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案例分析】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30597642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全教育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全教育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全教育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案例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案例分析】假日溺水身亡谁之过【案例】6月底的一个星期天,某小学一年级学生龙某随父亲去别人家玩, 这家住在县城一个倒闭企业I口宿舍,临近环城流过的一条大河。刚进 家门,龙某的父亲就与几个人打起麻将來。龙某独自在旁边玩耍。天 将黑吋,龙某父亲准备回家,才发现孩子早已不见了踪影。众人着了 慌,四处寻找,只在河边找到了龙某的衣物。在110的努力下,第二 天才在河里找到了龙某的尸体。后经法医查明,孩子系下河游泳,不 慎溺水,当吋附近没有人,所以失去了救援的机会。龙某己经死亡, 乂是家中独子,龙某的父母悲痛欲绝,将该倒闭企业和当地河道管理 部门及龙某生前就读的学校i并起诉到法院,要求三被告共同赔

2、偿死 亡赔偿金等损失共计20万余元。龙某父母称:三被告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1、河滩地处空旷地带,作为坐落于此的企业应当在周围设置警 视标示,或者采取预防措施等,该企业明知在大河会对他人安全造成 危险,却未采取任何措施,具有明显的过错行为;2、河道管理部门是管理河道的专门部门,对河道存在安全隐崽 没有及吋清除,存在行政不作为的过失,这种过失与企业对龙某的死 亡构成了共同侵权;3、学校肩负对龙某的教育责任,却没有作深入的安全教育,致 使龙某对危险没有正确认识,而导致事故发生。因此,三被告应当对龙某的死亡承担连带责任。原告与被告双方发生了分歧:本案中三被告应不应当承担民事责 任?最终法庭宣判:三被

3、告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1、企业宿舍坐落地点与龙某的死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我 国民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必须是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 有直接因果关系。企业,且一破产倒闭企业,多年前的修建行为并没 有违反行政法规,并不必然导致龙某的死亡;2、河道管理部门的管理只能是宏观上的管理,不可能作到细致 入微、洞察秋毫,如此长的大河,仅凭几名河道管理人员,也无法作 到,而且我国现行法律也没有规定河道部门对河道的安全承担民事责 任。3、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行政领导每周国旗下的讲话 都多次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政教处每个学期都组织多种活动进行安全 教育,尤其对低年级,更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了宣传教育

4、。班主 任更是每星期班队会课上都作安全教育,每天放学路队都有安全口 号。据此,学校不存在教育不力。且事发日为星期天,是法定休息日, 监护责任不是由学校承担。4、龙某淹死的直接原因是自己下水游泳。龙某作为未成年人, 属于无民事行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龙某的父母是法定监护 人,法律规定其必须对未成年人尽到监护义务,家长对此具有完全的 监护责任。龙某由于父亲未照看好而下河游泳,作为法定监护人,其 父直至龙某淹死都未发现龙某去河中游泳,显然未尽到自己的监护义 务。正是由于家长的不负责任,才导致孩子下河游泳而死亡,家长应 当承担不可推卸的完全责任。【分析】追究哪方的民事责任,都无法使这个稚嫩的孩子重

5、新回到学 校,回到父母、同学中间。重要的是社会能够通过这一事件吸取教训, 无论社会部门,还是家长,都要深深反思,教育不仅仅只是学校一方 面的责任与义务。毕竟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不应有的疏忽大意、过失 下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此事故也给了我们生命换來的的警示意义:杜绝学生假期安全隐 患刻不容缓。每年都有类似事件见诸媒体,该案中龙某这个稚嫩孩童 花儿样的含苞欲放的生命凋零了,在惋惜的同时,给我们敲响了学生 假日安全的警钟。学生们休息日、长假期间大都是脱离学校、家长、 老师的管理、约束,因此,对孩子的安全意识教育极为重要。假日里 家长更应承担起对孩子的监护教育职责,教育孩子的自我保护及防范 意识。为了

6、杜绝发生学生游泳、戏水溺亡事故,告诫他们不应在无家 长或成人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 保障的水域游泳,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游泳的技巧和自救方法。人在水中活动u寸,由于肌肉受到刺激会突然发生强直性收缩的结 果,造成肌肉痉挛(肌肉痉挛也称肌肉抽筋)发生肌肉痉挛常见的部 位是手指、脚趾、小腿、大腿和腹部等。在水中玩耍时要树立自我保 护意识,如果突然发生抽筋,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首先不要惊慌, 要及吋采取松解肌肉的办法进行解救。同时应采取仰泳,口鼻露出水 面,呼气宜浅、吸气要深的方法,慢游至岸。如果不会游泳,必须大 声喊“救命”寻求帮助,若没有人來帮助你,必须要保持冷静,设法 自救。同吋有关部门应在江(河)边、湖边、水塘边等危险地带设立安全警示牌,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