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章教学教案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231040458 上传时间:2021-12-2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章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章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章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章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章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章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章教学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1第三章 一般路基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精品课程第三章 一般路基设计 n第一节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n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n第三节 路基设计n第四节 附属设施 路基路面工程精品课程第一节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路基路面工程精品课程一般路基在正常的水文地质条件下,路基填挖不超过技术规范所允许的范围而修筑而成的结构物。特殊路基 在水文地质特殊条件下,路基的填挖已超过技术规范所允 许的范围而修筑而成的特殊结构物,必须满足力学稳定性。设计要求 强度稳定性第二节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基的类型与构造二、路堤设计的要点依据路堤高度分类 矮路堤:h1

2、.01.5m 一般路堤:h1.518m 高路堤:土质h18m 岩质 h20m 适应于平坦地区或者取土困难地区 需要设边沟 需对对土基作特殊处处理:工作区深度 压实度 水 砂垫层可在路基两侧设取土坑土方量特别大,占地多;行车条件差 宜采用折线型或梯形边坡。 第二节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基的类型与构造二、路堤设计的要点当地面边坡陡于1:5时当地面边坡陡于1:2时注意事项 土质地面:须将原地面挖成台阶, 台阶宽度大于1m, 台阶向内倾斜12坡度 石质地面:凿毛 宜设置石砌护脚还起到减少填方数量和压缩路基占地宽度地作用。倾斜地面上方坡脚,须采取措施阻止地面水渗入路堤内。第二节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

3、造路基的类型与构造二、路堤设计的要点路堤常见的横断面形式 一般路堤 a、护坡道宽度:当路基边缘与路侧取土坑高差h大于2m,b1m;h大于6m,b2m。 b、取土坑放置应尽量少占耕地,当路基填土高度不大时,可只设边沟,不设取土坑。 C、路堤边坡应根据填料种类,路堤高度来综合确定。 d、护坡道作用:保护填方坡脚不受流水侵害,使填方边坡稳定 第二节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基的类型与构造二、路堤设计的要点路堤常见的横断面形式 沿河路堤 a、路堤高度应高出设计洪水位0.5m(无波), 设计洪水位澭水高度浪高0.5m。b、常水位以下路堤边坡不得陡于1:2c、路基边坡加固类型,应根据河流冲刷情况来确定。

4、第二节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基的类型与构造二、路堤设计的要点路堤常见的横断面形式 护护脚路堤 当原地面的坡度陡于1:2时利用挖沟渠填筑路堤 a、H应满足路基高出地下水位最小高度要求0.5m;b、在路堤与沟渠之间要设置12m护坡道;c、内边坡要求1:2。第二节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基的类型与构造二、路堤设计的要点几种常见的特殊路堤 软软土路堤 a、反压护道的高度h为整个路堤高度H的1/2;b、反压护道的宽度需要通过边坡稳定性验算进行确定;c、路堤下侧一般情况下应设砂垫层。沙漠路堤 a、应作成流线型边沟 b、路堤不宜太高黄土路堤 a、直立性好 高路堤,但应作力学验算b、湿陷性 要求排水好第

5、二节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基的类型与构造三、路堑设计的要点 路堑横断面形式 全挖路堑 半山洞路堑适用于岩质稳定山坡 台口式路堑 第二节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基的类型与构造三、路堑设计的要点 注意问题 a、地质条件差,不宜修筑路堑b、水文条件,必须在路堑两侧设边沟,在路堑坡顶外 5m处设置截水沟。c、边坡坡度大于0.3,应尽量大于0.5d、当挖方路堑位于土层上时,必须对土基压实处理e、当地下水位比较高时,还需在土基上加铺隔离层。f、尽量少用深路堑第二节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基的类型与构造四、半填半挖路基设计的要点 一般挖填路基 a、一般情况下,h、b0.5m,不需要作流量设计;b、如

6、汇水面积较大时,应作流量设计; c、截水沟的水不能引入边沟,只能进入排水沟 d、排水沟应作流量设计。第二节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基的类型与构造四、半填半挖路基设计的要点 矮墙路堤 护肩路堤砌石路堤 挡墙路基 适应于土质非常疏松的地质条件下 适应于岩石或坚实 粗粒土路段,山边坡伸出不太远 适应于岩石或坚实 粗粒土路段,山边坡伸出较远 第三节第三节 路基设计路基设计一、设计内容 选择 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和路基高度 附属设施设计 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 选择 路堤填料与压实标 准 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 确定边坡形状及坡度 第三节第三节 路基设计路基设计二、组成 宽度、高度、边坡路堤

7、填筑高度或路堑开挖深度,是指原地面标高与路基设计标 高之差。 宽度的确定:根据道路的等级确定,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路基高度的确定(线型、地形、水文综合考虑)a、对于平原区,能否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b、浸水路堤、沿河路堤,设计水位0.5m澭水区:设计水位0.5m澭水高度有浪区:设计水位0.5m浪高一般公路:行车道硬路肩 三、路基的宽度三、路基的宽度 四、路基的高度四、路基的高度第三节第三节 路基设计路基设计五、边坡坡度确定 1、定义:2、路堤边坡a、型式:直线型、折线型、台阶型 直线型:堤顶到堤脚采用同一种坡度,适用于矮、中路堤; 折线型:上陡、下缓,较符合受力特点 上缓、下陡 从施工角度,变坡数

8、不宜太多,适用于高路堤。 台阶型:适用于高路堤,在折线型边坡的某一高度加12m的护坡道; 优点是可以减缓地表径流对边坡的冲刷。b、路堤边坡坡度表(p65表3-3) 若某边坡高度为25m或不等于20m,则上部也应取8m,剩下的留给下部高度。第三节第三节 路基设计路基设计五、边坡坡度确定 3、路堑边坡 m=0.51.75a、土、石质路堑(p66表3-6)b、岩石路堑 方法:人工比拟法(工程地质法) 定义:比照当地具有相同地质条而处于极限稳定状态的自然山坡或 已成稳定的人工挖坡来确定边坡形状。 条件:要调查自然或人工山坡的稳定性,得出坡度、极限高度; 分析已有边坡的工程地质性质。第三节第三节 路基设

9、计路基设计六、路基压实 1压实机理 土颗粒重新组合,彼此挤密,孔隙减少,土单位重量提高,形成密实整体,增 加强度,提高稳定性2压实土的特性一定压实功下,存在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密实度压实功越大,最佳含水量越小,最大密实度越大3影响压实的因素内因:土质、湿度外因:压实功(机械性能、压实时间与速度、土层厚度)及压实时的外 界自然和认为的其他因素4压实标准 压实度工地实测干密度/室内最大干密度位置:数量、土质、运输条件、自然环境有关。 平坦区:设在路堤两侧(取土量较小时) 河水淹没桥头引道近旁,不允许设置取土坑。 当地面坡度较陡时,取土坑宜设在路堤上侧。第四节第四节 附属设施附属设施一、取土坑一、取土坑

10、 当H2m,b1m当H6m,b2m 原则:填补地面坑洞、田洼地 尽量占荒地1、一般做成梯形断面,边坡不宜陡于1:1.5,高度不宜超过3m。2、当原地面坦于1:50,路旁两侧均可设弃土堆3、当坡度较陡时,宜将弃土堆设在下侧。4、对于沿河路堤废方,检查是否压缩河道。第四节第四节 附属设施附属设施二、弃土坑二、弃土坑 d3.0mdmaxH5.0m 第四节第四节 附属设施附属设施三、护坡道三、护坡道 目的:加宽边坡横距,减少边坡平均坡度。目的:加宽边坡横距,减少边坡平均坡度。四、碎落台四、碎落台 碎落台设于土质或石质土的挖方边坡坡脚处,主要供零星土石碎块碎落台设于土质或石质土的挖方边坡坡脚处,主要供零

11、星土石碎块下落时临时堆积,以保护边沟不致阻塞,亦有护坡道的作用。下落时临时堆积,以保护边沟不致阻塞,亦有护坡道的作用。五、堆料坪和错车道五、堆料坪和错车道 路面养护用矿质材料,可就近选择路旁合适地点堆置备用。亦可在路面养护用矿质材料,可就近选择路旁合适地点堆置备用。亦可在路肩外缘设堆料坪,其面积可结合地形与材料数量而定,高级路面或路肩外缘设堆料坪,其面积可结合地形与材料数量而定,高级路面或采用机械化养路的路段,可以不设,或另设集中备用料场,以维护公采用机械化养路的路段,可以不设,或另设集中备用料场,以维护公路外形的视觉平顺和景观优美。路外形的视觉平顺和景观优美。 单车道公路,由于双向行车会车和相互避让的需要,通常应每隔单车道公路,由于双向行车会车和相互避让的需要,通常应每隔200200500m500m设置错车道一处设置错车道一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