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法]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32119493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法]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法]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法]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法]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法]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法]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法]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法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使他们未来能够成长为创造性人才.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也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成绩好的学生,大多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相比而言,对于数学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学数学比登天还难.如何让全体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都能够均衡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常见的教学方法如下. 一、与学生做朋友 与学生做朋友,从教育心理学分析,不仅仅是做到因材施教的前提,更是改变学

2、生对教师的认知,从而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是当下教育中教师的基础教学法之一.与学生做朋友,要求教师要注重仪表与自我修养,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还要具有亲和力,尊重学生. .因材施教 所谓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定性.所有的教学法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与学生做朋友,是了解数学学习的主体的重要方法,使数学教学能够根据主体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与授课方法. .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师,更易激发他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现代社会的发展迅速,学生的心理各方面更敏感,对事物具有更高的要求标准.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教师应恰当运用艺

3、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加强数学的直观性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二、课前预习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数学学科的学生课前预习部分非常普遍.主要原因,一是普遍认为学生自主预习数学相对抽象,难以理解;二是教师难以激发学生预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数学预习的重要作用.预习是为课堂授课部分做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充分,为课堂专心听讲奠定基础.学生进行预习更能够有针对性地听课,听课的目的更清楚明了,对听课的兴趣也就更浓厚了,避免学生在课堂分钟平均使用注意力,过早产生疲劳的情况. 其次,教师应提出问题,令学生带着题目,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

4、改变盲目预习的状况.运用课前预习法,能有效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学习效率高. 三、课堂为主 课堂部分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部分.针对数学教学中的任务要求: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成长为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应把主体交还给学生.我在课堂上,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直观教学法 根据初中代数与几何的学科特点,所谓直观教学法,就是图文并茂,让学生直观学习.这种方式也是目前最为普遍,也是最有实效的办法.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紧抓教师的思维,跟进课堂进

5、度,使整堂课生动有效. 例如教师在教函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中,画出xy坐标图,在图像上标点,学生们就很容易理解x与y的变化关系.学生很容易加强记忆形成图像并总结结论. .情景教学法 所谓情景教学法,是指根据授课内容,引用或模拟适当的情景状况,加深学生的理解力将现实中数学以外的事物带入课堂,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阐述,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 例如教师在教“两条直线位置关系”这一课时,就可随地选材,创设情境两只筷子掉在地上,提问学生两支筷子掉在地上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说出“平行”与“相交”两种情况 .学生解题法

6、所谓学生解题法,就是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讲解题目,用学生的语言更易加深其他同学的印象,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固定模式进行操作,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展示的过程.为避免因学生差异所造成的负面后果,教师应积极拟定题目,做好辅助学生解题的工作,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学生解题法,一定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特别是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更应该鼓励其多参与.在具体操作中,可视课堂要求,每节课拿出分钟,由学生讲解一个题目. 这种方式能够充分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不但能够达到加深学生记忆的效果,更对消除初中数学中“两极分化”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积极准备讲解题目的

7、过程中,努力收集资料,理解和分析题目,这本身就是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过程,特别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是个重新打好扎实的数学基础的过程. .激励法 激励法在运用的时候,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勉励学生继续保持良好成绩,一种是鼓励学生进步.适当地运用激励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班级取得整体优良成绩的时候.针对基础薄弱的同学应有耐心,对他们取得的进步,更应进行鼓励,让学生体会成功与被赞赏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结束语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运用教育心理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做朋友,通过课前预习、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总之,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多用心、多留心,不断摸索与总结,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