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0513976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解答好这一题型呢?我认为应掌握四个步骤,即:读、找、思、答。一、读是解题的前提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1. 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 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 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 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

2、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2. 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用,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 往往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如1995 年“三大发明题”开头的韩非子有度所载对回答第一问“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就至关重要。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细读,精品p d

3、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二、找是解题的关键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

4、”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1. 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 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2. 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 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3. 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读材料是为了

5、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出” ,结论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 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推测判断得出答案。这样,从设问到材料,再从材料到设问,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三、思是解题的核心考生完成上述两个步骤后, 要再次

6、对设问要求仔细推敲, 理清问题的解答思路。 许多问题认真归纳总结, 对“原因” 、 “评价” 、 “体会”等类问题的解答是有一定规律性的。 “原因” ,分析原因无论从什么角度入手,都必须明确找出历史的承担者,题中所述历史现象或所涉及的社会团体、个人。逐个分析它们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它们的政治经济要求,它们与题目中所涉及的事物的联系。由此,就不难找出它们对题中所述历史现象的发生所产生的作用,也就是上述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评价” 。一般应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进行分析。消极方面,应从“危害” 、 “局限” 、 “不足”等几个角度思考。积极方面,往往分成以下三部分来回答:第一,用简练的语

7、言概括所考查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 第二, 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产生的直接的、近期的、较小范围的作用和影响。第三,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的深刻的、长期的、大范围的影响。“体会” (启发、启示、反映出等等)这类问题一般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第二,题中所述现象验证了哪些现行政策的正确性或是验证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

8、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了哪些事物的危害性。 第三, 我们能从题中现象中得出哪些经验教训。第四, 吸取相应的经验教训后, 我们的工作要朝什么方向努力。四、答是解题的落脚点材料解析题的读、找、思,只为最后的解题做准备,答才是最终的落点。这个落点是否准确、恰当、完美,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还要做到“六个注意” :1. 审准设问。在设问中, 往往有限制性词语对问题回答做出限制要求,如:“不得照抄材料原句” , “依据材料概括提炼”等等。2. 答好第一问。除了材料小论文外,材料题一般有多个设问,设问之间常常互相联系, 第一问的回答是否准确, 直接影响到下一问题的回答。3. 解答要完整而有层次。解答的完

9、整和层次性, 直接影响得分。4. 注意运用史观。用史观分析材料,是历史阐述的最高要求。用史观分析材料,可以有效辨别观点错误的材料,提高判断能力。5. 答题要简明。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语言要规范,准确使用“历史语言”,不滥用文学语言。6. 注意分值。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要详尽回答;分值小,则要简答。总之,要解答好材料解析题,只要掌握解题技巧,认真落实好这四个步骤,无论命题者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上提出问题,都能应付自如,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成绩。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

10、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XX年高考真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 “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 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 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 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

11、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 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

12、国民族主义内涵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 分)【答案】 (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 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

13、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 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应的民族思想” , “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可知,法国大革命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同之处都追求民主平等。第二小问,课从斗争对象、革命目标等角度概况。第三小问,结合当时中国和法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国民革命的时代背景,分析产生不同之处

14、的原因。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XX年高考真题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 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 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 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 亿之众

15、,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 “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 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 “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 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16、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 分)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0 题主张:逐句提取评价:一分为二这个地方我们去分析的时候, 材料 1 其实难度不大, 从文中画红的地方看我们必须从题目本身出发,一句一重点,句句要总结,最大限度总结在卷面上的信息,不要揪住一个点大说特说。40 题考察对历史的掌握及平息的能力,所以对大家的要求还是很高的。第二问考察的是近代学者环节人口压力等等主张,我们在题中把近代学者一个个找出来,康有为、严复,还不能完,有人认为、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些都是, 基本是一句一提取, 还是用大家语文阅读的方法去提炼,所有的评价都一分为二。所以整体难度不大,重点是考察同学对材料的区分和概括的能力,还有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参考答案】(1)社会稳定;政府取消人头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