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

上传人:Sky****er 文档编号:232394333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众号:凤凰教师期末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4分)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9分) 弟弟在ch fn()收拾 zh()已久的用具时,突然发现了一只小c wei()。那一shn jin (),弟弟惊呆了。这个小家伙nn sh()了弟弟两秒钟,然后ln l()地逃走了。 w ln()的天空下,五颜六色的q zh()随风飘拂。广场上人们欢呼着,脸上露出x yu()的笑容。二、按要求填空。(6分)“穷”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音序_,再查音节_。按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部,再查_画。请你根据“穷”的不同义项分别给“穷”组一个词。 缺乏财物。( ) 到尽头

2、,没有出路。( )三、给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的答案。(14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渲染(xun)稍微(sho)轮廓(ku)B. 甘蔗(zh) 闷热(mn) 灯盏(zn)C. 参差(c) 瘦削(xio) 琴弦(xun)D. 怒号(ho) 供品(gng) 入场券(qun) 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高山流水余音绕粱B. 唯妙唯肖栩栩如生C. 黄钟大吕笔走龙蛇 D. 天赖之音轻歌漫舞“在国庆阅兵典礼上,我们看到各种新型武器逐一亮相,听到各个徒步方队口号_,我不禁_。”这句话中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A. 排山倒海忘乎所以 B. 排山倒海热血沸腾C. 响彻云霄忘乎所

3、以 D. 响彻云霄热血沸腾 与“风吹河面层层浪”相对应的下联是()A. 飞霞落影片片红 B. 霜雪满地处处白C. 雨打沙滩点点坑 D. 画眉登枝声声脆“树木花草在城市里的作用的确很大。树林能抗击风沙的侵袭,分布合理的树林和灌木丛,能大大减弱噪声,有显著的隔音效果。”这两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是()A. 作比较 B. 列数字 C. 举例子 D. 打比方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B.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C. 在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事实材料之后,我们就能揭开地球变暖的奥秘。D. 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

4、0分以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月光曲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B. 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C. 好的故事中作者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强烈愿望。D. “你这话不知说了多少遍了,我耳朵都起茧了”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外面的噪声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_ 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改为反问句)_五、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7分)宿建德江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孤寂、愁闷之情的千古名句是“_,_”。 诗人苏轼眼中的夏雨:“_,白雨跳珠乱入船。

5、”杜甫笔下的春雨:“随风潜入夜,_。” 鲁迅在学界的三魂里说:“_,惟有他发扬起来,_。”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_”。(用原文填空)六、口语交际。(4分)据报道,大连鲁迅美术学院招生专业课考试前,有女生来到校园内的鲁迅塑像前,跪地磕头希望取得好成绩,这种举动遭到广泛质疑。有人说,向鲁迅塑像跪拜是一种“迷信”行为,还有人说这是对鲁迅的崇拜。说说你对这种行为的看法。_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31分)七、课内阅读。(10分)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

6、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照样子,写词语。(4分)(1)干干净净(AABB):_(2)闪闪发亮(AABC):_ 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的句子。这属于小说里的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2分)_ 桑娜为什么会感到“心惊肉跳”?(2分)_ 从哪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桑娜一家是“穷人”?(2分)_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6分)讳输棋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答曰:“

7、三局。”又问:“胜负何如?”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他不肯罢了。”【注释】讳:忌讳。和:和棋,平局。 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句的意思。(2分)(1)次日()(2)胜负何如()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讳输棋”,文中哪一句话的内容最能体现题意?请用横线画出来。(2分) 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简要评价一下吧。(2分)_九、课外阅读。(15分)走出黑暗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群熙熙攘攘。八点三十分,载满乘客的地铁缓缓启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段时,突然车厢内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了下来。始料不及的人们一下子被搞蒙了。黑暗像

8、一只无形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人们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系,却都没有信号。车厢里一下子像炸了锅似的,哭声、喊声、叹息声不绝于耳。突然,黑暗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这位母亲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各自想着心事。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有急救药?”旁边的人也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终于有人说有。接下来就听到急急忙忙的翻找声。“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个人。没有人组织,药

9、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药瓶很快就传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谁递过来一瓶水,病人吃完药安静了下来。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与外界还是没有一丝联络,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但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烟能使人窒息!万一引起火灾一个人也别想跑掉!”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了。刹那间,光明消失了,人们重新回到黑暗的深渊。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过黑暗,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过光明。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话音刚落,人们就主动地手拉着手排成了长队,那人又问有没有没牵手的,当确认都牵好手后,那人就带头向下一出站口走去。黑暗中

10、,那带头的人不时被绊倒,但他爬起来再走,不知摔了多少跤。后边的人有条不紊地跟着,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终于从黑暗中走出来了。“我们得救了!”人们喊着、笑着、拥抱着这时才发现,原来领头人就是列车司机,他的衣服刮破了,脸和手都碰出了血,但脸上却洋溢着笑容。 这篇文章按体裁分属于()(2分)A. 散文B. 诗歌C. 小说D. 戏剧 联系上下文,以下对第段中“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过黑暗,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过光明”一句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2分)A. 今天以前人们没有认识到黑暗的恐怖,光明的重要性。B. 今天以前人们不憎恨黑暗,不渴望光明。C. 今天人们特别憎恨黑暗,渴望光明。D. 将“憎恨黑

11、暗”和“渴望光明”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人们走出黑暗的强烈愿望。 结合文本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 第段中,“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这位母亲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这位母亲的做法对稳定慌乱中人们的情绪起了一定的作用。B. “黑暗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黑暗给人带来的极度恐惧,营造了恐怖的氛围。C. 从第段,“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但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人们很惊慌。D. “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之所以要“手牵手”,是为了避免有人掉队。 下面是四位同学读文章后获得的启示,不符合文章所表述内容的一项是()(2分)A. 面对灾难要勇于创新。B. 面对灾难应团结一致。C. 遇到灾难要保持镇静。D. 应对灾难要互相帮助。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3分)_ 文章结尾才揭示领头人是列车司机,这样的安排合理吗?为什么?(4分)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25分)十、习作展示。(25分)生活是美好的。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精彩无处不在。它使人感动,给人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请以“精彩_”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先将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