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化学发光/荧光图像分析系统一.图像拍摄用户使用本系统进行拍摄前,需进行以下操作:打开成像系统机箱电源开关(某些型号需要打开独立的CCD电源),电源指示灯亮仪器自检2~3秒,轻微响动属于正常,为滤光片轮或升降平台自行调整(Tanon-5200multi型)双击电脑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打开拍摄程序该拍摄软件根据样品的不同性质提供三种拍摄模式(Tanon-5200multi型)或提供一种“发光成像”拍摄模式(Tanon-5200型)凝胶成像:适用于常规的紫外激发荧光染料的拍摄(EB、SYBR Green等)和染色后蛋白胶的拍摄(考银、银染等)发光成像:适用于大部分化学发光染料的拍摄(Western杂交等),电化学发光的拍摄和生物自发光的拍摄(LUC酶等)荧光成像:高亮度LED红、绿、蓝反射激光光源后,可实现Cy2、Cy3、Cy5等多色荧光的拍摄拍摄界面包含工具栏区域、拍摄区域、控制区域和状态栏(型号不同,拍摄界面可能略有不同)1.工具栏: 缩放图像、首页/设置、最小化窗口、关机2.控制区域:图像拍摄的所有操作,包括镜头控制、光源控制、拍摄方式等3.拍摄区域:图像的实时预览4.状态栏:显示当前拍摄状态、制冷温度等实时信息2. 凝胶拍摄1. 进入凝胶拍摄模块,白光灯亮,自动进入预览模式;2. 打开仪器的暗箱门,将紫外玻璃抽板推入灯箱上方的滑轨;3. 样品放置在平台中央,关闭暗箱门;4. 微调焦距使凝胶图像呈现最清晰的状态;5. 打开透射紫外灯,白光灯自动关闭,此时滤光片会根据“缺省设置”里的“滤光片定位设置”自动调整到指定位置;6. 观察图像,调节拍摄时间至适合亮暗程度(注意避免图像过亮出现光晕);微调焦距,使图像更清晰;7. 点击按钮获取图像,点击按钮保存图像。
3. 化学发光拍摄拍摄软件可设置多种拍摄模式,捕捉样品中的自发光,以及发光图像与样品的自动合成具体操作如下:1. 进入发光拍摄模块,白光灯亮,自动进入预览模式;2. 拍摄前确认:状态栏中显示的制冷温度到达期望值(-20~-40摄氏度);3. 打开仪器的暗箱门,将化学发光抽板推入灯箱上方的滑轨;4. 样品放置在平台中央,关闭暗箱门;5. 样品图像的拍摄:微调焦距使图像呈现最清晰的状态;观察图像,调节拍摄时间至适合亮暗程度(注意避免图像过亮出现光晕);点击按钮获取白光图像,可点击按钮保存;6. 发光信号拍摄:点击拍摄发光图像,白光灯自动关闭,此时滤光片会根据“缺省设置”里的“滤光片等位设置”自动调整到滤光片空位(注:小型机无该步骤);选择拍摄模式:单张拍摄或序列多张拍摄获取发光图像后点击按钮保存单张拍摄该拍摄方案可将照片的曝光时间延长至数秒乃至数十分钟,用于单张长时间拍摄通过按钮调整曝光时间,点击按钮进入拍摄状态或者选择按钮,软件检测曝光时间,用户可选择该时间进行拍摄序列拍摄该拍摄方案连续拍摄5张或以内的图像,用户可修改并保存时间方案点击Schemel文本框的下拉菜单选择合适的拍摄方案,点击按钮进入拍摄状态,当获得满意的图像后,点击按钮中断拍摄。
鼠标选择右侧的缩略图,在拍摄区域观察图像,选择合适的图像保存或者选择自动拍摄区的按钮,软件检测曝光时间自动进行拍摄7. 发光图像合成:点击按钮进入图像合成界面 4. 荧光拍摄拍摄软件分别拍摄不同激发光源下的图像,自动完成图像伪彩色与图像合成1. 进入荧光拍摄模块,白光灯亮,自动进入预览模式;2. 拍摄前确认:状态栏中显示的制冷温度到达期望值(-20~-40摄氏度);3. 打开仪器的暗箱门,将化学发光抽板推入灯箱上方的滑轨;4. 样品放置在平台中央,关闭暗箱门;5. 样品图像的拍摄:微调焦距使图像呈现最清晰状态;观察图像,调节拍摄时间至适合亮暗程度(注意避免图像过亮出现光晕);点击按钮获取白光图像,可点击按钮保存6. 荧光信号拍摄:点击激发光源,此时滤光片会根据“缺省设置”里的“滤光片定位设置”自动调整到相应位置,滤光片位亮;通过上下按钮调整曝光时间,点击向右进入拍摄状态,获取发光图像点击另一个激发光源,重复以上步骤7. 荧光图像合成:点击按钮伪彩色并合成图像注意:1. 若机箱控制面板与计算机同时进行控制时,机箱面板的控制优先;2. 若长时间不进行拍摄,请将机箱总电源关闭;3. 实验完毕以后请不要将暗箱式抽屉完全关闭,以保证暗箱内空气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