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园林生态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植物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同一种植物个体的组合 2、群落演替:是指在一定地域的植物群落发生变化而形成其他植物群落被其他植物群落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3、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 4、生态位:是指某一物种在相应的生物群落中所处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与其他相关物种(如食物和天敌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梯度中的位置5、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它包括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也包括环境设施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6、生态位重叠:赫尔伯认为生态位重叠是两个种在同一资源位上相遇的频率,而皮洛认为生态位重叠即为资源位上种的多样性7、植物群落:是指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植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物种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换而言之,是指在一定的地段上群居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群所构成的一种有规律的集合体 8、城市植被:是指覆盖着城市区域地面的生活植物总和 9、生活型:植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
10、层片:通常把植物群落中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生活要求的植物种组成的机能群落称为层片11、群落季相:是指随着气候的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外貌的现象就是季相 12、群落波动:是指短期内植物群落的年际变化,这种变化不涉及新种的侵入,是围绕着一个平均数的波动并且是可逆的 13、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物质的影响,而是受到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的影响该定律只可适用于稳态条件下14、耐受性定律:生物不仅受生态因子最低量限制,而且也受生态因子最高量的限制即是说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15、限制因子: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16、光污染:是指环境中光辐射超过各种生物正常生命活动所能承受的指数从而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17、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钾等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致使水中的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过度繁殖18、自疏现象:是指当种群密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或个体形态与重量,进而将影响植株的存活率,其密度呈现出降低的现象。
19、生态环境: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或与生物体进行物质能量流动的因 素称为生态环境20、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植物当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时,往往形成相同或 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这种现象叫做趋同适应21、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气温度现象22、景观要素:景观的组成单元(各生态系统或亚系统)则称为景观要素23、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称为优势种24、生态平衡:一个生态系统能长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组成成 分和数量比例比较持久地没有明显地变动,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和输入接近相等, 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25、趋异适应: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 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于是在不同个体群之间就产生了相应的生态变异,这是 同种植物对不同综合环境条件的趋异适应26、建群种:群落的不同层次有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 群落的作用,常称为建群种27、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28、植物群落的演替:是指植物群落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
29、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 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植物之间的作用叫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现象 30、生态流:生物物种和各种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能量在各个空间组分中的流动称为生态流31、尺度效应:景观的尺度分析时,随着研究尺度的扩大,景观最小斑块面积 出现增大的趋势,而景观的多样性指数降低的趋势 32、斑块(镶嵌体):指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本底)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33、本底(基质):是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二、判断并改正 1.环境自净能力与承污能力、环境容纳量呈反比例关系)2.生态因子具有可替代性)3.生活在一起两种生物,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互利共生√) 4.生态系统中能流途径主要是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5.对树木而言,在林冠下不能完成更新植物叫阴性植物) 6.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7.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常绿阔叶林)8.林冠下可以正常更新的植物属于阳性植物) 9.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核心√) 10.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初生演替。
) 次11.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3个)5-612.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说明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 13.太阳强度是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强)太阳高度角14.在进化过程中,K-对策者以提高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获得优胜) 竞争能力15.r-对策者以提高竞争能力取得生存) 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16.城市化大多会造成城市植物数量和组成的改变√)17.当前,我国多数园林植物配置追求视觉效应,忽视生态效应 (√) 18.植物的化感作用会对其周围的植物生长产生抑制效应)19.植物吸水的动力是蒸腾拉力) 20城市风的特点表现为风速大,局部风变化不定,且具有热岛环流现象) 小21.植物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吸收绿光多的缘故) 22.凡对所有生态因子耐性范围都很广的植物,一般分布范围也很广 (√) 23. 城市热岛效应常使春天来的较早,秋季结束较迟,因此城市热岛效应均能促进城市园林植物的生长)24.园林生态环境是园林生物群落存在的基础,为园林生物的生存、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25.植物的耐荫性一般相对固定,但外界因素如年龄、气候、纬度、土壤等条件的变化,会使植物的耐荫性发生较大的变化)26.光补偿点的高低,可以判断植物在高光强下能否健壮生长的标志。
) 三、填空题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 )、( )和( )遗传多样性(亦称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自然环境是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主要包括( )、( )、( )、( )、( )等土壤、空气、水、岩石矿物、太阳辐射3、光污染种类一般可分为( )、( )和( )三种 人造白昼污染、白亮污染和彩光污染4、生态因子有( )、( )、( )、( )及( )等五大类型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5、土壤是由( )、( )和( )组成的三相系统固体、液体和气体 6、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 )、( )、( )植物、动物、微生物 7、植物的净化功能主要表现在( )、( )、( )、( )、( )、( )以及吸收( )和放出( )等 降尘、吸收有毒气体、减弱噪声、吸收放射性物质、增加空气负离子、减少细菌、CO2、O28、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 )、( )、( )等营养物质过多使水中的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过度繁殖。
氮、磷、钾10、植物群落演替的起始条件按裸地类型可将群落演替划分为( )与( ) 原生演替型次生演替型11、地形因子包括( )、( )、( )、( )等坡度、坡向、海拔、经纬度12、种群是( )存在的基本单位又是组成( )和( )的基本成分物种、群落、生态系统 13、按群落代谢特征将演替划分有( )和( ) 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16、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 )和( )的流动均受到( )的控制 物质、能量、信息流15、逻辑斯谛曲线通常所划分为( )、( )、( )、( )、( )等五个时期 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四、单项选择题 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和( ) A.信息论 B.控制论著 C.系统理论 D.稳定论 2.廊道的重要特征有弯曲度和( ) A.连通性能 B.控制性 C.多样性 D.封闭性3.下列要素中,不属于景观要素类型的是( ) A.斑块 B.交点 C.走廊 D.本底 4.走廊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具有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 )。
A.障碍作用 B.网络作用 C.联系作用 D.扩散作用 5.石油型空气污染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为( )A、光化学烟雾 B、二氧化硫 C、粉尘 D、酸雨6、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是由不同( )组成的镶嵌体A、生境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态因素7、如果风向与城市街道走向一致,则由于( ),风速将比开阔地增强A、狭管效应 B、边缘效应 C、涡流原因 D、摩擦作用8、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为:dN/dt=rN(1–N/K),其中K为环境容纳量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由此模型确定的最适产量和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 )和( )A、K、K/2 B、K/2、K C、K、K D、K/2、K/29、任何一类植物群落演替系列,最终总是达到一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稳定的植被类型这个终点称为( )A、先锋群落 B、自然群落 C、顶极群落 D、复合群落10、目前,温室效应主要是指人为大气污染所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的现象其主要气态污染物为(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碳氢化物 D、二氧化碳11、( )是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强,对景观的功能所起的作用也最大的景观要素。
A、走廊或廊道 B、斑块 C、本底或基底 D、网络12、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 )上A、边缘效应 B、物种-面积关系 C、空间关系 D、结构与过程关系13、景观的异质性主要来自( )以及异质的立地或生境条件A、干扰 B、气候因素 C、地形因素 D、隔离度14、( )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也是城市环境中具有生命特性的重要组分A、城市植被 B、城市居民 C、城市建筑 D、城市物理环境15、植物群落的( )是认识植物群落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植被类型的主要标志A、功能 B、结构 C、外貌 D、动态16、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 ),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能否可持续发展A、主导因素 B、限制因素 C、外部因素 D、生态因素17、在pH( )条件下,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最好,最有利于园林植物生长A、5.0 B、5.0-6.0 C、6.0-7.0 D、>7.018、植物可以说是天然的氧气工厂,大气中的氧气大部分来自于陆地上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