之治的编写;深入细致地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如对唐太宗李世民“仁政”的心理剖析;要做好历史

7、教育的传承,饱含热情地实行历史教育,如对日本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看法。(4)答案: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是因为它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但是缺少吸引眼球的元素。“叫好”的是少数有历史良知的学者,“叫座”的一般都是社会普通观众。这反映了我们历史教育的虚无。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要深刻反思,积极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借鉴外国优秀的做法,唤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探究成分,意思正确酌情给分)2. 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我们对传统的文

8、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 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

9、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 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

10、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 小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在。在

1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1)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艺术,书法同绘画、音乐等纯艺术不同,它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B中国文字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C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D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

12、的方式,要想薪火相传,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2)下列对“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B现代教育将文字、音韵、书法分割成不同的专业,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C二十世纪战乱与运动人为地割裂了书法传统的脉搏,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艺术标准的泛化甚至丧失。D现代人对于书法不能从小培养、不能坚持,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书法艺术。(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体公民要肩负起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B古代人私塾读书,往往将识字、吟诵、书法合而为一,而现代教育却将其

13、分割开来,造成了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C书法艺术不仅体现了文人的才情和学养,而且也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D书法作为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我们应该对其有敬畏之心。参考答案:(1)B(2)A(3)D(1)定义与概念题B项偷换概念,原文是“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2)材料与观点题A项答非所问,不是“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3)要点与概括题A项“全体公民”扩大范围,应是“中青年书法家”;B项“造成了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无中生有;C项递进关系颠倒3.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题。(20分)定风珠(魏继新)小镇多吊脚楼,旧称干阑。此屋沿溪而建,时传

14、为避毒豸虫蛇而筑,人居其上,可眺山水岚雾,倒也有十分情趣。且房屋鳞次栉比,多为木柱板壁,街道为麻石路面,凹凸不平,就有了几分古香古色。镇口岩头上的老藤粗枝,盘虬错节。小镇位于深山之中,极少人来往的。村野田埂之中,常见老牛慢慢地吃草咀嚼岁月,仿佛日子也凝固了;只有小路上日子覆盖着日子,脚印覆盖着脚印。连风,也很难穿透时间凝固的墙壁,为这方圆百里唯一不通公路的小镇,送来些山外新鲜的气息。小镇有一屠夫,生得膀粗腰圆,每日里杀头肥猪,烫了刮毛开膛,然后用担挑了,步行几十里山路,到城去卖。却也不知何故,他的猪肉极好卖。他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于是,便沽些酒,买些油盐

15、柴米,顺了山路回去。当然,担子里便捎了些镇人托买的东西,或油或盐,屠夫总是把它们用信包包了,作上记号。他虽看上去五大三粗,心却极细,从不会错,加上有的是力气,也乐此不疲,如此一来,人缘极好,镇上人把自己喂的猪,也往他那儿赶,所以,日复一日,小日子倒过得十分滋润。屠夫有一杀猪用的案桌,矮脚宽身,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开裂了,且血痕累累,年复一年,连木质也看不出了,屠夫对它,却十分钟爱,用起来也十分顺手。一日,镇上来了一老客,此人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风骨:据云,此人乃名中医,回祖籍省亲的,偶尔也给镇上人看病。不知何故,却对屠夫的杀猪感了兴趣,一连数日,流连不去。屠夫为赶生活,杀猪时间是极早的,其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老者便来了,目不转睛地看。屠夫是个直人,见状,便嘿嘿地笑了,说:让老人家见笑了,我手艺不精呢。老者微微一笑,说:你手艺倒是极好,人也不错,不过,我不是看你杀猪的。屠夫大奇:那你看什么呢?老者说:我是看你案桌呢。屠夫不解。老者问可否转让,愿出钱购买。屠夫说: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老者便说:那我代病家谢你了。不过,我将赔钱给你置买一新案桌。我隔七日后来取,这七日,你仍在此桌上杀猪吧。七日后,老者至,见屠夫亦置新案桌,并言:你既为病家故,我何可让你破费,并置这新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