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全国课标卷和山东卷的特点规律区别与应对策略(物理部分)一、 理综全国课标卷物理部分总分为110分,选考部分3-3、3-4、3-5三个模块任选一题作答,每模块题目分值是15分,满分值为15 分,占物理总分数的13. 64%;山东卷为90分左右,选考部分3-3、 3-4. 3-5三个模块任选两题作答,每题8分,满分值为16分,占物 理总分数的17.78%比较可以发现:选考部分的权重下调了 4.14百 分点课标卷比山东卷更注重了对必考部分的考查应对策略:(1 )加大对必考模块的研究与复习力度⑵强化对选考模块的考题的研究,特别是选考模块的考点的高考要 求明确,典型题重点题目的强化训练到位,力争做到考点细致到位, 基本方法能够熟练应用二、 全国课标卷物理部分选择题为8小题(14-21题),每小题6分 (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共48分,占必考部分分值的50. 5%;山东卷选择题为7小题(16-22题),每小题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 得2分),共28分,占必考部分分值的37.8%,比较可以发现:全国 课标卷采用选择题考查必考部分的权重增加了 12. 7个百分点•难度 上,课标卷的选择题的题目整体比山东卷降低,选择题题目考查综合 性降低。
应对策略:(1 )加大对必考考点的选择题知识、思想方法的研究与 训练2)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查缺补漏,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3)提高对选择题错选项的剖析,找到学生错选的根源,并对症下 药三、全国课标卷物理部分实验题为22、23题两个题目,从2010、2011 年的命题来看,22题(分值为5分左右)、23题(分值为10分左右) 是力学实验题和电学实验题,占必考部分总分的15. 8%;山东卷实验 题是23题,分两个小题共12分左右,多为第一小题为力学实验,第 二小题为电学实验,占必考部分总分的16.2%比较发现,两种考卷 所占权重基本相同比较两种考卷实验题,可以发现,全国课标卷更 注重基础性,创新性稍逊一筹,能力要求比山东卷略低例如,2010 年课标卷的22题考查了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器材选择和实验 误差分析,直接考察了课本实验基础知识,2011年山东卷22题考查 了替代法测量微安表表头内阻的步骤,相当基础2010、2011年课 标卷23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图表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作图能力和利 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命题同样突出高中物理实验的重要 方法和重要物理公式(或规律)的理解与灵活应用,例如伏安法、瞬 时速度的测量方法、描点作图法、加速度的定义式、电阻的定义式、 牛顿第二定律等等。
应对策略:(1)复习实验要应引导学生重视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的理论研究2) 实验复习要重视与课本实验的接轨与回扣,重“寻根”3) 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图像的分析与处理 等4) 重视实验与课本规律的结合复习,清楚实验是规律的研究或延 伸,解答实验必须与物理规律结合起来四、全国课标卷物理部分计算题23题多数考查运动学的题目,情景 比较新颖,知识点相对山东卷来说,比较单一,更更注重基本方法的 考查,但思路设计的有相当的难度,突出物量与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一般设有隐含条件,思维逻辑性较强23题的命题遵循高考“以能 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兼顾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命题点一定在必修 1和必修2考查力的平衡、力和运动的关系、曲线运动、机械能守 恒定律、动能定理中任两个命题点综合命题的概率极大应对策略:(1 )重视运动学题目的情景建模,培养学生从新情景中 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2) 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重视两种运动的衔接点分析及在解题中 的承前启后的链接作用的灵活应用3) 培养学生画运动的习惯,及两种运动比较分析的解题思路(2010 短跑名将100m. 200m的比较分析;2011年甲乙两辆汽车的比较分析)。
四、全国课标卷物理部分24题的难度与山东卷相当,2010、2011都 考查了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揣摩命题者命题规律,此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及组合场或复 合场中的运动,重视 场边界条件和临界条件的分析应对策略:(1)物理综合问题是高中物理中难度很大的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注重引导问题的设计梯度和难度,要调查学 情,从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掌握程度的现状出发设计引导问题2) 物理综合问题的研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 用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小组讨论可以通过“兵教兵”的方式解决个别学生的基础知识缺陷3) 理清解决物理综合问题的具体思路,积极进行思维程序建 构,这就要求学生对这里类问题中的模型建构、公式应用、图像基础 知识的结合应用进行总结反思4) 高中物理综合题中的典型题目可参考近几年的高考题,进 行分类研究将更具有时效性和典型性5)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思维断层要注重用基本概 念、基本规律等基本知识的衔接,实现由课本知识的强化向物理问题 的迁移6 )基于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有效性的要求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并注重指导学生进行适量的半定量 分析。
五、全国新课标卷选考部分命题难度和要求与山东卷相当,复习时要重视题目的细节处理和规范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