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兴趣]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32112953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兴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兴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兴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兴趣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生的现状,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讨,从合理设置专业及专业课程、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师德修养、关爱学生等方面,阐述了培养中职生专业兴趣的方法。特别指出教师要抓好入学教育,并进行学法指导,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实现我学习我快乐我成才。 关键词:中职生;专业兴趣;专业设置;激励机制 本人从事中职教育这几年,对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多有感触。尤其是中职生的厌倦学习,对专业不感兴趣,课堂上睡觉的、低头玩手机的、埋头看课外书的,常常对自己的事业特没成就感,引发我对中职生学习兴趣的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其规模

2、迅速扩大,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2005、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连续扩招100万的任务目标,招生规模达到750万,在校生突破1800万,均创历史新高,2007年招生人数更是达到800万,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中职学校数量和规模问题基本解决,现在急需解决的是质量问题。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升学政策的调整,学生的层次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势必给中职学生的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为保障中等职业教育能够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把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这必然要求教师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动手能力。然而现实是大部分中职学校

3、学生学习主动性并不高,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这是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事实,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中职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原因 1.对缺乏理想和目标,对学习抱着混日子的态度 许多学生现有的心理需求层次太低,局限于眼前的、物质化事物吃睡玩、物质回报等,有些学生把金钱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而忽视精神上的追求;对于学习,不少学生看重的不是实际智能的提高或求知欲的满足,而是仅仅期望逃避惩罚,达到学习要求的底线,而通过考试或获得文凭则成为最大、最长远的目标了。 2.缺乏学习文化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中职院校学生大部分年龄结构偏小,知识结构偏低,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缺乏对所学专业和将来就业择业等的明确

4、认识。部分学生知识层次基本上保持在小学中低年级的知识水平,在文化课学习方面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部分学生对许多事物都缺乏兴趣,谈到学习就厌倦。部分学生虽然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准,其综合素质较差。部分学生认为职业学校是学技术,为的是将来到企业打工,文化课有没有无所谓,学不学不在乎,因此,对文化课缺乏兴趣。而很多专业课理论性太强,学习内容既抽象又死板,难度较高,从而使中职生对本专业失去了兴趣,而望而却步。 3.不良的学习环境与学生脆弱的自助能力相互影响,陷入恶性循环 中职学生的家庭大都条件一般,缺乏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父母的教育观念与方式或多或少地存在偏差。从

5、他们在校的经历来看,他们或许因行为不当而受处罚、因学业不佳而被冷落、师生关系紧张等。从学习环境来看,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积极学习的学生不多,学校与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信心也不大。这些因素使他们的学习状态陷入恶性循环,一时很难改变。 4.学习习惯差,方法不正确 由于不少学生抱着“要我学”的心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地步,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课下难以独立读书和做作业,难以长时间地专注于学习任务,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低下或无效。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没有任何压力,需教师不断督促学习。在学习方法上,他们被动等待教师的指导而无自己的学习方法。 5.不良的行为习惯导致他们无法正常学习 有

6、的学生想学点东西,但因为不良嗜好或习惯,管不住自己,无法专心学习。比如,有的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看网络小说、网聊、吸烟、谈恋爱、贪睡等等。这些不良的爱好与习性如果不加以制止,他们就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 6.学校方面的原因 中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弊端,特别是学校在生源紧缺,招生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了自身生存,不得不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招生上,教育教学改革明显滞后,不能适应中职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一些教学内容陈旧过时,脱离实际,缺乏新意,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特别是当前开设的一些课程,内容过深,而现在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按现行高中段的教学要求,不少学生想学也学不进,上课只能发呆或睡

7、觉;专业课设置脱离市场需求,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用处;而课程中专业理论课所占比例较高,再加上教学形式及方法上仍存在单调,枯燥,呆板,照本宣科等问题,教师仍处在“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被动式教学地位上,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提高中职生学习主动性的措施 1.抓好入学教育,打好中职生积极学习的基础 开学之初,针对中职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和失落心理,要做好入学教育。主要内容包括: (1)介绍学校的发展历史、地位和作用,重点介绍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2)组织学生学习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请他们回母校作报告,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教育学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奋学习,立志成才。 (

8、3)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学校发展、学生生活、第二课堂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录像片,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史,同时对学校的学习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 (4)开展讨论,弄清“学校”与“成才”的辩证关系。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学校是外部条件、是外因,自己的努力拼搏是主导、是内因。 2.合理设置专业及专业课程 (1)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 在国家支持成长职业教育的形势下,中职院校获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中职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全力提高中职生就业率是中职院校应对市场竞争的一个策略。而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市场接轨,只有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处事为宗旨”的原则,按照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才

9、能提高中职生的就业率。他们看到就业前景,从而来激发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2)以能力教学为焦点,合理放置专业课程 中职院校应充实考虑中职生的认知能力,力争“以适用为准、够用为度、适用为先”。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上,注重设置以能力为本的课程系统或课程模块,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一些专业技能,从而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中他们的专业兴趣。 (3)提前放置专业课程实训教学和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比例 一是中职院校可按照各专业特点,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先学完理论课再进行实训的做法,提前让学生到出产一线去实践,让他们与本专业的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提前体会对口专业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在实训单元师傅和本校指

10、导教师的辅导下,使中职生把握必要的实践技能,激发专业兴趣。现在,有些中职院校,在学生学完成1年的专业基础课后,就让学生“上岗”半个学期或1个学期,然后再学习专业理论常识,再到专业对口单元进行实习,这样对于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大家借鉴与学习。 二是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中职院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为64,建议对于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可提高到73或82,让中职生充实操作,尽量能浮现“理论够用、凸起实践、凸起操作”的原则,并采纳“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增强中职生的实训教学,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兴趣。 3.教学中以人格魅力征服学

11、生,精心设计学案赢得学生 教师的言行与精神面貌有一种不可低估的精神力量,它能直接感染学生,可使学生在第一次见面时被教师的风采深深吸引住,从而产生好感,产生认同,进而对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产生兴趣。每给一个新班上第一节课时,要特别注重自己的仪表仪容仪态,以达到一进教室,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的效果。但单靠仪表仪容这一方面来吸引学生远远不够,紧接下来的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最精彩的,这是行动的第二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要精心备课: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查找相关资料;使用逻辑严密、富有感染力的课堂语言;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想教育;一开始就有意识地进行就业指导。必须做到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明确,开展适

12、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的活动,在教学中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当学生们已被教师的“第一课”所征服时,他们将较快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上来。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设计出来的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后,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采用“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的原则 中职学生的年龄大都集中在16岁左右,属于“青春期”的年龄。他们往往自尊心较强和“好面子”,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如果教师采用的批评不当,他们会对教师反感,认为教师是有意跟他过不去,转而对所学科目的学习产生“反感”。教师在授课中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及时肯定学生

13、的点滴进步,这样,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5.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氛围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是在师生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心理背景。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被激发。如何营造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呢? (1)帮助学生正确看待错误。将错误看成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总会犯各种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要重视错误中传递的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学生从出错、改错的过程中学到有用的知识,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14、。对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个很难的过程,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使得部分学生出现焦虑现象,害怕出错,学生往往认为出错会失去教师或同学的肯定。教师应创建一种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来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错误,克服焦虑。 (2)通过榜样示范来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性活动。通过参与挑战性活动的示范,教师可以向学生证明,课堂是师生共同分享知识的场所,任何回答都不会受到嘲笑,学生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会得到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其回答得是否完整、正确,都要给予点评或加分,特别是在小组讨论中,可以给全组加分。 6.教学方式应从填鸭式向探究式转变 传统的教育基本上是“填鸭式”教育,学生被动的接受,机械的

15、训练,死记硬背,他们只是在继承,没有探究,没有发展,没有创新。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必须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亲身经历和体验。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重要的是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即建立师生、学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这些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为他们的自我表现和相互间的交流提供更多更广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教学的需求,把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为他们实现终身学习并成为创新人才打下基础。不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把竞争的意识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做到问题让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操作,知识让学生获得,学法让学生归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生争论的问题,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去探究。 7.有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受用一生 学生毕业离开学校,其学习就要进入自我学习阶段,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将很快被社会淘汰,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对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