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amp#183;长征》篇章结构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231039529 上传时间:2021-12-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律&amp#183;长征》篇章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律&amp#183;长征》篇章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律&amp#183;长征》篇章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律&amp#183;长征》篇章结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律长征?篇章结构这首诗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经历,抒发了革命者的豪情壮志,赞颂了红军藐视困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诗的开头两句,是全诗的总括,也可以看作是对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高度概括。接下来的6句,可以看作是头两句的具体化和分叙。这6句中,写到了长征中途经的五个险峻的处所: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同时写出了红军指战员在战胜这些艰难险阻时的心情。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以下特点:1、语言高度凝炼:长征是历时一年、途经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壮举,这首诗却只用了寥寥56个字便把长征中所经历的几处险山恶水都反映出来,并点出了这几处的特点(五岭的逶迤、乌蒙山的磅礴、

2、金沙江的水与云崖、大渡河的铁索桥、岷山的千里雪)真是做到了言近旨远、言简意赅。2、想像丰富:这首诗把逶迤的五岭想像为细浪,把气势雄伟的乌蒙山想像为泥丸,巧渡金沙江之后想像那里的云崖变暖,抢渡大渡河觉得那横跨江面的铁索寒气森森。这些大胆、奇特的想像,把诗人博大的胸怀、豪迈的气概表现出来了。3、两两相对的句式:这首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十分整齐。五岭对乌蒙,都是山名;逶迤对磅礴,都是用来表示事物性质的词;腾细浪对走泥丸都是一个表示动态的词后边一个表事物名称的词。金沙对大渡,都是水名;水拍对桥横,都是表事物名称的词后边一个表动态的词;云崖暖对铁索寒,都是表事物名称的词后一个表示状态的词。这种两两相对的句式,不但结构整齐、琅琅上口,还能增强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