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范文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31771251 上传时间:2021-1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范文 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据的内容吗,希望你们能喜欢, 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生字,熟读全文. 3、在掌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字音,熟读全文. 2、借助书下注释独立疏通文义.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1)罔不 ( ) (2)贻( ) (3)箬篷( ) (4)八方有奇 ( ) (5)石青糝之 ( ) (6)髯( ) (7)天启壬戌 ( ) (8)篆章(

2、 )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1)罔不: (2)尝贻余核舟一: (3)绝类弥勒: (4)诎右臂支船: (5)篆章: (6)视端容寂: (7)曾不盈寸: (8)桃核修狭者: 3、填空. 核舟记选自_朝人_编辑的_,核舟记的作者是_朝人_. 二、指导学习 研讨 (一)情境导入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 苏东坡夜游赤壁 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y)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 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3、整体

3、感知 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断句. (三)研读探究 1、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多媒体展示重点词语: 奇巧: 以: 木: 木材; 为: 罔 : 因: 具: 轩: 敞: 为: 兴: 徐: 糁 比: 类: 矫: 诎: 倚: 楫: 椎髻: 夷: 了了: 盈: 题: 简: 为: 灵: 怪: 多媒体展示重点句子: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其人视端容寂: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技亦灵

4、怪矣哉: 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自主学习,自己疏通文意,可以小组内互相讨论. 2、学生小组内通译全文. 3、找学生翻译课文,不当之处老师及时纠正. 4、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词语. 5、齐读,整体把握文意. 三 巩固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罔不( ) 贻( ) 有奇( ) 黍( ) 箬篷( ) 糁( ) 峨冠( ) 髯( ) 髻( ) 衣褶( ) 诎( ) 楫( ) 椎髻( ) 虞山( ) 篆章( ) 矫( ) (二)、写出下列加线字的意思 1.有奇巧人( ) 2.罔不因势象形( ) 3.尝贻余核舟一( )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 ) 6.启窗而观( ) 7.箬篷覆之( )

5、 8.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10.石青糁之( )(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12.如有所语( ) 13.其两膝相比者( )14.佛印绝类弥勒( ) 15.矫首昂视( )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17.珠可历历数也( )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 19.其人视端容寂( )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23.长曾不盈寸( )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三)、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木:能以径寸之木( ) 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以至鸟兽、木石( ) 文曰 初平山人 ( ) 奇:明有奇巧人( ) 有

6、:明有奇巧人( ) 长约八分有奇( ) 长约八分有奇( )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启窗而观( ) 为人五;为窗八(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可:高可二黍许( ) 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 珠可历历数也( ) 此中人语云( ) 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范文二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方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3、培养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 1、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学习

7、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检查上节课的 拓展延伸 题. 二、学习 研讨 一)、理解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根据上节课疏通的文意,谈谈自己的发现, 核舟是什么? 核舟上有什么? 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 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4、齐读25段. 探究思考:舟的正面,不是按照 船头 船

8、舱 船尾 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5、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 大苏泛赤壁 的故事. 6、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 盖大苏泛赤壁云 ,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 2)哪些地方说明是 泛舟 呢?哪些地方说明是 泛赤壁 呢? 三 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 奇巧人 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

9、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四 巩固练习 (一)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峨冠gun B.手卷ju n C.不属sh D.矫ji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绝类弥勒(绝):很 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 D

10、.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 4.与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

11、:(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以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二)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石青糁之.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 核舟 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

12、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3核舟记答案二3 .1)明确(多媒体展示):文章采用总 分 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 核舟 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 核舟 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 计其长曾不盈寸 呼应开头,然后用 嘻,技亦灵怪矣哉 作结.2)明确(多媒体展示):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4明确(多媒体展示):原因大概有两个:

13、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6.2).教师可就第2个问题稍作点拨: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 泛舟 .第一,从 苏、黄共阅一手卷 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 舟尾横卧一楫 船浆放在甲板上,可知 泛舟 第三,从 舟子 居右者 若啸呼状.居左者 若听茶声然 可知 泛舟 . 初中语文刻舟记教案优秀范文三 1、学习以

14、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教学设想 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2、布置课内预习 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