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作风、树新风”心得体会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30592601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作风、树新风”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抓作风、树新风”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抓作风、树新风”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抓作风、树新风”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作风、树新风”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抓作风、树新风”心得体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 本。”抓作风就是抓师德师风。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 教师具备的最根基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 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难 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如何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 尊敬学生是教师最根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 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 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

2、师表、清廉从 教。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激情,没有爱,如同水 池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水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面临的不是冷冰冰的产物,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 成长的孩子。若是说聪明要靠聪明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在我的身边,许多教师敬业爱生的事迹经常打动着我,尤其是那些班 主任,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这样的教师怎能不 博得学生的爱戴!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 下,孩子们应该有一样的受教育权力。”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 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 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

3、时刻,将一名有盗窃习惯的学生培育成一 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获得教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 庭有过非凡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出格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 热情鼓舞激励、耐心辅佐,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 让他们在兴奋的激情体验中接受教育。虽然我们无法象太阳一样,将 自己的辉煌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 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但值得思虑的是:为什么教师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 理解和认可?只有尊敬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敬就不可能有真正 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师生平等,是“好教师” 的最主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

4、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 青少年学生出奇渴望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竭诚的激情,必定有着神奇 的教育,会使学生自觉地尊敬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教师,愿与教师 合作,向教师吐露自己的心声。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教导: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耻笑中有爱迪生。”新课程更始已全面铺开,其首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 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敬学生,平等看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协调 相处的主要前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学生都愿获得别人 的尊敬,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敬是彼此的。学生是有自己思 惟和行动的个体,被平等看待是一直的愿望,能获得教师的尊敬对学 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敬学生的个性是把学生算

5、作和自己一样有庄 严、有追求、有怪异个性、有自我激情的生命个体,从尊敬学生出发, 成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需要进行脚色的转换,要从传统的师 道庄严中解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独一正确的师 长的设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赏识, 懂得歌咏,长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 和激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伴侣”。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陪同其生命的 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在玉壶”,这 就是一位教师的高风亮节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 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通俗而礼让的。”我想,教师所从 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一一通俗而伟大。“言必行,行必果”,步履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浮现,一种深挚的常识内在和文化品位的浮现!其 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步履诠释着师德师风 的真正内在。师德需要培育,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一一每位教师的 自我涵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